转型期俄罗斯中产阶级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俄罗斯私有化改革全面展开,伴随着社会政治与经济体制的彻底变革,其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剧烈变化:一方面,原有社会群体不断遭到破坏,另一方面,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形成。中产阶级成为了转型期俄罗斯国内各界极为关注的“热门”话题。“回归西方”是俄罗斯社会转型期的主流意识,美国等发达中产阶级社会成为许多俄罗斯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国”。于是,在探索国家未来发展之路的时候,西方社会现实就成了很多人理想中的未来俄罗斯。但问题在于,俄罗斯中产阶级的形成是作为政治战略任务“自上而下”提出来的,这与西方完全不同。改革之初,以盖达尔为代表的自由派政治精英企图通过全面私有化来确立起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新型政治制度的社会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把中产阶级的形成与顺利发展作为改革绩效的一个重要证明。俄罗斯国内对于中产阶级问题的兴趣和相关争论由此引发。从俄罗斯国内关于中产阶级的研究成果来看,俄罗斯自1999年经历了数年动荡,随着“普京新政”的有效实施,其政治秩序日趋稳定、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正轨,社会结构也日趋稳定,关于中产阶级的热点话题慢慢从改革初期的“存在与否”(这一时期虽然也有否定中产阶级的观点,但呼声微弱)转向了其他诸如特征、标准和规模等方面。虽然俄罗斯中产阶级的存在已获得普遍认同,但是由于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差异,诸如中产阶级概念界定、划分标准、结构数量等问题又不可避免的引起了分歧与争议。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分歧与争议,结合俄罗斯转型期的社会现实和中俄两国相近的社会背景,借助俄罗斯国内一手实证资料,从社会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的不同视角对当代俄罗斯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社会定位、以及政治参与程度和经济状况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得出较客观地解释,并力求揭示中产阶级发展、国家制度转型以及社会政策调整之间的互动关系。就论文论题的时代背景而言,笔者之所以选择俄罗斯的社会转型期是出于以下思考:第一,1992年是俄罗斯自由化改革或曰社会转型的开始,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体制开始转型,社会结构随之开始发生变化。第二,在叶利钦执政八年期间(1991-1999年),国家政治和经济体制变化最为剧烈,社会结构也是如此,社会纵向流动速度加快。叶利钦执政后期社会才渐趋稳定。第三,在普京担任总统期间(2000年至今),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政治局势稳定,国际地位有所提升。社会结构变化逐渐正常化、平稳化。至此,俄罗斯社会转型经历了一个“稳定—动荡—稳定”的循环周期。第四,在上述这样一种社会急剧转型的背景下探讨中产阶级问题,既可以更好地揭示出国家的政治、经济转型和中产阶级形成与发展之间的关联度,也可以根据社会结构中的微观变化对国家宏观政治与经济变革做出评判与总结,对俄罗斯未来社会发展做出更为准确的把握。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单列一章,正文六章。第一章绪论。重点阐述论文主题的提出、研究意义和目的,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与方法,指出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中产阶级的概念与俄罗斯中产阶级。从宏观上对西方社会学的社会分层模式和中产阶级的概念内涵进行梳理,阐述俄罗斯中产阶级的历史演变进程,结合转型期的俄罗斯的社会特点,对其中产阶级概念进行界定。第三章转型期俄罗斯中产阶级的结构特征。本章旨在揭示俄罗斯中产阶级与西方社会中产阶级在要素结构与阶层结构上的不同。由于受到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全面转型的影响,俄罗斯中产阶级的各种基本结构要素(教育程度、职业地位、收入水平、自我认同)异常明显地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其内部阶层结构间的异质性特征同样也非常明显。第四章转型期俄罗斯中产阶级的社会现状。通过对转型期中产阶级的休闲生活、价值观、职业分布和文化资本等特征进行实证考察和分析,由此来考证社会制度剧烈转型对原有社会结构造成的重大影响,并对中产阶级的发展潜力及未来发展走向做出预测。第五章转型期俄罗斯中产阶级的经济特征。该部分主要依据俄罗斯国内的原始调研资料,揭示当代俄罗斯中产阶级的经济面貌及其发展现状,重点从中产阶级的物质生活状况、经济行为及其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第六章转型期俄罗斯中产阶级的政治特征。该章从政治意识与价值评判、政治参与和维权意识等方面揭示出当代俄罗斯中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活动现状及其对当代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力。就中产阶级的政治影响力而言,俄罗斯中产阶级所具有的政治惰性导致了现阶段它在政治舞台上的“软骨症”和“集体失语”。第七章俄罗斯中产阶级发展前景展望。本章重点分析论证俄罗斯中产阶级在未来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中的社会地位与功能。中产阶级能否健康发展并发挥有效功能,国家政策定位、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发展规划等因素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对于尚未完成转型任务的俄罗斯而言,培育和扩大中产阶级群体势在必行,不如此则难以进入成熟的市场经济阶段,从而完成艰巨的社会转型任务。中俄两国互为友邻,有着非常相似的社会发展历程。就两国现状而言,虽然路线不同、体制各异,但深入研究转型期的俄罗斯中产阶级问题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对俄罗斯中产阶级进行实证分析和理论探索,对于同样处于转型期、中产阶级问题同样也是“热点”话题的中国来说,不仅在于它能使身处社会变迁和社会分层过程中的中国学界获得中产阶级产生、发展的又一个“参照系”,而且还能通过对比中俄两国改革模式对中产阶级形成、发展及特性的不同影响,进而反思社会变革不同道路选择的意义之所在。其次,从事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对国内学术界具有较大的学术参考价值。通过分析俄罗斯学界对于本国中产阶级问题的研究方法、评价标准、学术观点、甚至是各种争议与分歧,可以对我国转型期中产阶层的研究工作带来很好的实践与借鉴。研究过程中,笔者查阅了大量原文资料,并在文章中予以引用。希冀本文所借鉴和引用的俄罗斯一手资料能为中国学界提供有益的参考。近年来,俄罗斯社会各界涌现出大量关于本国中产阶级的形成、发展路径、衡量标准及社会、政治与文化特征、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及其在社会分层中的特殊作用等问题的学术与政论性研究成果。有俄罗斯学者统计,从1995到2000年,俄罗斯国内各种学术期刊正式发表的关于中产阶级问题的学术论文达250余篇。俄罗斯权威教育网站“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学术网的统计结果显示,从1998年到2006年期间,各种主要杂志发表的以“中产阶级(Среднийкласс)”为主题的文章多达千余篇。近年来,俄罗斯许多权威研究机构,如俄罗斯科学院综合社会问题研究所(ИКСИРАН)、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ИСРАН)和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ВЦИОМ)等,就转型期的社会分层、尤其是中产阶级形成与发展等问题做了大量的社会调研工作,一批论述俄罗斯中产阶级问题的学术成果(包括专著、文章和调查报告等)也相继问世。这些成果成为本文的重要资料来源。与俄罗斯学界丰厚的学术成果相比,中国国内关于“俄罗斯中产阶级问题”的成果却很少,尤其缺乏系统性研究。根据笔者从山东大学图书馆、北京国家图书馆、中央编译局等单位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所搜集到的资料显示,国内正式发表的相关文章仅有十余篇,而且绝大部分是译作(包括编译和翻译)。学界至今没有一部评介俄罗斯中产阶级的专著面世,有关该主题的研究仅散见于一些学术论文和著作的个别段落或章节。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的匮乏给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但也留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1995-1998年和2002-2003年期间,笔者曾两次长时间在俄罗斯留学和访问,其间切身感受了俄罗斯私有化改革对其社会结构变化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并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论文写作期间,借助网络媒介阅读了大量包括论文、专著、调研报告、政府文献等资料,分类、归纳、整理与整合了俄罗斯学界关于转型期中产阶级问题的大量研究成果,同时也借鉴了中国国内和其他国家学者的观点与研究方法。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笔者始终坚持了以下方法和原则:首先,坚持实事求是、辩证分析的基本原则,用全面、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俄罗斯中产阶级问题。中产阶级具有明显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时空差异性特征,文化背景、时间、地点不同,中产阶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自然会发生相应变化。其次,实证分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对于中产阶级这样一个社会结构问题进行研究,既要掌握大量的实证调查材料和各类数据,又要熟知基本的社会学理论,前者是论证的依据,而后者则是论证的指导。最后,理论和个案相结合的方法。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是一种与世界文化和欧洲历史背景相关联的特殊存在。只有将西方中产阶级的经典理论与俄罗斯个案进行有机结合,依据其本土国情,把握中产阶级群体的实质,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通过大量的实证考察和理论分析,我们发现,转型中的俄罗斯中产阶级在思想体系、行动纲领和代表自身利益的政党建设等方面,还没有完全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精神价值系统。今天的俄罗斯中产阶级仍然是某种非结构化的和不成形的社会大众,要想成为“具有独立意识的创造历史主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现代化工业文明发展的社会基础,中产阶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并存,而这也正是我们在借鉴和引用西方社会学理论成果来对俄罗斯转型期中产阶级进行分析和研究时所必须重视的一个基本前提。俄罗斯中产阶级的产生既具有全球化和现代化语境中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同时也打上了俄罗斯社会尤其是其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等特殊性的深刻烙印,这种特殊性使得我们在借鉴西方的中产阶级研究成果时必须依据俄罗斯中产阶级的客观现实做出相应的本土化变通,才可能得出符合实际的判断和结论。就本文的创新之处而言,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在论文的选题上,如前所述,中国学界至今没有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俄罗斯中产阶级的专著问世。希望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系统化研究,能够为学界提供详细的可资借鉴的资料,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俄罗斯中产阶级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第二,从论文的研究方法上,笔者始终坚持实证分析的方法,坚持具体事物具体分析。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的前提下,重点运用实证分析法,大量使用最新的第一手材料,对当代俄罗斯中产阶级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使结论言之有据,尽可能避免人云亦云或自己乱下结论。今天的俄罗斯社会仍处在转型进程中,其中产阶级的形成与发展肯定会有许多新的变化。面对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客体以及随时出现的大量新情况和新问题,其研究难度可想而知。同时由于笔者理论功底薄弱、能力有限,论文中肯定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也正是笔者将来继续努力的方向。在此,恳请各位导师和专家学者不吝赐教,对晚辈的成长与学术发展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我一定会认真努力修改,不断完善。同时,我也衷心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国内俄罗斯社会转型问题研究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
其他文献
如今的高考早已从“知识立意”转向到“能力立意”,这正是二期课改的精神和目标 .我们的教育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的 ,除了有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 ,不同层次的学生
本文对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投资效率关系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发现会计信息具有较高的经济后果,可以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率,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抑制投资不足或
由于原油的储存和运输、石油冶炼、泄漏事故、含油污水灌溉等原因,石油类物质已经成为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但应用ARDRA技术对石油烃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一直以来
研究了被动桩与桩间土的相互作用,通过模型分析理解被动桩桩土相互作用机理,由此推导了近似的计算公式。针对桩间距较小时弹性的基于位移的计算方法难以有效处理桩土相互作用
本论文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新型六方层状钙钛矿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内容包括论文第一至第四章;第二部分内容为铁酸镍掺杂对TiO2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
十项全能在田径竞赛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奥运会上夺得十项全能冠军的运动员往往被称为“世界最伟大的运动员”“田径之王”等美誉。我国十项全能项目与世界相比差距巨大,世界顶
<正>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的文学,由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故事情节,而小说环境描写为小说提供特定的环境,在小说艺术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锦屏一级水电站工程规模巨大,是雅砻江水电规划中的龙头水库梯级之一。坝区地质环境复杂、河谷高边坡结构复杂、岸坡浅生改造作用强烈。研究表明:坝址区断层、节理裂隙等构造
材料是许多产业的基础,材料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相关产业的发展。正是由于材料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各国纷纷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去发展新材料产业。我国的新材料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带钢的需求量迅速增长,其中对热轧带钢的需求量的增加更是明显。面对这一市场需求,昆明钢铁公司从美国TIPPINS公司引进了双机架四辊可逆式串列炉卷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