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自由化的福利效应再估算——基于搜寻匹配视角的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jimid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化贸易自由化的福利效应是国际贸易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而引力模型为福利效应测算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分析工具,已有文献基于引力模型的经典福利分析框架往往假设无摩擦的劳动力市场即充分就业,忽略了贸易自由化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导致了对于贸易自由化福利效应估计的不全面,如何将具有摩擦的劳动力市场引入福利分析框架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将搜寻匹配模型与引力模型相结合,对于中国贸易自由化行业层面的福利效应进行了测算,不仅弥补了充分就业假设的不足,也为中国未来贸易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提供了实证素材和经验支持。本文将搜寻匹配模型与引力模型结合,构建了一个中国产业层面的福利效应量化框架,基于BACI-CEPII数据库、Mario Larch整理的RTA数据库、《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以及IMF的全球双边贸易数据对于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各工业细分行业、工业三大类行业以及高中低技术制造业行业的福利效应进行了测算,解决了传统模型无摩擦劳动力市场假设的不足;同时本文将BACI-CEPII数据库中的HS-6编码与SITC3编码以及中国工业行业进行匹配,采用DEA方法测算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并基于上述数据测算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匹配弹性、贸易弹性等参数,使得理论模型更加贴合中国现实;本文在福利方面研究了中国贸易自由化对于总产出、就业和实际收入水平变动的影响,并分析了有摩擦和无摩擦情景下福利效应及其影响机制;最后基于本文构建的量化框架,对于中国加入RCEP以及中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潜在福利效应进行了预测,为中国未来的贸易政策和劳动力市场政策完善与调整提供了可行建议。本文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在考虑劳动力市场摩擦的情况下,中国加入WTO对于工业行业总产出及实际收入的促进效应为114.9%和84.6%,分别比已有文献充分就业假设(无摩擦情形)下的测算结果低1.9%和1.6%;从制造业细分行业来看,中国加入WTO对高中低技术制造业行业的总产出和实际收入的促进效应平均为88.5%与61.9%,分别低于无摩擦情形2.1%和1.9%,其中低技术制造业行业的增长更为明显;福利变动的差距主要来自于劳动力市场的变动,中国加入WTO总体而言对中国工业行业的就业造成0.93%的下降,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行业的就业下降幅度最大,为2.15%;中国加入RCEP会对工业行业的总产出和实际收入产生明显的促进效应,分别达到99.5%和80.8%,与此同时会使得就业水平下降2.22%;提高现有失业保险制度中的失业保险金替代率,将有效促进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会造成“失业陷阱”问题,失业保险金替代率越高,就业水平下降越多。基于分析结果,本文认为:第一,中国应该继续扩大贸易开放,一方面中国应当大力推进RCEP的建设,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各行业在贸易中的优势;第二,中国应当继续扩大就业、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一方面在适当提高失业金替代率的同时,要积极搭建就业平台、为低技能劳动力提供技术培训,从而提高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另一方面也要基于中国多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特征,促进劳动力流动、完善劳动力市场。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流通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流通企业在商品流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中国流通企业一直面临经营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更是给国内流通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在后疫情时代,如何做到切实减轻流通企业成本负担,提高流通企业效率,是推动流通业发展的关键。养老保险缴费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成本支出,关系到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许多学者指出中国的养老保险缴费率偏高
学位
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污染物排放大国,环境治理、绿色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方面,长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对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愈发凸显;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在国际上要担负起更多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的重任。面对经济发展、环境治理和大国担当的三重时代任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引导工业绿色转型成为深化改革任务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
学位
近年来我国高铁运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的高铁里程达到了3.79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高铁的快速建设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对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贡献进行了研究。有学者认为高铁可以打破区域间地理界限,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有学者认为高铁的建设会增加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虹吸效应,加深区域间不平衡程度。还有学者研究发现高铁对城市间产业分工有正向影响,
学位
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我国的资源约束趋紧,人口红利渐退等现实问题也逐渐凸显。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单纯追求产业“量”的增长已与现实情况不相适应。最近几年,国家政府部门也在不断出台关于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尤其是要加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协同发展,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在现实中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协同集聚。那么在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下,生产性服务
学位
现阶段全球产业结构正经历着重大转变,主要表现为服务要素对制造业各个环节的全面渗透,传统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融合。相比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两个70%”的现象,我国生产性服务占比和服务业占比均不超过50%,我国服务化进程有待进一步加深。就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加人民幸福感有着重要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底我国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达36721
学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逐年增长,经济总量逐年上升,到2020年全国GDP突破100万亿,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但是,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我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原来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面对新局面,我国做出了一系列调整,经济增长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转向依靠三次产
学位
随着全球价值链的纵深发展,国际分工形式细化到产品生产环节,各个国家企业专业化从事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环节,实现了产品的“世界制造”。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中国企业以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获得巨额贸易顺差,但也引发了一些贸易摩擦。因此近年来中国主动扩大进口,并把扩大进口作为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和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扩大进口不仅是进口量上的扩张,更体现为进
学位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人口红利”已不再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大优势,低端的加工制造正在不断地被淘汰,实体产业绩效水平严重下滑,制造业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考验。为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央高层多次在重大会议中提出“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如何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也成为了当今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在此现实基础上,本文以服务业生产率为切入点,对如何
学位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经济飞速增长。伴随着中国引资环境逐步宽松,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愿意进入中国开展国际直接投资活动。尤其是中国多次修订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及制定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吸引了大规模的外资进入。2017年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引资国,并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中成为第一大引资国。特别是在2020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因为疫情遭到重创,中国实际使用外资为9999.8亿元人民币,相较前一年提
学位
“十四五”规划指出,2021-202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促进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因此对各地区政府来说,提升地区福利水平将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随着我国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参与“国际循环”的水平不断提升,对地区的福利水平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在财政分权制度的影响下,地方政府针对流入我国的FDI展开的竞争愈演愈烈,给予外商的引资优惠力度越来越大。外商直接投资主要能通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