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SAR技术的多年冻土地表形变监测与活动层厚度反演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ow1223rab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高海拔、中低纬度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区。青藏高原气候持续变暖,引起多年冻土退化,表现为地表形变加剧、活动层变厚等,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工程设施等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开展多年冻土区地表形变监测和活动层厚度反演研究为当地生态环境、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传统的地表形变监测方法只能获得单点信息,且成本高。随着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发展,可以从宏观、精细的角度获取形变信息。多年冻土区的地表形变主要是由于活动层冻融过程引起的周期变化,该变化需要长时间序列监测,时序InSAR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大范围、长时间序列监测。因此本文基于SBAS-InSAR技术在祁连山黑河流域上游野牛沟多年冻土区开展地表形变监测和活动层厚度反演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的工作和结论如下:(1)针对多年冻土区地表形变为长期变化趋势与季节周期性变化的组合,建立模型对InSAR形变结果进行分解,获得体现长期变化的垂向年均形变速率和周期变化的季节形变幅度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垂向年均形变速率为-40~30mm/a,季节形变幅度为10~60mm。分析环境因子对地表形变的影响,发现随着高程和坡度的不断增大,垂向年均形变速率和季节形变幅度都不断的减小;温度对形变的控制主要是影响冻胀、融化时间,继而影响融化深度;植被覆盖差异导致土壤含水量不同,土壤含水量大的区域季节形变幅度较大;水力侵蚀主要发生在冲蚀沟附近,地表形变过程表现为阶梯状,水流堆积作用在河流下游明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2)针对SMAP数据在本文研究区具有偏干性,为了提高精度和分辨率,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SMAP数据进行降尺度,降尺度结果后平均相关系数为0.70,与原始SAMP数据相比平均提高0.41,RMSE平均值为0.05,与原始的SMAP数据精度相比,RMSE降低0.09。由于深层土壤含水量不是定值,随着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产生变化,因此本文基于指数滤波法,采用区域均一化的最佳T值(Topt,optimum T),实现深层土壤含水量的估算。SMAP L4深层(1m)数据验证精度RMSE为0.20,本文得到的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结果精度RMSE为0.16,估算结果误差较小、空间分辨率远高于SMAP L4数据;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验证结果表明估算精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土壤含水量估算数据为后续活动层厚度反演提供重要数据。(3)针对影响多年冻土区地表形变的两大因素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本文采用两种模型开展活动层厚度反演,比较两种模型在祁连山野牛沟地区的适用性。温度反演方法是利用InSAR形变结果推算多年冻土达到最大融化沉降时间与区域气温最高值的时间差,采用区域均一的参数反演获得活动层厚度结果,反演结果误差平均值为1.24m,中位数为1.15m,标准差为0.82m。土壤含水量反演方法是假设垂向地表形变都是由水冰相变体积变化引起的,利用季节形变幅度和土壤含水量估算结果反演获得,反演结果误差平均值为0.47m,中位数为0.28m,标准差为0.47m。对两种模型结果比较分析发现基于土壤含水量的反演方法精度更高,更适用与本文研究区。活动层厚度空间分布呈现东南高西北低,范围介于0.3至6.5m,平均值为2.47m。本文基于InSAR技术获取多年冻土区地表形变,探究环境因子对地表形变的影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指数滤波法获得“立体化”的高分辨率土壤含水量数据;结合InSAR技术,实现高分辨率活动层厚度反演,比较不同活动层厚度反演模型的反演精度。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多年冻土对气候的响应,对工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各地间出行交流愈加频繁,我国居民的出行需求不断激增。虽然随着铁路投资建设,旅客出行需求与运能不匹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现有旅客运输设备还远不能高质量地满足多元化的旅客出行需求。高速铁路列车停站方案与动车组运用计划正是反映旅客出行需求服务水平和铁路运输设备配置的重要理论与方法。因此,对于高速铁路列车停站方案与动车组运用计划一体化编
学位
近年来,气候持续变暖背景下,冰冻圈的变化与发展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全球气温大幅度升高导致寒区的多年冻土退化是冰冻圈变化的主要体现之一,由于包括有机碳在内的影响要素,多年冻土退化呈现空间异质性。另外多年冻土中的有机碳在退化过程中以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形式释放出来,又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暖。因此,有机碳通过影响土壤热特性和水文过程,在多年冻土退化以及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探究富含有机碳多年冻土对
学位
城市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城市扩张改变了生态系统服务的供应,进而影响了区域的生态服务价值(Ecological service value,ESV)。客观全面地评估并模拟城市扩张和生态服务价值之间的动态关系,对促进区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现有的城市扩张模拟模型大多只使用一个数据时间片来提取邻域效应,这与邻域交互具有明显长期时空依赖性的本质不一致,导致模型精度有限。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同时提取长时间
学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间人员、物资、信息等要素的流动进一步加强,对运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铁路网营业里程中单线铁路占据了较大的比例,而单线铁路由于基础设施以及运输组织方式的原因,线路通过能力较低,大多数单线铁路都面临着运能与运输需求不匹配的局面,因此,单线铁路扩能研究也是交通运输领域的热门研究对象。近年来,有学者抛开以往修建双线、增加线路所、更换大功率机车及大型车辆、优化
学位
公交可达性作为评价城市公交系统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城市公交的运行状况,衡量居民乘坐公交出行的便捷程度,揭示公交设施空间配置是否均衡,识别公交服务薄弱区域。因此,科学有效的公交可达性评价方法对优化公交系统设施配置,完善公交系统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公交可达性评价多在宏观层面,研究内容以公交网络可达性和公交站点可达性为主。本文以公交乘客为研究对象,研究从起点到终点的微观公交可达性。选取兰州市主
学位
乘务计划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处于持续、高速发展的情势下,科学高效的运输组织、合理优化的乘务计划变得愈加重要。乘务计划是在运行图、车底周转计划已经确定的前提下,为所有列车分配乘务人员,安排乘务人员的值乘任务与休息。由于乘务计划受实际情况影响较大,计划编制复杂规模较大,管理人员依靠人工编制的方案往往不够灵活不够优化,因此乘务计划的编制水平对于运营企业成本控制、运行
学位
随着路网建设的完善,机动车的保有量也在逐年上升,交通拥堵、交通事故也成为经济发展和民生幸福的阻碍。交通流理论作为刻画交通特性的重要基础理论,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研究表明,驾驶人微观驾驶行为是引发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本文从驾驶人微观驾驶行为中的非对称特性入手,建立考虑非对称特性的跟驰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通过仿真探索微观驾驶行为和宏观交通流的内在联系。本文首先结合已有研究和实测车辆轨
学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交通出行需求同现有的交通服务设施矛盾不断增加,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新型、清洁和安全的交通工具应运而生。而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站停方案难以满足客流空间分布不均衡和长距离大客流的出行需求,为了提高城市轨道服务水平和减小乘客出行成本,开行快慢车停站方案能够有效改善传统站站停方案所面临的问题,缓解乘客出行的压力,减小长距离乘客出行的时间费用成本。由于乘客出行选择
学位
半干旱区植被动态对局地、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的碳循环、水循环和能量交换有重要影响。近二十年中国通过土地利用管理引领全球植被变绿,其中森林与农田分别贡献了中国植被变绿的42%与32%。中国西北半干旱区植被是否存在类似的变化特征?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其中的作用如何?该区域植被动态受哪些因素驱动并有怎样的环境影响?回答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与半干旱区植被动态的相互作用,还可以为我国生态保护政策的
学位
在国家战略及相关政策的有效推动下,汽车信息通讯、人工智能、互联网等行业深度融合,智能网联车已进入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新阶段。同时,未来高速公路系统将长期处于不同智慧等级道路并存、人工车辆和智能网联车混合行驶的复杂交通流状态。智能网联车的参与对减少交通拥堵、车辆碰撞,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可行性评估逐渐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建立车辆具有编队行驶、跟驰换道行为特征的高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