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仁增液汤治疗阴虚肠燥证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云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269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五仁增液汤治疗阴虚肠燥证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又不具备排除标准的阴虚肠燥证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个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一般治疗即: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摄取适量的膳食纤维,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适当运动。经过一般治疗后,对症状缓解者再次评估,将不符合本研究受试者剔除。试验组口服五仁增液汤水煎剂,每次1袋,150ml/袋,每日3次,饭后温服,服药期间忌辛辣及刺激性食物。对照组药物为琥珀酸普芦卡比利片,口服,一次2mg(1片),一日1次,早饭前半小时服用,持续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Wexner便秘系统评价、中医证候评分及结肠传输试验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五仁增液汤治疗阴虚肠燥证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结果:1.可比性: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严重程度、生活质量量表评分、Wexner便秘系统评价、结肠传输试验结果、中医症候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观察随机性对照研究成立。2.有效性:本次试验共有66例患者,其中64例患者完成,治疗组3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2例脱落,完成31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77.42%。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Wexner便秘系统评分和结肠传输试验结果等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药治疗效果相当。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患者中医症候方面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3.复发率:试验结束后4周进行随访,治疗组3例复发,对照组9例复发,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远期疗效上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在本次研究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生命体征、三大常规、心电图、肝肾功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本研究表明,五仁增液汤和琥珀酸普芦卡比利片在治疗慢传输型便秘(阴虚肠燥证)中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是在对中医症候(排便困难、五心烦热、形体消瘦、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等)的改善以及远期疗效上,五仁增液汤有明显的优势,安全性较高,可进行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痰湿壅盛证与阴虚阳亢证在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尿酸、颈动脉超声、心脏超声等指标的差异性,探讨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痰湿壅盛证和阴虚阳亢证)与常见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并分析各差异指标及其联合检测对两证型的诊断价值,以期为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中医医院住院部的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
目的:通过观察凉血止痒合剂治疗湿疹血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CD4+T、CD8+T、CD4+/CD8+T)细胞水平的影响,探索相关药物机理,并评估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收集我院自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急性湿疹患者75例,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内服凉血止痒合剂,每次1瓶(100ml/瓶),每日2次,饭后1小时加热
目的原儿茶醛是天麻和丹参中具有脑保护作用的活性成分之一,能有效对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损伤,作用机制与抗炎、抗凋亡和神经保护有关。药动学研究显示,原儿茶醛灌胃给予正常大鼠吸收迅速,能透过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并且,CIRI的病理状态会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处置情况。提示,其可能是在脑
目的观察运脾解毒通络祛湿颗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脾虚兼湿毒瘀痹阻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明确其增效减毒作用,形成有疗效优势的中医增效减毒方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共纳入68例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脾虚兼湿毒瘀痹阻证患者。以接受中医增效减毒治疗方案辨证加味治疗作为暴露因素,其中运脾解毒通络祛湿颗粒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温成平教授的经验用方,将其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其中暴露组33例,采用中医基础方辨证加味结
研究目的:观察加减藿朴夏苓汤治疗痰湿郁热证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安全性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疗效显著、容易推广及应用的方法,总结临证经验。研究方法:本课题将纳入中西医诊断标准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受试对象76位,通过建立随机数字表的形式,区别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受试对象均先予运动调节、饮食宣教管理,治疗组予口服加减藿朴夏苓汤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对照组仅服用格列齐特缓释片,观察2周为1疗程,共3疗程。
目的:建立MCAO大鼠模型,通过动物评价四因方对大鼠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和病死率的影响,同时观察四因方治疗CIS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中药复方四因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疗效。方法:1.实验研究:将5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假手术组:分离动脉后缝合伤口,正常饲养。模型组:制作MCAO模型,正常饲养。中药组:制作MCAO模型,脑缺血1.5h后,予以中药灌胃治疗(中药剂量11.25g
目的:运用消风散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风热证慢性荨麻疹,探究患者血清中IgE、IL-4、IL-31水平,中医证候、症状体征、生活质量指数评分的变化,探讨该治疗方法疗效及安全性,突出中医外治法穴位埋线的治疗优势。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共纳入病例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口服消风散加减+外治法穴位埋线,对照组口服消风散加减;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记录治疗前、第4周、第
学位
学位
目的:本研究基于云南省科技厅中医联合面上项目课题“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姚贞白用药规律研究”,项目编号:2018FF001-(061),通过使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机构版(V2.3.3)”软件的数据挖掘分析,结合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已故云南著名老中医姚贞白的临床诊疗医案集《姚贞白医案》中的用药特点及组方配伍规律进行分析,深入挖掘姚贞白的组方用药规律及其体现的学术思想,以期有益于传承名医思想经验,并能指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