腭咽区肌肉血供的研究及腭裂修复术中血管保护策略的初步探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601287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腭咽区肌肉是人类行使发音、吞咽功能的关键解剖结构。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畸形,腭帆提肌重建术后语音改善欠佳可能与术中神经血管的损伤有关。腭咽区肌肉血供的研究以及腭裂术中血管保护策略的探究对于腭裂修复术后肌肉的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腭咽区肌肉存在精细而复杂的解剖结构,其血供来自细小血管分支,目前普遍接受腭升动脉,咽升动脉和上颌动脉是腭咽区的主要供应动脉,但可能由于人种的差异以及解剖变异的存在,腭咽区肌肉的血供模式仍存在许多争议,且目前的解剖学研究方法缺乏对于腭咽区微小血管的认识。目的:1、本研究拟应用明胶-氧化铅动脉灌注、碘碘化钾肌肉染色、microCT扫描相结合的方法,探究腭咽区的主要供血动脉和肌肉等软组织的空间位置关系。通过对CT图像的观察测量获取腭咽区动脉的血管直径和解剖层次等数据。通过三维重建构建腭咽区肌肉血供模式的三维模型,直观地显示腭咽区主要供血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和吻合情况。2、根据软腭内的供血动脉分布情况划分软腭解剖的血管安全区和危险区。探究在腭裂修复术中的血管保护策略。研究方法:1、使用明胶-氧化铅对2 1具成人尸体行颈总动脉灌注,取腭咽部组织标本,用3.75%碘碘化钾溶液染色4周。标本在microCT下扫描,将扫描图像转化成DICOM 格式,导入 MIMICS MEDICAL 21.0(Materialise NV,Leuven,Belgium)软件,通过调整阈值获得清晰的血管解剖图像,并构建腭咽区肌肉血供的三维模型。2、在 VGSTUDIO MAX 3.4(Volume Graphics,Heidelberg,Germany)工作站上观察腭咽区肌肉及动脉的分布区域,通过CT扫描断层图像测量分析腭咽区各供血动脉与肌肉及软腭的空间位置关系。3、根据软腭的动脉分布划分软腭解剖的血管安全区和危险区,初步构建腭裂修复术中软腭血管保护策略。结果:1、腭咽区肌肉的动脉供应主要来自腭升动脉、咽升动脉和上颌动脉。腭升动脉(APaA),尤其是后支,是供应软腭的主要动脉。腭升动脉前后支及左右两侧均存在非对称分布。腭部动脉在口腔面黏膜下前后向可见广泛的血管吻合,然而,左右两侧在腭中缝处的血管吻合却很少。2、APaA后支到达软腭后1/3处悬雍垂肌背侧,位于鼻粘膜下1.75 mm(标准差0.06);APaA前支穿过腭帆提肌前外侧至软腭前1/3处,位于口腔黏膜下7.09 mm(0.03)处。在距腭中缝0.5 cm处,APaA后支平均直径为0.41mm(0.04);距腭中缝1 cm处,APaA前支平均直径为0.46 mm(0.06);在距腭中缝1.5 cm处,APaA主干平均直径为0.65 mm(0.04)。3、距离腭中缝两侧0.5 cm范围内为血管安全区;距离腭中缝两侧0.5-1 cm的范围内为相对安全区;距离腭中缝两侧1-1.5cm范围内属于相对危险区;距腭中缝1.5cm之外属于危险区。结论:在软腭内腭成形术中,肌肉的解剖应在距腭中缝两侧1cm的相对安全范围内进行,避免对腭帆提肌的过度解剖;相对而言,口腔面粘膜下的解剖比鼻腔粘膜面下的解剖更安全,其中,在软腭的前1/3部分应减少对口腔粘膜下层面的分离,而后1/3部分应避免对鼻腔粘膜下层面的广泛剥离。腭裂修复术中在重建腭帆提肌吊索和修复腭部粘膜时应尽量在安全区域内操作,避免多度解剖分离从而损伤主要血管及粘膜下的血管床,引起术后愈合延迟和瘢痕加重,导致术后腭瘘与腭咽闭合不全的发生。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自体脂肪作为一种理想的软组织填充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修复重建及美容外科中。然而,移植脂肪存活的不可预知性限制了脂肪移植更为广泛的应用。在脂肪移植手术中,脂肪处理是影响脂肪存活的关键因素。虽然整形外科医师已为脂肪移植流程的标准化作出了许多努力,但对于最佳的处理方式尚无统一标准。我们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发现,在脂肪处理中加入清洗步骤,脂肪移植的效果改善明显。虽然目前有部分研究支持脂肪清洗,但
学位
研究背景:Crouzon综合征是一种可导致患儿严重颅颌面畸形的综合征性颅缝早闭。FGFR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突变与综合征性颅缝早闭的发病密切相关,C278F-FGFR2(FGFR2基因的Cys278Phe点突变)或C342Y-FGFR2(FGFR2基因的Cys342Tyr点突变)可能导致Crouzon综合征。硬脑膜在
学位
背景:大腿及腹股沟区有着丰富的血供,作为诸多皮瓣及肌皮瓣的供区,可游离或带蒂修复近、远端组织缺损,或进行器官再造。常用的如股前外侧皮瓣、股前内侧皮瓣、阔筋膜张肌皮瓣、股直肌皮瓣、股薄肌皮瓣、缝匠肌皮瓣等。腹股沟以下股根部区,也称其为股动脉近端区域,有着与腹股沟区皮瓣类似的特点:色泽、质地与会阴区皮肤类似,皮瓣薄而柔韧、易于成形,无毛,供区瘢痕隐蔽,可带蒂修复会阴区缺损或游离移植修复远端缺损。目前该
学位
背景外伤、肿瘤、感染等原因引起的颅颌面骨缺损因常造成骨不连、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及局部功能障碍而成为骨科修复领域的一个治疗难题。此外,颅颌面手术术中也会造成骨组织缺损,如颏部截骨前移和偏颏畸形矫正术中,由于考虑到术后愈合问题,可能使手术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精确有效的修复重建颅颌面骨缺损对改善患者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都十分重要。临床常见的颅颌面骨缺损修复方法主要包括: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人工或生物材料修
学位
研究背景:自体脂肪移植因术后炎症、缺血等原因,脂肪远期存留率不甚理想,制约其广泛应用。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辅助的脂肪移植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提高脂肪存留率的方法,但是移植后的缺血缺氧环境干扰了 ADSCs的生物状态,使其对脂肪移植物的正向促进作用受到抑制。目前在细胞坏死研究中,存在一种可以被调控的信号通路,即程序性坏死(necr
学位
研究背景:皮瓣可以高质量成活是穿支皮瓣广泛应用的前提和基础。为保证皮瓣有良好的血液灌注,选择可靠的穿支血管作为皮瓣的血管蒂,至关重要。然而,穿支血管具有口径相对细小、走行和位置变异大等特点,定位困难。为了准确定位穿支血管,提高手术成功率,便携式超声多普勒(hand-held Doppler,HHD)、彩色超声多普勒(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学位
研究背景脂肪移植包括脂肪获取、脂肪处理和脂肪再注射三个主要环节,而其中的每一步都可能会对脂肪移植物的存活和脂肪移植的效果产生影响。目前对脂肪注射的方法比较规范,而脂肪采集与纯化处理的方法众多,缺乏统一的标准。首先,在脂肪获取过程中,吸脂针的孔径会直接影响颗粒脂肪的大小和活性。然而,多大的颗粒脂肪最容易成活?吸脂针孔径与所获颗粒脂肪大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当负压一定时,获得最佳大小的脂肪颗粒对应的
学位
直面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过高、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本文从我国不同地域油料作物的种植模式优化、作物种植结构科学调整出发设计系列试题,并进行解析。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食用油料作物生产进行探究,有利于培育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素养和自力更生精神、劳动意识。
期刊
研究背景:腭咽部包括软腭和咽部,是人类发音、吞咽、呼吸功能的关键部位。研究正常的腭咽部肌肉能够理解这些重要生理过程的原理,而研究腭裂患者的腭咽部肌肉对腭裂病理性语音的形成机制、腭裂修复术中的肌肉重建、术后语音康复中的肌肉功能锻炼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2]。腭咽部肌肉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目前缺少对肌纤维之间关系的精细解剖学研究,对于腭腱膜和翼钩周围解剖的研究也较少。同时由于标本的缺乏,关于腭
学位
背景和目的早发型脊柱侧凸(early-onset scoliosis,EOS)是指发病年龄早于10岁的脊柱侧凸。早发型脊柱侧凸可造成进展性的外观畸形及心肺功能受限,严重影响儿童的运动能力及身心健康。由于EOS的病因复杂,且有多种孟德尔疾病相关基因突变的参与,明确早发型脊柱侧凸的分子遗传病因可对脊柱侧凸的临床诊疗以及人群的产前筛查起到重要辅助作用。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外显子组测序(exom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