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普格葡萄石-石英晶洞特征及晶洞中热液演化的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4242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人对川南峨眉山玄武岩葡萄石-石英晶洞中的矿物形貌特征、致色机理、矿物成因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对晶洞中的矿物组合与热液演变的关系缺乏研究。本文以川南普格地区玄武岩中的葡萄石-石英晶洞中矿物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光学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仪、冷热台等仪器设备分析了晶洞中的矿物组合及其分布特征,测试了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成分和均一温度等,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试了葡萄石的微量元素。初步探讨了晶洞中热液的演变特征。葡萄石-石英晶洞的主要矿物为石英和葡萄石,次要矿物包括绿帘石、硅铁灰石、绿纤石、赤铁矿等,多数矿物均可见不同的世代,晶洞壁的玄武岩绿帘石化明显。自晶洞壁到晶洞中心,矿物的形成顺序依次为:第1世代浅紫色石英+赤铁矿→第2世代石英+第1世代葡萄石→第3世代石英+第2世代葡萄石+第1世代硅铁灰石→第4世代石英+第2世代硅铁灰石+绿帘石+绿纤石。不同世代石英的内部均呈现出一定的分层现象,不同生长层内均可见大量气液包裹体,包裹体中气体的体积约占5%~10%。晶洞中的热液属于低盐度(8.28%~10.61%Na Cleqv)、低温(141.7~188.2℃)型热液,热液密度为0.88~0.93g/cm~3,密度与温度均呈现出明显的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晶洞中的初期热液含有H2O、CO32-和SO2等挥发性成分,后期逐步有CH4、C3H6等有机成分的加入,导致热液流体性质的改变。不同世代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成分和温度的变化,特别是热液中二氧化硫和甲烷等成分的变化,以及前人对该区玄武岩的硫同位素、沥青的红外光谱和碳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石-石英晶洞中的热液与玄武岩下伏的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密切相关。两个世代葡萄石微量元素总体变化趋势相同,表明晶洞中的葡萄石具有同源演化特征,但不同世代葡萄石微量元素含量却有明显的变化,说明在矿物结晶过程中存在物质变迁。V/Cr值、V/(V+Ni)值的特点说明两个世代葡萄石均形成于氧化环境中。Ta/Hf比值说明葡萄石-石英晶洞中热液有地幔流体混入。根据晶洞中葡萄石的微量元素含量以及该地区玄武岩、相关矿床矿物的微量元素及碳、氢、氧同位素的特征,晶洞中的热液主要来自玄武岩及其下伏的下二叠统碳酸盐岩,部分可能来自于上地幔。多源性热液导致晶洞环境由氧化→还原→氧化→还原的交替变化,从而形成了葡萄石、石英、硅铁灰石、绿帘石、绿纤石等不同世代矿物的组合。
其他文献
期刊
乡镇政府是我国基层行政机关,与群众关系密切,直接为群众提供公共服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更加广泛,政府更应该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来满足群众。然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在运行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进一步提升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服务水平,成为政府实现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课题。论文以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无缝隙政府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主要运用了个
地面沉降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主要沉降贡献层有黏土和砂土的争论,但关于互层土地层的固结沉降模式研究较少。滨海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在地层结构和人为因素(如抽水、工程建设荷载)共同作用下,砂层、黏性土层互层容易发生地面沉降。因此,研究荷载作用下互层土固结变形和接触层中的细颗粒嵌入机制,对于地面沉降中互层土变形的理解和规律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潮汐荷载作为沿海地区的持续性水动力因素,对原状地基变形有
非稳态轧制过程一般伴随着轧制工艺参数的连续变化,加减速是一种典型的非稳态过程。本文以冷连轧加减速过程的厚度与张力控制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加减速阶段轧制参数的在线预报方法以及厚度-张力多变量优化控制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冷连轧轧制变形区主要参数及其计算方法,给出了适于在线应用的轧制力模型、变形抗力模型、摩擦系数模型及前滑模型,并研究了秒流量方程、轧机弹跳方程及张力方程等冷连轧过程基本
通过简化的二维模型,对不同荷载作用下、不同倾斜方式的斜柱对楼面水平构件的内力影响进行分析,指出随斜柱倾斜方式的不同,斜柱转折层与之相连的水平构件内力方向完全不同,该力对核心筒支承部位局部区域产生较大作用,且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外折角层的斜柱会对该层核心筒墙体产生附加水平剪力。结合工程实例,针对转折层构件受力特征对如何可靠传递由斜柱引起的水平力提出设计建议。转折层中与斜柱相连的水平构件的承载力应予以加强
传统村镇是社会结构中相对较小的组成基元,其文化空间中的特征符号,对地域文化特色的多样化呈现与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圩古镇作为历史文化名镇,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但是目前在大圩古镇的开发与更新过程中,为了经济效益与居住条件水平的提高,对古镇文化空间大刀阔斧地开发,导致古镇文化空间原始肌理逐渐消失,场所精神的延续遇到障碍。本文结合实地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等方法和理论概念研究,通过对大圩古镇
传统三轴试验变形测量方法由于端部效应存在局限性,而对于基于图像测量的三轴试验方法,压力室的变形及光线折射问题影响着试验精度。为克服这些局限与不足,本文将摄影测量技术应用到桂林饱和重塑红黏土的三轴试验中,分析土样在不同围压、不同试验阶段下的径向、轴向、局部和整体体积变形特性。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针孔相机模型对单镜头相机(Iphone6手机)进行参数校准,结果表明其符合新型摄影测量法对摄像工具
月球玻璃存在两种成因类型:火山玻璃和撞击玻璃。火山玻璃是月球内部岩浆喷发形成的,撞击玻璃则是撞击熔融产生的。因此,在月球陨石中,火山玻璃的研究对了解月球内部物质成分和岩浆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而撞击玻璃的研究则对撞击靶区及其成分特征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对月球陨石NWA 11801进行了研究,采用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对陨石中整体的岩相学特征以及玻璃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取得的主要认识如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布着大量的石灰岩山峰,其地貌特征俗称“喀斯特地形”,由于岩石分布广泛,许多地下开挖几米就能见到岩层,所以在这一地区兴建建筑物多以岩石为地基持力层。岩石地基往往有具有很大的刚度,通过现行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设计出来的岩石上的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往往具有基础面积小、高度大等特点。基础截面高度大往往会给施工造成一定的困难,因为岩石坚硬,需要采取破岩等施工工艺,对于施工周期和进度会有
旅游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面对后疫情时代旅游业加强韧性与优化结构的时代背景,追本溯源对旅游资源进行全域调查、梳理、认识以及其空间特征的分析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由于对旅游资源认知不足、勘探不充分等因素,已有数据多从景区与景点的视角研究全域旅游。为弥补此缺憾,本文基于为期半年的广安区全域外业调查数据,全面、准确、详尽的描述了邓小平故里、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广安区的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