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户行权”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huan40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是复合型权利,是由实现自益目的的财产性权利以及实现集体共益目的的非财产性权利构成的“一束权利”。长期以来,囿于缺失完善的成员权制度,农村集体成员往往需要借助“户”这一实体行使成员权,如按“户”创设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以及集体资产股权确权到“户”等等,即本文所称“以户行权”。“以户行权”是追求治理效率的伟大的规则设计,同时亦引发了学界对产权模糊、成员权主体形态不明、如何破解户内成员隐蔽于“户”等问题的诸多龃龉。简言之,这种特殊的权利行使规则与传统民事主体理论扦格难通,与现代财产法理论要求产权明晰亦存在难以弥合的矛盾。“以户行权”的研究将奉行规则的“由来、现状、问题、以及完善”的推进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发现,“以户行权”不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即兴之作,也并非上层制度设计的朝夕之功,而是伴随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嬗变而不断沿革。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户”始终作为农村集体成员的土地赋权及确权载体而赓续:土地改革中表现为土地所有权的分配及确权颁证载体,该规则又可追溯至民主革命时期;农业合作社时期表现为社员权行权载体,包括“初级社”时期按“户”入股、按“户”分配土地报酬,以及“高级社”时期作为自留地分配及赋权载体;人民公社时期表现为自留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赋权、确权载体;承包制时期表现为家庭承包方式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创设及确权载体、宅基地使用权申请及确权载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户行权”得以不断沿革的成因主要在于“家户制”传统的内生动力;“政法法学”、“法律虚无主义”等陈旧规范理念的影响以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下始终缺失完整的成员权制度。从“以户行权”的历史沿革以及成因分析可知,其乃功能主义的规则设计,我国“农户”自古至今均是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以户行权”能提高治理效率、兼顾公平,农户家庭成员基于亲属关系共有土地(使用权)亦符合农村土地承担了社会保障功能的客观要求。既是功能主义产物,当下,“以户行权”得以为继仍需以其负载一定功能为基础。依托科研项目展开社会调查发现,“以户行权”仍具有较好的舆论基础,原因在于我国渐进式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地区形成了“半工半耕”代际分工的家庭伦理经济背景,而代际分工催生农户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与家产共有观念,在此基础上,“以户行权”依然能够助力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诸多制度执行效率且不为集体成员所抵触,从而发挥弥补国家治理不足的功能。此外,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保障能力仍然欠佳,农村土地所承担的社会保障功能还需借助家户文化及农耕文化加以实现,“以户行权”契合了这一基层治理要求及农村集体成员的朴素观念。以规范性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解读“以户行权”规则发现,新时代发布的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文本中,传达了坚持将“户”作为农村集体成员行使某些成员权及确权载体的政策意蕴,与此同时,在保留“以户行权”的前提下亦反复强调保障户内个体成员的土地权益等集体成员权益。“以户行权”之“户”具体表现为农村承包经营户、宅基地申请(使用)户、“集体资产股权户”三种形态,均以取得相应的成员权为设立条件。变动方式上,农村承包经营户主要表现为“分户”,多数地方立法未对其“分户”设置限制条件,向集体内部其他农户转让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有偿退出等合法形式是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消灭条件;绝大多数地方规范性法规、文件严格限制既存的宅基地使用户“分户”:一般而言,夫妻不得分户、独生子女不得与父母分户,成年子女达到法定婚龄或实际登记结婚等可分户,但需留一名成年子女与父母同户;向集体内部其他“户”转让宅基地使用权以及有偿退出等合法形式是其消灭条件。“集体资产股权户”是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的实践产物,集体资产量化折股后,按“户”确权,在集体内部以“户”为单位发放股权证,即成立“股权户”;户内成员提出分户仅在“股权户”内部产生析产后果,按此逻辑,“股权户”的变动以成员自愿为变更条件;“股权户”可在集体内部自由转让股权,若全部转让,该股权户即归于灭失。实践中,上述三种“户”的形态往往呈现重叠状态。与“以户行权”之“户”相近的概念如农村家庭、农户、个体工商户、家庭农场等。“农户”乃是进入国家治理视野的农村自然家庭,具有组织性,成员相对稳定;个体工商户与农村承包经营户均是经济体制转型期自然人解冻步向商品经营自由的政策产物,时至今日,个体工商户被明确为一类商事主体,农村承包经营户则回归为普通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实践中,政策法规鼓励承包户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使之发展为家庭农场。“以户行权”之“权”主要包括成员财产性权利: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以及在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革中折股量化后之股权,总体而言,财产性权利之客体的份额仍主要由户内成员数量决定,“户”则为份数;集体成员的部分身份性权利即成员共益权也可能以“户”的方式行使,诸如集体选举事项“按户表决”、集体经营管理事项“一户一票”等情形。“以户行权”的运行困境体现在实践纠纷和理论缺陷两个方面。具体而言,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中,人民法院将农户认定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之权利主体,否定户内个体成员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女性、赘婿的土地权益极易因是否具有某农户成员身份而产生纠纷;实践中还易出现户主侵占其他户内成员土地权益引起的司法纠纷。宅基地使用权纠纷中,成员个人的宅基地使用权份额隐蔽于“户”;农房所有权确认之诉的判决标准不一,通常受到宅基地申请时构成之“户”的钳制,房地权属不一是引起纠纷的重要因素;人民法院通常认为,宅基地使用权不属于成员,以此作为其不可继承之依据,但是,农房却属于个人合法遗产,二者形成矛盾互相挟制引起诸多纠纷;实践中还因房地权属不一导致房地征收补偿分离,引致非集体成员获益从而冲击集体收益封闭性;对于宅基地户的认定标准亦不统一,有的集体认定需以承包户之成立为前提,从而引发纠纷。由此可见,尽管“以户行权”能减少信息传递指标,助于提高成员权的实现效率、集体的治理效率,但事实上为集体成员资格的认定设置了“户”为第二道壁垒,也极易忽视户内成员的真实意愿。此外,该制度亦与近现代西方私法文明、民事主体立法体例等格格不入,亦与财产法要求产权明晰相悖。面对“以户行权”的运行困境,破解之道在于合理回应“以户行权”引发的成员权主体形态争议。若认定“户”为成员权主体形态,将进一步强化“户”对户内成员权益的遮蔽,增设“户”为成员资格认定的第二道屏障,与我国政策法规欲达到保障集体成员平等享有集体权益、保护弱势群体集体权益等价值取向大相径庭。因此,应该通过理论重释及制度再构的方式破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户行权”的运行困境。首先,廓清“以户行权”之“户”不是成员权主体。从历史视角来看,不论是作为土地承包方还是宅基地申请方的“户”,仅是国家治理逻辑之产物,作为一种治理单元而存在;从相关规范的立法目的视角亦无法得出具有拟制“户”权利主体之意旨;其既不是法定民事主体,也未事实上享有成员权即不具有权利能力,不具备解释为民事主体的可能,即使政策文本多次冠以“主体”的表达,但不能照搬为民事权利主体。因此,“户”非为成员权利主体,“以户行权”之“权”利主体应解释为户内成员,其基于家庭关系准共同共有财产性权利,共同行使部分非财产性共益权。此外,“以户行权”引发的诸多纠纷亦不应忽视,基于“户”非为权利主体之解释,应明确“以户行权”仅为一种过渡性规则,而不可作为未来的成员权行使常态。在过渡阶段,应严格限制户主的代理权限为使得“成员受益”,其亦不当然具有法定代表或代理权限,尤其是处分财产权利等重大集体事项应出具户内成年成员的委托协议等。同时,亦应完善成员期待性利益转化机制,当出现违背成员意愿的行为时,可以通过撤销户主超越代理权限行为、请求认定“户内协议”无效等方式获得法律救济。未来更是应该构建完善的成员权制度代替“以户行权”,明确成员权主体形态为自然人,各地加快制定成员权认定标准,有关部门做好事前宣传、事后审查确保成员权制度公正、合理,明确成员资格具有可诉性。“以户行权”是习俗内嵌于规范的规则,随着现代社会个人意识的不断增强、集体资产经济效应的不断放大,追求产权明晰是未来应当完善的改革方向。
其他文献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起源于结直肠的上皮细胞。传统的治疗手段对CRC患者不仅没有很好的疗效,而且还会引起机体严重的毒副作用。近年来依赖于机体自身免疫细胞的免疫疗法为癌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前景,但是由于对肿瘤有杀伤性的免疫细胞无法进入结直肠组织实体瘤内部,所以许多免疫疗法都对CRC患者没有效果。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
学位
大陆法系国家在环境刑事立法上主要采用刑法典、环境单行刑事法以及附属环境刑法并存的立法模式,刑法典与环境附属刑法并存的立法模式,法典化的单一立法模式,以及单行刑事法的单一立法模式。英美法系国家在环境刑事立法上主要采用附属刑法的单一立法模式、附属刑法与刑法典并存的立法模式和单行刑事法与刑法典并存的立法模式。可将国外环境刑事立法的模式进一步概括为单一立法模式和两种以上法律形式并存的立法模式。单一立法模式
学位
温室气体排放引发的全球变暖给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威胁,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日益加剧,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气候问题的全球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国际合作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佳途径,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作为温室气体历史排放的主要贡献者,有责任和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以帮助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
学位
清代命案审断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司法活动,以刑事归责为审断核心。通过归责认定行为人的具体罪责,最终定拟罪刑完成审断。“斗杀”命案是最具代表性的清代命案类型,因其发生率最高、内阁档案记录最多而成为清代命案的典型研究对象。以“斗杀”命案作为分析客体,更能揭示清代命案审断中刑事归责的律例依据、特点和模式。因此,本文以“斗杀”律例及其在命案审断中的适用为中心,对命案归责的律例依据、方法、模式展开讨论,探究审断
学位
家庭作为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虽然马克思没有形成专门的著作对家庭问题进行论述,但是,马克思一直非常关注家庭问题,从早期的《论离婚法草案》到标志唯物史观成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再到晚年的《马克思古代社会史笔记》,家庭问题在马克思不同时期的著作中均有论述。家庭问题也是恩格斯关注的重要方面,在与马克思合作的《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
学位
报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从零起步,通过华为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的不懈努力,“中国制造”已经逐渐转变为“中国创造”,有力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根据《财富》杂志在202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最多的国家;此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1年9月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中国的创新指数在全球排名第12位,中国企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然而中国经济和中国企
学位
我国证券市场虽然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但市场中仍存在着各种定价异象,严重影响了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与其他异象的关注度、学术研究程度相比,我国对低价股溢价效应的研究稍显不足;与国外学者对低价股溢价效应的研究相比,国内学者对该异象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才有学者逐渐对此话题进行探讨。鉴于此,本文密切围绕“低价股溢价”这一主题展开了系列研究:首先,利用变量分组与Fama-Mac Beth回归法验证了我
学位
柔性生产方式的外部化趋势给予了生产性服务业独立发展的有利环境,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加注重创新引领、集约高效、节能环保和增长成果共享,生产性服务业所具备的创新驱动产业优势应该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承担更多责任。但遗憾的是,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偏低、附加值不高、创新引领作用不强,成为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掣肘。现有研究多聚焦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发现其经历了从“需求依附”“相互支撑”到
学位
作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法学家之一,尽管德沃金的法律思维方法与其法律、政治学理论常受到质疑,但他的思想为埋首于相同问题的法学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在多元主义盛行的环境中,德沃金作为一位逆行者,试图以价值统合的一元价值理论解决在多元主义话语下产生的价值冲突问题,他将道德与法律视为同一规则体系中的不同枝,将政治道德引入法律问题,并以个人伦理为基础阐释政治道德体系。随着多元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表达自由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