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航磁双磁异常带与负磁异常区地质意义研究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tianhaiyand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在青藏高原中西部地区完成了1∶100万航磁概查,并首次发现雅鲁藏布江双磁异常带、青藏高原中部北北东向负磁异常区等重要的航磁异常;2000年至2005年,又在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和西藏申扎一那曲地区开展了1∶20万固体矿产航空磁测勘查,这为进一步探讨特提斯洋的演化、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形成以及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提供了新的资料、新线索、新的角度。青藏高原航磁双磁异常带(雅鲁藏布江双磁异常带)的南磁异常带与已发现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蛇绿岩带相吻合,并且两磁异常带具有较为相似的磁场特征,但磁异常北带位置地表出露的是冈底斯花岗岩,所以此磁异常北带的性质(是冈底斯花岗岩引起的?还是基性或超基性岩引起的?)是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之一。青藏高原区域航磁异常总体走向为北西西—东西走向,航磁反映无论是磁异常分区或规模较大磁异常带均为近东西走向,磁异常的这种特征显然是客观地反映了高原各块体的构造走向。根据航磁不同高度上延结果,随着上延高度的增加,在测区最东部自柴达木向西南延伸的广大地区出现一条北北东向的负磁异常区,这一负磁异常区东西宽可达300~400km,南北长则纵贯整个高原,可达1200km以上。而在原航磁△T平面图(图1-1)上,这一北北东向的区域负磁异常背景上一些浅层局部磁异常又显示为北西西—东西走向,与高原的区域构造走向一致,在东昆仑中段、可可西里、羌塘东等地均有清晰反映,形成类似于“立交桥式”的磁异常结构。这是在其它地区很少见到的可能仅出现在青藏高原中部的一种独特的地球物理现象,本论文对这一现象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岩矿石的磁性不仅是产生航磁异常的物性基础,也是进行航磁成果解释的重要依据。本论文在研究区内收集磁化率数据25655个,基本掌握了区内地层岩石和岩浆岩的磁性特征,为航磁资料的解释提供了重要依据;并从航遥中心航磁资料中,优选出青藏高原中西部地区航磁全部资料,塔里木盆地西部、塔里木盆地东部、西藏中部地区、川西藏东地区、青海中南及西南、柴达木盆地、罗布泊—阿拉善、西藏一江两河地区1∶20万的部分资料,保持青藏高原中西部航磁概查的测区西部、南部边界不变,北部边界扩展到北纬40°,东部边界扩展到东经96°,通过对这一范围的航磁数据进行位场转换处理,编制了系列航磁图件,结合其它地质及地球物理研究成果,采用磁性场源深度成像、物性参数正反演计算、小波变换滤波、磁异常正反演拟合计算等前沿技术方法,对青藏高原航磁双磁异常带及北北东向负磁异常区的异常性质及地质意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编制了高质量的航磁位场转换处理系列图件。通过对青藏高原航磁△T资料进行化极、向上延拓、垂向二次导数和不同高度层场差处理,编制了△T频率域化极上延1km、5km、10km、20km、30km、50km、70km,△T不同高度层场差1-5km、5—10km、10—20km、20-30km、30-50km,△T频率域化极上延垂向二次导数1km、5km、10km、20km、30km、50km、70km等系列等值线平面图。可以看出青藏高原航磁异常分布与该区域构造方向基本一致,均呈近东西向。在高原边缘以及各地体边界磁异常强度较大,多呈近东西向的条带状、线性磁异常,其大多是由出露地表且有较大延深的基性岩、超基性岩以及蛇绿岩套引起的,具有磁异常形状狭窄尖锐等特征,表明其与断裂有密切关系,反映了各个地体之间的结合状况。各个地体内部磁异常相对平静。加深了青藏高原原航磁特征的认识,为地质构造和矿藏资源的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磁场信息和航磁系列图。2、采用磁源参数成像法和可视化重磁异常正反演软件,研究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空间分布特征。青藏高原航磁双磁异常带(即雅鲁藏布江双磁异常带),总体呈北西西走向,由南北两条磁异常带组成,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呈线性展布,是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磁性特征反映。(1)开发并使用磁源参数成像软件对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的航磁数据进行局部波数成像;局部波数图像明显地显示出雅鲁藏布江双磁异常带是由隐伏岩体引起的。为进一步研究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双磁异常带的性质提供了证据。从局部波数图像上可知:与雅鲁藏布江航磁双磁异常南带相对应的磁源体(蛇绿岩带)局部波数极值在0.2~0.5之间,埋深约0km~3km。航磁双磁异常带北带无论是东段异常,还是中段异常,其相对应的磁源体,波数极大值均在0.25左右,因此东段与中段磁性体埋藏深度相差不大,约3km。在局部波数图上,雅鲁藏布江北部大面积出露地表的花岗岩,表现为一些团块状,局部波数值在0.8~0.9左右,与地貌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这说明花岗岩体虽能引起较强的局部异常,但花岗岩体磁性不均匀,很难产生像雅鲁藏布江航磁双磁异常带这样规模宏大的线性异常带。由局部波数图还可看出,位于航磁双磁异常带北带的北部地表出露的具有磁性的花岗岩,距南部边界有12km的距离。另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东段1:20万航磁测量结果,反映出花岗岩受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控制的,并不是沿着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侵位的。总之,无论是雅鲁藏布江航磁双磁异常带的北带还是南带,局部波数反映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磁性体大部分是隐伏的,极少出露地表,航磁双磁异常北带东、中、西各段的磁性体埋深相近,只是中段磁性体比东段更宽;并且两段可能在仁布被一北西向断裂错断,东段向南位移了一段距离。(2)使用可视化重磁异常正反演软件和已知的重力、地震资料作为约束条件,依据岩石的磁性参数,对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双磁异常带进行正反演拟合计算,给出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上磁性体的空间分布特征;说明了雅鲁藏布江双磁异常北带磁性体具有相似的南倾产状,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连续性。(3)结合重力、地震资料以及其它地质资料对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双磁异常带的性质进行了研究a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双磁异常带北带在航磁异常图上呈连续的线性展布,地面实测磁场、磁化率等综合剖面说明它与地表出露的花岗岩没有对应关系;b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位于缓变化区域布格异常梯度带上,这说明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与相对升高的重力布格异常相对应;c地震波速揭示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处上地壳的波速在6.0km/s~6.2km/s,按密度与速度的关系式计算出缝合带处岩体的密度在2.70~2.77g/cm~3之间,高于上地壳平均密度2.67 g/cm~3;综上所述,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上的岩体应具有强磁性、高密度特性,在航磁异常北带上多处有蛇绿岩出露,如罗布莎等,从而推断雅鲁藏布江航磁异常北带是蛇绿岩型隐伏的基性和超基性岩引起的。3、利用航磁系列图件,研究青藏高原中部北北东向负磁异常区的性质及地质意义(1)青藏高原负磁异常区,呈北北东向,东西宽可达300~400km,南北长则纵贯整个高原,可达1200km以上,包含着更为丰富的地壳深部信息。(2)青藏高原负磁异常的成因具有一定深度的区域性质特征,它受区域构造格局演化的控制;受地层岩性与厚度变化的影响;深部构造及其岩浆活动,影响了地壳中岩石磁性及磁场的变化,热液作用、高温低速体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退磁作用。(3)青藏高原负磁异常区出现预示在西藏南部地表观察到的南北向断裂已向北延伸,也就是说青藏高原腹地的深部和岩石圈存在近南北向的构造。这种近南北向的断裂是在青藏高原总体东西构造基础上形成的,是整个青藏高原南部边缘前弧断裂的配套断裂。
其他文献
由动词"是、对、知道"为中心形成的正反问或是非问小句,如"是不是、是不、是吧、是啊,对不对、对不、对吧,你知道不知道、知道不知道、知道不、知道吧"等,它们具有话轮转交、
目前,我国城镇民用建筑运行耗电占我国总发电量的22 %~24 % ,北方地区城镇采暖能耗占全国建筑总能耗的36%。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类家用电
我国新闻传媒业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的有着重要作用,扩大传媒的影响力是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需要,也是各传媒孜孜以求的目标.本文从政策引导、学习借鉴、技术支撑、
<正>甘草又名甜草、蜜草、美草等,为豆科(Leguminosae)植物甘草属(Glycyrrhiza)甘草(Licorice)的根及根状茎。药典收载的甘草主要包括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
<正>《中国语文》2009年第5期载范崇峰《敦煌医方量词两则》一文(以下简称"范文"),对敦煌医方中的两个量词"行"和"累"进行了讨论,拜读数过,获益匪浅。但范文对动量词"行"产
随着近些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在旅游业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秦皇岛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好文化旅游,可以更好更快地发展秦皇岛市的经济。
随着高等中医教育的发展,现有各学历层次在校生33.15万人[1],高等中医药院校现已成为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的主渠道,切实加强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是我国社会
所谓“回指”是指篇章或话语中的某个语言成分已经在前文中作为叙述的焦点被提及,为取得相互照应,后文再次提及该语言成分的一种表现形式。回指被认为是建立在语言表层上的互
以人教版义务教育九年级课本(2012版)中物质构成的奥秘部分新增内容为例,从类比方式、宏观一微观视角、科学知识的人文精神、学生认知顺序四方面分析人教版新教科书中概念建
金融犯罪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生了显著变化,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加以规制和处理,则将无法实现有效监督和控制的效果。因为全球化的趋势不仅使得金融资本的力量不断壮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