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损伤识别的网壳结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具有造型优美、力学性能良好等优点,在近几十年来,其发展迅速、应用广泛。但是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本身的造型、受力均比较复杂,在服役期间,其本身的材料性能会发生退化,再加上大自然的风、雪、雨、雷电等环境作用的影响,结构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疲劳效应、材料老化,这些都会对结构的安全产生威胁。因此,对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而言,健康监测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传感器的优化布置是构建一个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时,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一方面,考虑到经济原因,加速度传感器的单价昂贵;另一方面,大跨度空间结构具有杆件、节点数目多,自由度多,有限元模型精度偏低的特点,而且存在较严重的模态局部化和跃迁现象。因此如何将有限数量的传感器布置在合理的位置上,以提高结构的信号采集效率和损伤识别精度,成为健康监测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对一个凯威特型单层球面网壳模型进行冲击试验,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加速度传感器布点,获得加速度响应信息,利用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神经网络对试验中的损伤工况进行识别。主要工作如下:(1)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常用的传感器布置技术以及损伤识别方法,并简述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2)较详细地介绍了粒子群算法和L-M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粒子群算法具有操作简单、收敛速度快,无需调整许多参数,运算效率高的特点;L-M算法具有训练速度快、不易陷入局部极小的特点。另一方面,介绍了如何将粒子群算法和L-M算法应用于健康监测系统,包括: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的实现流程,以及基于L-M算法的网壳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以期获得一个更有效的网壳结构健康监测系统。(3)以一个缩尺比例为1:10的凯威特型单层球面网壳为试验模型,构建了9种试验损伤工况,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加速度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案,采用单点激励多点响应的采样方式,进行顶部球节点冲击试验,获得不同损伤工况下,各测点的加速度响应值,利用L-M算法对网壳结构损伤工况进行识别,同时,对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展开研究。具体工作包括:①将试验模型与有限元模型的前20阶频率作对比,发现误差在4%之内,同时由模态分析得到的有限元模型前4阶振型符合网壳结构振动特性,说明所采用的网壳试验缩尺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②针对不同阶数的模态振型,不同的传感器数目,基于粒子群算法所得到的传感器优化布置位置有所不同,但是结果具有对称性和继承性,这与网壳结构本身的对称性,以及测点最优布设理论逻辑相一致;当参与计算的振型阶数不同,传感器个数相同时,所得到的适应度函数曲线表明:粒子群算法实现了较早的收敛,并且保持收敛,直至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当参与计算的振型阶数相同,传感器个数不同时,适应度值会随着传感器数量的增加而减少,这与布置传感器时具有的一般规律是一致的,即传感器的数量越多,得到的结构响应所反映的信息就越全面。综上,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收敛性和高效性。③考虑前16阶振型6个加速度传感器,基于粒子群算法得到传感器优化布置位置,采用L-M算法的神经网络进行网壳损伤识别,可以成功地识别出全部的测试损伤工况;另一方面,还考虑了三种不同的传感器布置方案,包括:不同的传感器布置位置、不同的传感器个数以及应力最大位置,基于L-M算法的神经网络对测试损伤工况进行识别,结果均未完全识别成功,进一步验证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消能减震是一种新兴的抗震减震技术,它吸收了传统延性结构的设计思想,同时又克服了延性构件损坏后难以修复的缺点,而且其性能稳定、技术条件简单、经济可靠,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应用
提高结构工程抗震能力,这是经济发展给工程界带来的重大课题。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现阶段所采用的最常用的结构型式,它的抗震分析方法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非线性分
SRC异形柱是在混凝土中埋入型钢和钢筋骨架的一种组合柱,其截面形式一般为(T、十、L)形。SRC异形柱的柱肢一般与墙等厚可有效减少房间内柱楞突出,增加了建筑物的实际使用面积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科学发展迅猛。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规划的要求也日益增长,把几栋高层建筑的基础连成整体利用广大的地下空间形成地下车库或地下商场,这不但满足建
内填混凝土双钢板短肢组合剪力墙(以下简称SLSCSW)结构具有良好的延性和优秀的抗震耗能性能。此类结构体系除了具有一般双肢剪力墙的共性外,还具有其独特的优点:(1)能满足当
梁柱节点是框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火灾下的性能关系到整个结构的火灾安全性,也是从构件抗火向结构整体抗火过渡的重要基础。PEC柱节点抗火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本文以轴向
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也越加严格。供水安全对社会秩序有深远的影响,直接关系着居民的健康和财产安全,而构建完善的给水管网水质安全保
再生混凝土材料的出现较好的解决了目前日益增多的废混凝土处理问题。但再生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抗震性能较普通混凝土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因此,如何提高再生混凝土结构的抗
桥梁在车辆作用下的振动是一种多因造成的振动,与桥梁动力特性、车辆特性、车速、车-桥耦合作用、桥面平整度等诸多因素有关。目前国内外有关桥梁车辆冲击振动的研究大多还停
近年来由于地震的频繁发生,导致RC框架结构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倒塌,致使人们对现役结构在遭遇地震时的抗倒塌能力越来越重视。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也据此对我国城镇设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