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苏雪林作家论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aixiao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1930年代苏雪林于武汉大学执教期间所作“作家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细读与比较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作家论”理论及批评特点的阐释,对新文学批评理论文本“作家论”的兴起进行观照,并试图重返历史现场,分析苏雪林“作家论”的生成,在此基础上挖掘苏雪林“作家论”所持有的批评理念、批评标准、批评方法,做出苏雪林“作家论”批评艺术的阐释,从而追问苏雪林“作家论”批评的价值与意义。首先是绪论部分,学界对苏雪林的评价呈现出毁誉参半的样态,这成为问题提出与对象选取的重要考量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选题的研究现状,进而说明选题的研究方法及价值意义。除绪论外,论文主干部分主要从六个层面对论题展开论述。第一章阐述“作家论”的兴起与苏雪林“作家论”的生成。论文首先对“作家论”理论及批评特点进行阐释,进而分析新文学批评理论文本“作家论”的传统资源与文化语境。“作家论”批评模式源于法国批评家圣伯夫的“肖像画”式批评,它主要呈现为主观性、感性、实践性的批评特点。而在中国传统文论中,同样富含“作家论”批评模式的土壤。五四新文学繁荣、批评意识觉醒,“作家论”的写作正是基于对五四新文学总结与评述的需要,并且在30年代形成了“作家论”的批评热潮。在此基础上,论文从人生道路、文学道路、主体身份、理论资源四个角度对苏雪林“作家论”的发生进行观照,苏雪林的人生道路是传统的、世俗化的,但其文学道路是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的,苏雪林的主体身份集作家、学者教授、批评家三元身份于一身,其“作家论”的理论资源是传统与现代理论资源的融合。第二章阐述以“文学文本”为本位的“作家论”批评观。论文主要从思想立场、文学耿向、审美追求三个向度分析苏雪林“作家论”所持有的批评理念。苏雪林激赏的批评态度是“为批评而批评”,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看,苏雪林好像是不谈政治,以文学为本,但其实际上是基于自由主义的立场;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看,苏雪林对“文学表现道义人生”的认识矛盾又复杂;从文学与审美的关系看,苏雪林的审美追求是多元化的,更倾向于现代主义。第三章阐述以“自我主体”为尺度的“作家论”批评标准。苏雪林的“作家论”没有统一的批评尺度,对批评对象或则采用艺术的标准,或则采用道德的标尺,有时还采用政治的标准,完全以个人主观好恶为依托,既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的偏爱,又呈现出重视作家人格的道德洁癖。在此基础上,论文从审美立场、宗教取向、人格特质三个层面探析其批评标准呈现主观随意性、多重矛盾性的原因。第四章阐述“微观文本”的“作家论”批评方法。苏雪林的“作家论”将“学者型”的理性、冷静与“学院派”的清高、自恋融合起来,批评方法上表现为理性的实证批评、审美的体验批评与开放的比较批评。第五章阐述感性敏锐的“作家论”批评艺术。苏雪林从文体出发,以作品为凭借,“作家论”呈现出视野开阔的批评视角、独特的个人感悟、感性的内在体验以及散文化、浪漫飘洒的批评文笔。第六章阐述苏雪林“作家论”的文化反思。在苏雪林身上,呈现着诸多的矛盾性与局限性,但与此同时,苏雪林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矛盾的相互砥砺中积极的自我定位、自我选择,其“作家论”丰富了三十年代“作家论”的批评模式,并和他们一起奠定了中国现代理论批评模式的基础。文末结束语部分从整体上对研究进行了审视,在发现自身缺陷不足的同时,也希望本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有更多研究者将批评的目光聚焦于苏雪林的“作家论”中,并更为关注“作家论”批评的当下意义,从而使得学界对苏雪林的研究能更加深化、系统、全面。
其他文献
本論文以金元山西地區文人詩詞為考察對象,對178家金元山西文人的4005首作品做窮盡式研究,系連歸納出金元山西文人詩詞用韻的韻部系統,并與《廣韻》、唐五代西本方音、金代北京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转型,由传统的农业文明转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通过各种手段富裕起来的乡村人将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搬进了乡村:二层小洋楼取代了原
刘三吾备受朱元璋恩宠,在明初文坛和政坛名噪一时,作为易代文人,其诗文创作有着鲜明的特点。本文分为三章,采用“文史互证”和文学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从史学角度考证诗文,从文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力较为薄弱,要让每个小学生喜欢上英语,对英语感兴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
自李锐的小说集《厚土》问世以来,迅速引起了中国文坛上很多的关注和评论。伴随着全球化进程,民族主义复兴、民族国家内少数民族族裔和弱势群体对自己权利的诉求等因素都在推
为系统考察酶解时间、酶种类和酶加入的顺序对猪血浆蛋白酶解产物抗氧化性的影响,采用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及双酶(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不同的加入顺序)在各自最适条件下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相互渗透的综合技术。目前,机电一体化的概念在当前的社会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且在众多领域得到应用和重视。本文简述了机电一体
S省的实证研究表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两年来未能有效刺激女职工的生育意愿。经济压力大和时间缺乏是制约女职工生育的主要因素。要解除女职工生育的后顾之忧,需有完善的法律
“以顿代步”能否再现原诗的节奏感喻云根,辛献云英语格律诗由于其节奏鲜明,富有音乐感而给翻译带来很大的困难。在翻译实践中,人们摸索出了种种翻译方法。有的套用中国传统诗词
刘心武是新旧交替时期涌现出来的作家,他的作品《班主任》被视为伤痕文学的发轫之作,他的长篇小说《钟鼓楼》曾获得茅盾文学奖,是当代主流作家之一,他因此被称为“这一时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