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浮生六记》作为清代自传体笔记的巅峰之作,是作家沈复写作风格和人生感悟的完美展现,著作以沈复夫妇的平淡生活为主线,旨在强调平凡生活中的点滴情趣,二人平静豁达的乐观心态更促成其后期坎坷生活的艺术化升华。无论是沈复以“笔墨轻灵、描写细腻、语言清新、形象生动”著称的写作风格,还是其深受“性灵说”的影响的人生态度,均与林语堂追求个性自由、提倡闲适生活的态度相契合,正是在这种浓厚的中国传统伦理的驱使下,林语堂选译《浮生六记》并使其成为众多译本中的代表作。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和伦理是密不可分的。自从英国的巴斯奈特和比利时的勒菲弗尔在他们1990年合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中正式提出“翻译的文化转向”这一口号后,翻译就不再单纯地被看作是简单的语言转换问题,而更多地被视为一个复杂的文本操纵过程,如译本的选择、译者、编辑、出版者或者赞助人的作用等等。安德鲁·切斯特曼将当代西方译学界对翻译伦理的研究划分为四种主要模式,即再现的伦理、服务的伦理、交流的伦理和基于规范的伦理。本文基于安德鲁·切斯特曼的四种翻译伦理模式,结合翻译实践,对林语堂的知名译作《浮生六记》进行分析,旨在从伦理模式研究林语堂翻译策略的选择及其成因,从而更好地评估其翻译文本及体现翻译伦理对翻译活动的指导作用。本文分为八章,四、五、六、七四章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翻译伦理的四个模式对林语堂译作《浮生六记》进行研究,更加细致地体现各伦理对翻译活动的指导和衡量作用。第四章基于再现的伦理,笔者从原文情感和语言准确性的方面进行研究,较为透彻地在基于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对再现的伦理进行研究,体现该模式侧重于忠实,要确切表达原文或原作者意图的核心原则。第五章基于服务的伦理,笔者从原作者、目标读者和资助人三方面的期望的角度,对该模式进行研究,体现了该模式主要针对商务型翻译,强调翻译的服务功能的伦理需求。第六章基于交流的伦理,笔者从意象和文化承载词的角度进行研究,重点体现该模式跨语言或跨文化交流的伦理原则。第七章基于规范的伦理,笔者以期待规范和职业规范为主体,体现了规范伦理代表某个时期目的语文化中对翻译作品的预期,而这些规范通常要符合主流的价值观,包括伦理价值观如真实、信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