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声韵系统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u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音韵学界对《增修互注礼部韵略》(简称《增韵》)的研究缺乏应有的重视,时至今日,尚无一部综合研究的论著问世。《增韵》在音韵学、汉语语音史方面做出的贡献,对后世韵书发展的深远影响都值得我们认真探讨。本文通过对《增韵》中切语用字穷尽式的分析,从汉语语音史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增韵》一书所体现出的语音系统特点,以期为研究中古语音发展演变提供可信的资料。韵书是研究汉语语音史、汉语音韵学史,尤其是汉语韵书史最直接的文献资料。中国韵书史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系列,每一部韵书的价值、特点都应放在这个系列中来研究。本文第二章讨论了《增韵》与《集韵》系韵书的关系,认为在中古时期,《增韵》和其他韵书相比,它还是一部较能反映实际语音的韵书。韵书主要通过切语用字的变化来体现语音发展演变规律及特点。《增韵》中小韵字2919 个,加上一些字的又音,有3104 条反切。本文第三章对反切上字用语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整理出《增韵》的声类系统变化特点:既遵循了汉语语音的历史发展演变,又体现了毛晃父子自己的口耳之音。本文第四章通过对《增韵》中切语下字用语的分析,整理总结出《增韵》中韵类系统的特点。首先,在韵部的合并上,毛晃父子把《礼部韵略》的108 韵合并为93 韵,从《增韵》今圈、增入又音中又可以去掉4 韵,则为89 韵。关于韵部的合并是其注音进步的地方。其次,关于韵部的离析,毛居正对麻韵的离析,认为麻韵当一分为二,无疑能够帮助我们把近代汉语车遮韵形成的轨迹看得更清楚仔细些。第三,《增韵》对于重纽的处理,也体现了中古时期实际语音的演变特点。结语论文部分:在对《增韵》中切语用字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归纳总结。主要从语音发展变化、与毛氏父子自己的口耳有关的语音现象两个方面概括其声母系统的特点。从韵部的合并、韵部的离析、重纽的处理三个方面概括其韵母系统的特点。从而为深入研究中古时期汉语语音的发展演变提供可资参考的
其他文献
<正>中国需要继续做好"一带一路"和全球治理两篇大文章,努力推进中国由"追求自身发展"转变为"引领世界发展",推动中国身份由国家维度走向更为宽广的全球维度,进而全面塑造中
《诗经》中的隐喻性语言随处可见,孔子也谈到过隐喻的一些基本功能。但是,隐喻的系统性研究却是发源于古希腊。柏拉图对隐喻研究的影响是双重的。他是隐喻思维的大师,善于运
本文通过明确药害事件概念,思考分析药害事件发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医疗机构防范药害事件发生的几点建议:加强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的管理;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呈报;规范临床
《诗经》“三家注”具体指《毛诗诂训传》、《毛诗笺》、《毛诗正义》,它们属于传注体,既解释词义,又串讲句义,特别是《毛诗正义》既解经,又解注。“三家注"跨越800多年,分别代表了
作为衔接类型之一的连接手段,旨在通过两个语段之间的关系来预示另一个语段的存在,从而建立起语段之间的衔接关系。连接手段的表现形式是各种连接标记,连接标记是语篇中的“
高安(灰埠)方言与属于赣语宜浏片的樟树音系接近。灰埠方言的轻声有高、中、低三种调值;轻声调值有的与本字单字调有关,有的与前字单字调有关,有的与本字或前字的单字调均无
本文从语用调节论的角度对白族语言中语尾助词现象做一个尝试性的研究。霍永寿语用调节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来调节其社会行为,从而使人类生活在社会行为层面保持最佳和谐状态。
隐喻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我们在日常会话中都会有意无意地使用隐喻。对隐喻的研究,在西方有着较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斯多德时代。以往不同的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
秦可卿之死辨邹少雄从《红楼梦》的整体艺术构思来看,“秦可卿之死”在小说中占有较为突出的地位,它不仅关系着小说的思想内容、艺术结构,而且还为《红楼梦》的悲剧定下了基调。
语序类型学越来越受到中国语言学界重视,采用这种方法研究我国语言,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羌语的语序类型研究更是如此。本文以语序类型学为主要方法,结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