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施工缝影响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zhanghuaduzha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由于结构形式的多样性及技术条件、施工要求和意外故障等限制,留置施工缝往往不可避免。但由于技术上和施工组织上的原因,施工缝的留置和处理往往不尽合理。施工缝的留置位置的不合理、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接缝处理不当等等原因均会使施工缝处形成薄弱环节,影响结构的抗拉、抗剪性能和耐久性,在极限荷载作用下,破坏极易先于该位置产生。 目前,国内外对于施工缝的留置原则和处理方法都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对于因施工缝存在而造成的对建筑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影响的文献还极少见。 本文主要研究确定在传统的施工方式中,各个框架柱与梁、板连接处所形成的施工缝均位于同一层、同一水平面内,具有这样施工缝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不利的程度。为此,本文抗震设计规范合理设计了两个单榀两层两跨框架结构,一个是完全按照正常施工方法留置施工缝的框架,另一个框架则一次性浇筑完毕未留置施工缝。通过对两个框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比较,对两个框架的破坏形态、破坏机制、特征荷载、变形恢复能力、滞回性能、位移延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粘滞阻尼系数等性能进行深入对比分析,研究了框架结构中因为施工缝的存在而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 本文的试验结果表明,由于施工缝的影响,预留施工缝框架的柱脚破坏要比一次性浇筑完成的框架严重得多。当结构受水平荷载较大时,框架柱底由于施工缝的存在,破坏较早也较严重。施工缝使整体框架结构承载力受到影响,在屈服荷载、最大荷载和极限位移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框架的残余变形率增大,这对在水平地震荷载或风载作用时,控制结构的侧向变形很不利。从框架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方面分析,施工缝的存在明显降低了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本文最后用ANSYS对无施工缝框架模型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分析,较好的模拟了框架的滞回性能、应力应变分布和裂缝开展情况,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的较好。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通过不同的途径排入水体,使饮用水水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受此影响,预氯化工艺被广泛地应用于受污染水源水的处理,但其应用却会
本文对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进行了研究。文章分析整理了已有的钢管混凝土短柱和中长柱的试验资料,在此基础上,继续增大长细比,进行了6根钢管混凝土和2根空钢管的长柱试验;采用
上海属强人工调控的平原感潮河网地区,开展如此复杂河网系统的水文、水动力和水质模拟,在国际上尚不多见.针对平原感潮河网地区复杂的水文、水质特点,该文提出了平原感潮河网
以上海铁路南站工程为背景,通过有限元计算和分析,研究相邻基坑施工变形影响特征,结合工程实际,提出特长相邻基坑平行施工与预留土堤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对实测数据与计算比
在既有钢结构中,有很多结构在偶遇较大荷载以后局部产生破坏,而构件或整体大部分并没有到达其极限强度,且没发生整体失稳。为兼顾经济效益以及安全性能,应该对局部受损的钢结
钢筋混凝土双向密肋楼盖作为房屋的重要受力结构,与单向板肋形楼盖及双向板肋形楼盖相比,具有刚度大,整体性好,变形小,结构高度小,自重轻,经济性好等优点。但是,钢筋混凝土双向密肋楼
本文提出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途径为节制用水和污水再生利用。在此基础上,对节制用水与污水再生利用的方略与技术进行了分析,以哈尔滨市为立足点进行研究。在方略
近年来,半主动控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它是一种介于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之间的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结合了主动控制系统和被动控制系统的优点,既具有被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又
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因此抗震结构的可靠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空间框架结构在多维地震作用下会产生多维运动,所以有必要分析结构的多维反应。本文在
本文采用典型节点与几何参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支管为圆管、主管为方管的间隙K型鸟嘴形节点静力性能进行了研究。文中计算节点250余个,通过考察这些节点,得到一些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