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流脉冲原子束辐照金属损伤行为及其原位差热分析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anLa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反应堆结构材料在中子辐照作用下,点阵原子被中子撞击形成初级离位原子(PKA),造成碰撞级联而产生大量空位和自间隙原子等缺陷损伤,将引发辐照材料的硬化、脆化、肿胀及蠕变等性能退化行为。由于商业堆或实验堆辐照耗时长、成本高、参数调控难及高放射性等局限性,使得离子束、电子束等带电粒子束模拟中子辐照的研究备受关注。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离子与中子辐照PKA能谱明显不同,导致碰撞级联中缺陷密度、迁移与复合等辐照损伤微观过程存在差异,限制了模拟中子辐照机理的研究。本文基于强流脉冲离子束产生强流脉冲原子束的新技术,获得具有与中子辐照PKA能谱相似的辐照条件,开展了强流脉冲原子束辐照金属材料的模拟辐照方法及辐照损伤行为的初步实验研究,探索利用辐照热效应进行缺陷原位差热分析方法,评价辐照过程的缺陷产生及其密度变化规律,结合离子辐照SRIM模拟及X射线衍射等分析,研究强流脉冲原子束辐照损伤规律。考虑铁基金属和有色金属等两类主要核结构材料,分别选择了304不锈钢和纯铁、纯镍和纯钛等四种材料为研究对象,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在加速电压220 k V、焦点能量密度0.5~4 J/cm~2的高能碳原子束条件下,进行直径10 mm圆形薄片金属靶材辐照实验,采用快速红外摄像仪测量辐照过程靶材的温度变化,所测量的辐照金属靶材最大平均温度随辐照能量密度呈线性增加趋势,纯钛靶温升最大、纯镍、铁基靶材温度变化规律接近。其中,304不锈钢、纯铁等铁基金属的实际平均辐照能量密度从0.18增加至2.64 J/cm~2,温度则从20.1增至91.3℃;纯镍温度变化线性增长斜率略低于铁基金属,0.56~2.57 J/cm~2平均辐照能量密度对应的温度变化为30.0~89.0℃;纯钛线性增长斜率最高,0.66~3.31 J/cm~2平均辐照能量密对应的温度变化为46.1~156.0℃。(2)利用强流脉冲原子束辐照热效应,进行辐照金属靶材原位差热分析,通过辐照脉冲结束后的冷却曲线,分析辐照缺陷湮灭过程的热能变化,获得不同靶材辐照缺陷湮灭能与辐照能量密度的对应关系。在焦点能量密度为0.5~4 J/cm~2的辐照条件下,测得的四种金属靶材的缺陷湮灭热能随平均辐照能量密度均呈线性增加,但斜率不同,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304不锈钢为0.399、纯铁0.291、纯钛0.234及纯镍0.108,对应金属靶的缺陷湮灭能线性变化范围分别为0.13~1.16 J、0.1~0.7 J、0.20~0.82 J及0.04~0.33 J。缺陷湮灭能变化曲线的斜率体现了不同材料辐照缺陷产生与辐照退火回复过程的差异,斜率大则回复程度大。(3)利用金属靶的缺陷湮灭能变化计算回复的缺陷总数量,分析靶材辐照损伤的缺陷数量。按照辐照原子动能220 ke V估算,辐照能量密度0.18~2.64 J/cm~2对应于原子辐照剂量6.88×1012~6.99×1013atoms/cm~2,原位差热分析测出的304不锈钢缺陷个数为9.81×1015~9.04×1016,纯铁为7.76×1015~5.50×1016,依据靶材面积可得单位面积缺陷产额为9.89×1015~7.01×1016/cm~2。纯镍的辐照能量密度0.56~2.57 J/cm~2,相应的辐照剂量为1.60×1013~8.45×1013atoms/cm~2,缺陷产额为3.89×1015~3.66×1016/cm~2。纯钛辐照能量密度0.66~3.31 J/cm~2,相应的辐照剂量为1.88×1013~9.41×1013atoms/cm~2,缺陷产额为1.15×1016~4.71×1016/cm~2。(4)利用离子辐照模拟软件SRIM计算分析表明,相同粒子种类和能量(220 ke V)下,与相同元素种类和动能量辐照原子相比,离子束辐照缺陷形成能在入射总能量占比分别为304不锈钢的16.35%、纯铁的16.49%,纯镍的18.03%,纯钛的14.00%。原子束辐照304不锈钢、铁和钛中分别比离子束高209.8%、124.8%及113.6%。且在原子束dpa值被低估的情况下,其在相同能量密度下辐照5次后材料内部的dpa绝大多数均超过相同条件下的离子束,表明原子束的损伤能力远大于离子束。离子束辐照的缺陷湮灭能量较高,可归结为注入离子级联碰撞过程中的高电离和低能量转移碰撞行为,增强了缺陷扩散和点缺陷的复合。(5)XRD分析结果表明,在0.5~4 J/cm~2的实验条件下,高能原子束与离子束辐照使退火铁试样的最强衍射峰的相对强度值降低、峰宽增大,改变了试样表面组织的晶格常数,增加了结构的无序性。但总体改变量较低,对材料结构改变不明显。该结果表明,强流脉冲原子束模拟中子辐照的原位差热分析方法的可重复性,对同一试样可进行多次辐照测试的原位差热分析。
其他文献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存储器件,具有优于传统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和优于电池的功率密度,以及高的充放电效率和长的使用寿命,成为了替代传统能源存储装置的有利竞争者。电极材料是目前国内外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直接关系到超级电容器的性能。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具有高比电容和能量密度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以及具有良好导电性且易于制备的导电聚合物。在实际应用中,制备工艺对过渡金属氧化物/导电聚合物杂化电极来讲颇为关键,
学位
近年来,全球淡水资源日益匮乏以及社会的迅速发展造成水污染问题不断突显,这也使得海水淡化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传统的海水淡化技术具有运行成本高、设备复杂等弊端,而以新型太阳能界面蒸发系统为代表的海水淡化技术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界面蒸发材料是影响太阳能界面蒸发系统光热转换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设计具有较高光热转换效率且成本低廉的界面蒸发材料对于提升海水淡化和工业废水处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材
学位
最小蠕变速率、持久寿命是材料的高温性能主要评价指标。传统的蠕变持久试验存在时间长、条件严苛、耗材耗能较大等缺点,已不符合现阶段提倡绿色环保节俭的要求。同时为了提高研发效率,加速蠕变持久寿命预测方法被大家广发关注。应力松弛是蠕变的另一种变形行为,短时间内可获得较宽应力范围内的松弛应变速率,可用于研究并替代部分长时间的蠕变持久试验。但松弛应变速率与最小蠕变速率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应力松弛的稳定
学位
燃料电池技术是氢能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技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因其独特的清洁高效、低温低噪运行、高能量密度等特点,成为氢能在应用中重要的载体。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严重限制了PEMFC的开发和使用,在燃料电池应用中研究开发低成本高性能过渡金属氮碳催化剂材料替代高成本贵金属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基于Co-N-C催化剂在成本、性能和稳定性上的巨大发展潜力,探索Co-N-C催化剂制备的影响因素
学位
具有脉冲调制功能的高功率调制脉冲磁控溅射(Modulated Pulsed Power magnetron sputtering,MPPMS)和高功率深振荡磁控溅射(Deep Oscillation magnetron sputtering,DOMS)是最新一代的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技术(High Power Impulse magnetron sputtering,Hi PIMS)。因脉冲调制特点
学位
静电纺丝技术其因与亚微米尺度(100-1000 nm)的纤维和较小可控的孔径的结构特点在空气过滤材料领域取得高速的发展。然而,利用静电纺丝制备的常规纳米纤维材料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其主要包括:(1)纳米纤维纤维直径难以进一步细化,受限于亚微米尺度,对最易穿透PM0.3(粒径300 nm)颗粒物仍存在过滤效率低的问题。(2)单一尺度的纳米纤维仍存在紧密堆积的问题,过滤效率、过滤压阻、透光性三者难
学位
以柔性化、轻量化、多功能为特征的纤维材料,通过改性和二次加工,而拥有了感知和处理信息的功能,推动了传统纺织行业与电子、信息、智能可穿戴等高新领域融合发展,为纺织产业带来价值延伸。纳米纤维因直径在纳米尺度、长径比较大、易功能改性,在过滤、生物、可穿戴等多领域显示了优异的应用前景。然而,当前能够大量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如静电纺丝法、溶液吹塑法等制备的纳米纤维直径都在几百纳米;现有研究表明,进一步细化的
学位
针对配电房传感器映射关系建立复杂、监测难度大的问题,研究一种新的数字孪生配电房监测方法,该方法映射关系和监测准确度更优。该方法是物理实体向虚拟空间映射的启发构造出来的,在配电房传感器数据提取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配电房物理实体向虚拟模型的架构匹配、数字转换、运行仿真和实时监测,就可得到新的配电房监测方法。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配电房的状态监测中,在中国某城市的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对配电房监测的有效
期刊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做强经济基础的关键。企业强,产业才能强。因此本论文以微观企业为切入点,以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为主体,以提高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为根本目的,进行了如下研究。第一,梳理有关理论。首先,明晰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概念。其次,奠定理论基础,阐述指标构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纺织品的应用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遮体保暖,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纺织面料由于其性能优异,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得到迅猛发展。防水透湿面料就是一种在抵御外界液态水的入侵,保护人体免受其害的同时,还能将汗液蒸气及时扩散到空气中,从而保证穿着舒适性的功能性面料。防水透湿面料的核心功能层为防水透湿膜。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防水透湿膜多为含氟疏水微孔膜,虽其防水性能优异,但这类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