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4月至2001年5月,在长江干流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江段采集圆筒吻鮈标本共551尾,对其生物学进行初步研究,为圆筒吻鮈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用鳞片鉴定551尾标本的年龄,发现圆筒吻鮈几乎全年均可形成年轮,年轮形成高峰期在3-4月。 对渔获物的组成进行分析,发现圆筒吻鮈的优势年龄组为2-3龄,占渔获物的93.1%;优势体长组为160-199mm,占76.4%;优势体重组为40-99g,占83.8%。 用电子计算机选择出鳞片半径(R,mm)、体长(L,mm)、体重(W,g)和年龄等的相关公式及最适的生长方程如下: (1)体长与鳞片半径: (2)体重与体长: (3)体长生长方程: (4)体重生长方程: 式中各参数值为: 以各龄的实测体长、体重为依据,计算生长指标和年增积量等表征生长的参数。结果表明1-2龄体长增长最快,但增长速度逐渐下降,年增重在2-5龄逐渐增加,4-5龄年增积量增长较快。 由(3)和(4)式分别求出圆筒吻鮈体长和体重的生长速度和生长加速度方程分别为: (5)体长生长速度: (6)体重生长速度方程: (7)体长生长加速度方程: (8)体重生长加速度方程: 体重生长加速度方程具拐点,拐点年龄、体长、体重分别为: 圆筒吻鮈全年不停食,以淡水壳菜为主食。秋冬季解剖的肠中,食物几乎全为淡水壳菜。在春季,水生昆虫的幼虫和藻类也占不少比例。 秋冬季圆筒吻鮈的丰满度稍高,这是因为在春夏季,其摄食活动旺盛,体内储藏了较多的脂肪。 根据性腺的外形和组织学特征,将圆筒吻鮈的卵巢和精巢发育分为Ⅵ个时期,雌鱼大部分以Ⅱ期少部分以Ⅲ期卵巢越冬。雄鱼以Ⅲ期精巢越冬。5-6月为圆筒吻鮈的繁殖季节。 圆筒吻鮈属一次性产卵鱼类,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F/L)随鱼的体长、体重变化而变化。绝对繁殖力变幅为2755-54375粒,平均为12446粒,相对繁殖力(F/W0)变幅为25.1-271.9粒/g,平均为144.4粒/g。相对繁殖力(F/L)变幅为13.7-211.6粒/mm,平均为50.1粒/mm。 圆筒吻鮈在繁殖季节可以根据胸鳍上珠星的有无来区分雌雄。种群雌雄性比为1.056,繁殖群体雌雄性比为0.72,在体长200mm以上的大个体中,雌性比例较大。 雄鱼性成熟最小个体为2龄,体长15.4mm,体重54g。雌雄性成熟最小个体为2龄,体长16.8mm,体重73g。繁殖群体以2、3龄为主,4龄及4龄以上的鱼仅占渔获物总量的4.4%。 最后在本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圆筒吻鮈鳞片的年轮特征、生长差异、生活史类型、卵黄核的变化、卵膜的结构及生理特点、核仁排出物和资源保护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