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7nAChR激动剂PNU-282987对慢性间歇低氧所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机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254567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指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上呼吸道阻塞的一种睡眠障碍,可导致血氧饱和度反复降低、睡眠片段化、交感神经自主活动增强。OSA与全身多系统疾病相关,包括认知功能障碍、高血压、糖尿病、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冠状动脉事件、心律失常(如房颤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充血性心力衰竭、中风和死亡。OSA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包括注意力和警觉、记忆和学习、心理运动功能、情绪调节和执行功能。多个前瞻性研究发现在基线时患有OSA的患者在随访时更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甚至痴呆。OSA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出现可能的机制包括以下几方面:间歇性低氧血症、睡眠剥夺和睡眠片段化、高碳酸血症,损伤了大脑细胞和破坏了大脑的化学稳态。其中间歇性低氧血症是OSA的主要表现也是最重要的生理机制之一。间歇性低氧血症可能通过缺血/再灌注机制和氧化应激反应造成机体的损伤。既往研究发现,间歇性低氧血症与程序性细胞死亡或细胞凋亡有关。多项动物研究发现慢性间歇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可以引起大鼠及小鼠认知功能障碍,但其机制尚不明确。中枢胆碱能系统是认知功能的重要调节系统,参与学习和记忆的形成过程。有研究发现CIH可导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与其基底前脑胆碱乙酰转移酶表达降低有关。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病中发现胆碱能神经元的减少跟认知障碍有关。而这些神经元兴奋性的调节和神经递质的释放受烟碱型乙酰胆碱能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n AChR)的调控。动物研究发现,海马中的nAChR参与工作记忆的调节,在腹侧或背侧海马中阻断nAChR导致径向臂迷宫任务的工作错误次数增加。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量最多的nAChR有α4β2和α7这2种亚型,其中α7nAChR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如大脑皮质的I和VI层、海马的CA1、CA3和齿状回、基底核和网状丘脑核。多项研究发现α7nAChR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以改善脑缺血,减轻脑出血引起的血肿,对阿尔兹海默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的认知功能障碍也有改善作用。然而,α7nAChR与认知功能相关的机制和信号传导途径仍不清楚。α7nAChR具有高Ca2+通透性,有研究发现其可激活MAPKs信号通路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1/2)和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 AMP-response element bingding protein,CREB)信号传导途径。ERK1/2被激活后,发生核转位,直接激活某些转录因子,同时ERK通过活化核糖体S6激酶,激活下游转录因子CREB,CREB进入细胞核,启动CRE依赖的基因转录。磷酸化ERK1/2还能直接磷酸化CREB,进而激活下游的转录过程。磷酸化的CREB是一种转录因子,在神经保护、神经传递以及学习和记忆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CIH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与ERK1/2、CREB水平改变有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存活和神经元间通讯的重要分子,它在长期记忆和认知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小鼠间歇性低氧后BDNF在海马中的表达减少和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减弱有关,考虑BDNF减少是CIH所致认知缺陷的机制之一。CREB和BDNF在神经元存活、突触可塑性的形成以及学习记忆过程中至关重要。CREB可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和BDNF的表达。PGC-1α通过调节下游膜蛋白FNDC5的表达来增强长时程增强,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通过调控FNDC5影响BDNF的表达。PGC-1α是核受体转录因子PPARγ的相互作用因子,并作为高度保守的转录共激活因子,可调节线粒体生物发生因子来维持线粒体的功能,在线粒体代谢、葡萄糖和脂质的维持以及能量稳态中起重要的作用,保护神经元免受破坏。PGC-1α的表达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衰老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PGC-1α可调节含纤连蛋白III型结构域的5(recombinant Fibronectin Type III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5,FNDC5),改善衰老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还有研究发现PGC-1α参与神经元树突棘的形成和维持。多个研究发现在抑郁症,癫痫,中风和阿尔茨海默氏病中均通过以上通路影响认知功能。本研究拟建立CIH模型,观察CIH时长对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通过给予α7nAChR特异性激动剂PNU-282987,观察小鼠认知功能的变化,以及探索ERK1/2/CREB通路和PGC-1α、FNDC5、BDNF是否参与到α7nAChR对认知功能的调控。研究方法:本实验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选取4周鼠龄的雄性CD-1小鼠(SPF级)30只,随机分为空气对照组、CIH2周组、CIH4周组,在CIH第26天低氧完成后开始新物体识别(novel object recognition,NOR)实验和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实验,评估小鼠的认知功能。第二部分:选取4周鼠龄的雄性CD-1小鼠(SPF级)104只,随机分为4组,CIH4周组,CIH4周+DMSO组(sham组),CIH4周+PNU-282987组(PNU组),CIH4周+α7nAChR特异性抑制剂甲基牛扁碱(methyllycaconitine,MLA)+PNU-282987组(MLA+PNU组)。从CIH第26天开始每天低氧前给予PNU组小鼠PNU-282987(5mg/kg)腹腔注射,MLA+PNU组给予5mg/kg MLA腹腔注射15分钟后给予PNU5mg/kg腹腔注射,sham组给予2%DMSO腹腔注射,PNU及MLA均用2%DMSO助溶。第三部分:将第二部分的小鼠每组各取10只行新物体识别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再分别各取8只小鼠行TUNEL(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d UTP nick end labeling)检测,免疫组化检测、western blotting检测ERK1/2/CREB通路蛋白的表达和PGC-1α、FNDC5、BDNF蛋白的表达。采用Image J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不同CIH时长对小鼠认知功能的比较:新物体识别实验中,与正常对照组(0.337±0.165)相比,可观察到CIH2周组小鼠的平均辨识比(0.253±0.160)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而CIH4周组小鼠平均辨识比(-0.127±0.154)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与CIH2周组小鼠相比,CIH4周组小鼠的平均辨识比降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在4天的定向航行训练中,小鼠找到平台的潜伏期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逐渐缩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IH2周组小鼠平均潜伏期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而CIH4周组小鼠在第1-4天均可观察到找到平台的潜伏期显著增加,表明CIH可导致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与CIH2周组小鼠相比,CIH4周组小鼠的潜伏期在第1-4天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第5天探索实验即撤去平台后,计算小鼠在Morris水迷宫中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5.7±2.058)相比,CIH4周组小鼠穿越平台的次数(2.10±1.197)明显减少,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CIH2周组(4.90±1.912)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与CIH2周组小鼠相比,CIH4周组小鼠穿越平台的次数显著减少。2、PNU对CIH4周组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在新物体识别实验中,统计分析显示4组小鼠对物体的探索总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CIH4周组(-0.141±0.125)、sham组(-0.082±0.161)、MLA+PNU组(-0.183±0.295)相比,PNU组小鼠的平均辨识比(0.180±0.105)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在4天的定向航行训练中,与CIH组和sham组相比,PNU组的小鼠潜伏期缩短。第5天撤去平台后,与CIH组(2.10±1.37)、sham组(2.30±1.252)相比,PNU组小鼠穿越平台的次数(4.7±1.418)明显增加,有显著统计学差异。3、各组小鼠海马组织行TUNEL检测结果提示,PNU组小鼠海马TUNEL阳性细胞百分比较CIH组、sham组、PNU+MLA组明显减少。各组小鼠海马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PNU组小鼠CA1区、CA3区、DG区p CREB、BDNF蛋白表达量较CIH组、sham组、PNU+MLA组增加。各组小鼠海马组织行western blotting相对定量检测后各指标表达水平的比较:与CIH组、sham组相比,PNU组磷酸化ERK1/2和磷酸化CREB表达增加,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总ERK1/2和总CREB水平各组间无明显差异。MLA+PNU组可见ERK1/2和CREB磷酸化表达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与CIH组、sham组相比,PNU组PGC-1α、FNDC5、BDNF表达均增加,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MLA+PNU组可见PGC-1α、FNDC5、BDNF表达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IH 4周可引起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等认知功能障碍。腹腔注射α7nAChR激动剂PNU-282987可改善CIH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小鼠海马组织中p-ERK1/2、p-CREB、PGC-1α、FNDC5、BNDF的表达水平升高,可能通过ERK1/2/CREB通路及上调PGC-1α、FNDC5、BNDF的表达起到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肺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致死的首要原因。中国是肺癌大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球之首,疾病负担沉重。肺癌根据组织学类型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两大类,其中NSCLC是一种主要的组织学类型,占比约80~85%左右。尽管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不断发展,NSCLC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仍不超过5%。鉴定新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标志物,更深
目的:纵观全球,肺癌新发病例和病亡人数都呈上升趋势。尽管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对肺癌患病风险的宣传和防控、采用了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先进的治疗手段,但肺癌的发生率以及致死率仍然是目前排名前列的癌种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高发的病理组织类型,部分患者确诊时肿瘤已发生转移,致使肺癌5年的生存率相对低。因此,早诊早治是挽救NSCLC患者生命最有用的手段之一。有效识别NSCLC的潜在预后生物标
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也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有研究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约140万女性发生乳腺癌,约46万女性死于乳腺癌。手术切除乳腺癌病灶,并辅助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使乳腺癌的疗效有了明显提高。然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在经过一定疗程的治疗后,往往对化疗药物产生耐受性,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仍然不乐观。因此,寻求新的生物标记物和靶向治疗点,可以为提
目的:免疫治疗是近10年来肺癌治疗的一大突破,多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目前已获批应用于肺癌,特别是晚期肺癌的临床治疗,为晚期肺部肿瘤患者带来了曙光。其作用机制在于唤醒免疫微环境中被封锁的淋巴细胞,发挥自身抗肿瘤免疫功能。然而尽管其疗效显著,部分患者可能达到“治愈”的效果,但免疫治疗的有效率仅约20-40%。究其原因,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免疫细胞活力下降,机体抗肿瘤免疫力再次被封锁。因此,对于肺癌的治疗
目的:原发性肝癌包括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病例的75%-85%)和肝内胆管癌(占病例的10%-15%)和其他罕见类型。每年大约有841,000例新病例,和782,000例死亡。在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女性的2到3倍。绝经后女性的HCC发生率增加,而雌激素治疗可以抑制这种现象。HCC女性的预后优于男性。目前,仅索拉非尼和Lenva
目的:声创伤是引起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常见原因。许多研究表明,声创伤诱导听觉通路神经元活动的可塑性变化,特别是,在听觉通路的不同水平,经常观察到自发活动的异常增加,而这种异常活动被认为是耳鸣发生的基础。声创伤后的这种可塑性变化被认为与神经回路中兴奋和抑制平衡的改变有关。在耳蜗背核、下丘、内侧膝状体和听皮层,声创伤被证明可以改变突触抑制。并且研究证明,在这些结构中,兴奋和抑制的平衡被破坏。然而,关于
目的: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涉及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疾病,但哮喘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气道上皮细胞在肺内环境及外部环境之间提供了重要的保护层。气道上皮细胞是气道的第一道屏障,通过纤毛摆动,释放抗微生物肽,趋化因子,细胞因子,招募并激活其他类型的免疫细胞来清除病原体。气道上皮细胞损伤后通过加强促炎活性,释放生长因子等参与支气管哮喘的气道炎症与气道重塑。多项研究表明哮喘患者气道上皮细胞自噬水平增高的,E-
目的:一直以来,肺癌因其高发率,高转移率,高耐药性等特点而成为人类肿瘤相关致死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最为常见的脑转移肿瘤类型之一。尽管近年来对肺癌的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患者的生存状况仍不乐观,尤其是伴随着肺癌细胞的脑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受到严重的影响。此外,由于肺癌自身的异质性以及脑内特有微环境,使得几乎目前所有的治疗方案和药物对于脑转移肿瘤均没有良好的疗效,绝大多数患者表现出一系列
目的:本研究是临床神经外科与认知神经科学的交叉。以人为研究对象,以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为切入点,以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为研究模型,通过对比、分析:1、视交叉受压解除后短期内,病人静息态脑电特征的变化,及其与视觉功能改善之间的关系;2、由视交叉长期受压导致视觉功能障碍的病人的静息态脑电特征,及其与视觉功能之间的关系;3、单侧听神经瘤病人的静息态脑电特征,病灶侧与病灶对侧脑电特征的差异,及其与听觉功能之间的
目的:颈椎不稳是指在生理载荷下,颈椎无法维持各脊柱功能单位的正常相对位置,出现异常活动和形变,常会压迫脊髓和激惹脊神经根,产生四肢麻木、颈部不适等症状,也可能刺激周围组织中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头晕、心悸、眼涩、耳鸣等交感神经紊乱症状。常见的病因有创伤、退行性变、先天畸形、肿瘤等。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加重,退行性下颈椎不稳在临床中逐渐呈多发趋势,但相关生物力学原理仍不是十分清楚,进一步明确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