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系统介导的植物基因组DNA靶向去甲基化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7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基因组DNA甲基化修饰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标志,在基因表达、细胞分化及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对植物基因组DNA甲基化的研究大多是依靠与甲基化通路相关的突变体,或是通过抑制DNA甲基化建立的化学物质,这往往造成基因组大范围的甲基化水平变化。那么这些方法在研究植株体内特定基因的甲基化时就存在局限性。最近有报道利用基于CRISPR/dCas9的去甲基化系统SunTag–TET1cd在拟南芥中靶向降低了目的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这为研究植物基因组DNA的甲基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但若是要在植物中广泛应用还是有所限制的,因为CRISPR/Cas9系统的应用,受到Cas蛋白原型间隔区相邻基序(PAM)的限制。目前常用的Ⅱ型Cas蛋白SpCas9只能识别NGGPAM,这就限制了该系统在植物中的应用范围。而CRISPR/Cpf1基因编辑系统所利用的核酸酶Cpf1与其它、Ⅱ型蛋白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期PAM识别位点为富含胸腺嘧啶的-TTTN。
  本研究以模式植物拟南芥Col-0生态型作为实验对象,利用SunTag系统的原理,将失去核酸酶活性的dCpf1分别同DNA去甲基化蛋白结构域TET1cd和ROS1cd融合表达,从而构建拟南芥体内的定点去甲基化编辑器,选取拟南芥基因组内高度甲基化的FWA基因启动子和转座子CACTA1设计靶sgRNA,实现了靶位点DNA的定向去甲基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构建基于CRISPR/dCpf1系统的拟南芥体内的定点去甲基化编辑器
  首先利用点突变的方法分别将LbCpf1和AsCpf1突变成无核酸酶活性的dLbCpf1和dAsCpf1。本课题中设计的去甲基化编辑系统从结构上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RPS5A启动子驱动dCpf1及后面串联的多个GCN4结构,GCN4之间分别用14和22个氨基酸的linker进行连接;第二部分由RPS5A启动子驱动连接有scFv结构的DNA去甲基化蛋白催化结构域,分别选用人类中的DNA去甲基化蛋白TEN-ELEVENTRANSLOCATION1(TET1)的催化结构域TET1cd和拟南芥中的去甲基化蛋白REPRESSOROFSILENCING1(ROS1)的催化结构域ROS1cd;第三部分是AtU6启动子驱动的sgRNA。综上,将两种dCpf1、两种不同的linker和两种DNA去甲基化蛋白结构域进行组合,共构建了8种不同类型的DNA去甲基化编辑载体,其载体骨架分别为14dAsCpf1-TET1cd、22dAsCpf1-TET1cd、14dLbCpf1-TET1cd、22dLbCpf1-TET1cd、14dAsCpf1-ROS1cd、22dAsCpf1-ROS1cd、14dLbCpf1-ROS1cd与22dLbCpf1-ROS1cd。针对拟南芥的基因FWA和转座子CACTA1的启动子附近各设计一个sgRNA,分别连接到上述8种载体上。
  2.去甲基化编辑系统靶向降低拟南芥靶位点附近甲基化水平
  利用浸花法将针对FWA和CACTA1位点的DNA去甲基化编辑载体转化拟南芥获得相应的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Col-0相比,T1转基因植株FWA和CACTA1靶位点甲基化水平下调,并且TET1cd的编辑效率比ROS1cd高。然而linker和dCpf1的类型对DNA靶向去甲基化编辑效率的影响,则与去甲基化蛋白的种类和靶点类型有关。在CACTA1相关转基因拟南芥中,以TET1cd为去甲基化效应元件时,用14-aalinker的编辑效率比22-aalinker高,并且dAsCpf1的作用效果比dLbCpf1好,但在以ROS1cd为去甲基化效应元件时,用22-aalinker编辑效率比14-aalinker高,dLbCpf1的效果反而强于dAsCpf1。在FWA相关转基因拟南芥中,22-aalinker的编辑效率高于14-aalinker,以TET1cd为去甲基化效应元件时,dLbCpf1的编辑效率高于dAsCpf1,而以ROS1cd为去甲基化效应元件的时,dAsCpf1的编辑效率高于dLbCpf1。
  3.转基因拟南芥靶位点DNA甲基化的改变可遗传给后代
  对靶向CACTA1位点的四种编辑载体的转基因的T2与T3植株的DNA甲基化水平进行分析,发现无论转基因植株后代中含还是不含T-DNA,其CACTA1位点的DNA甲基化水平都低于野生型Col-0。表明这种去甲化效应可以通过有性生殖传递到后一代。
  综上所述,本研究开发的基于CRISPR/Cpf1的DNA靶向去甲基化系统可有效的降低靶位点附近的甲基化水平且能遗传给下一代,这不仅拓宽了植物DNA靶向去甲基化系统的应用范围,同时也将为开发优良性状的表观等位基因提供新的工具。
其他文献
藻青素(CGP)是一种非核糖体合成的氨基酸聚合物,存在于大多数蓝藻细菌和一些异养细菌中。它包括一个聚L天冬氨酸(Asp)主链和众多精氨酸(Arg)通过其氨基连接到天冬氨酸的羧基上形成的侧链。藻青素作为氮和碳的储存化合物,在食品、医药、化妆品、营养、农业等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实验室先前将藻青素合成酶基因cphABP-1序列,人工合成并通过SalI和NotI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与质粒pCOLA
学位
玉米(Zea mays)是重要的粮食产物,易受到如高温、高盐、干旱等环境因子的胁迫影响,从而导致其产量和品质下降。植物中的甲基结合蛋白(MBD)是特异性识别甲基化DNA的重要反式作用因子。MBD蛋白通过召募含有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和染色质重塑因子的染色质修饰复合物,使染色质紧密结合,抑制转录,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WRKY家族是植物界十分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高等植物
学位
绢蝶属(Parnassius)蝶类是隶属于鳞翅目、凤蝶科、绢蝶亚科中的一个较为特殊的昆虫类群。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记载绢蝶属物种约50余种,中国约33种,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亚、中国西部和欧亚大陆北部的高海拔偏远山区。近年来,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线粒体基因组开始逐渐成为昆虫系统发育研究中的重要分子标记。然而,目前GenBank数据库中只记载了7种绢蝶的线粒体基因组数据,该属其它物种的
学位
凤丹(Paeonia ostii)是牡丹的一个重要品种,其根皮内含有大量的丹皮酚,广泛应用在医药方面,是我国著名的道地药材。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生物,能够与陆生植物形成共生关系,从而促进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本研究以未接菌、单接种苏格兰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caledonium),单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混合
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是我国特有的淡水鳄,也是世界上最为濒危的淡水鳄类之一。扬子鳄小脑具有维持身体平衡、控制肌肉张力等作用。积极开展有关扬子鳄小脑的研究不仅可以推进扬子鳄的相关科研,为今后实验室创建扬子鳄小脑及全脑的三维结构模型奠定基础,而且对于开发扬子鳄的相关教学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采用解剖学方法获取扬子鳄脑组织,经过石蜡包埋、切片、Nissl染色等实验方法制作扬子鳄脑
学位
安徽羽叶报春是报春花科报春花属的一种安徽省特有的濒危保护植物。论文对安徽羽叶报春复合体来自于山脉生境和丘陵生境的四个居群进行交互移栽实验,对移栽后形态特征变异及存活率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原生环境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试图探讨两种生境的居群(遗传上已有明显分化)是否已产生了各自的生境适应性,以及各自生境土壤微生物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安徽羽叶报春复合体12个形态性状在各居群(包括移栽
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通过识别内源性的危险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DAMPs)和检测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s)启动天然免疫。NOD样受体(NOD-like receptors,NLRs)
学位
本研究通过RACE-PCR技术首次在淡水珍珠育珠蚌(贝)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i)中获得IκBα和c-Rel的cDNA序列,分别命名为HsIκBα和Hsc-Rel。  HsIκBα的cDNA全长为1783bp,其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1083bp,编码360个氨基酸。Hsc-Rel的cDNA为2414bp,ORF为2298bp,编码76
学位
沉水植物作为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在浅水湖泊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水利工程引起的水位抬升、过度的渔业利用等因素的胁迫,湖泊沉水植物群落呈现分布面积减少、生物量降低、群落结构单一的退化趋势。因此,恢复沉水植物成为湖泊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恢复沉水植物的首要前提是明确适宜沉水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对影响三种常见沉水植物(苦草、黑藻和穗状狐尾藻)萌发和生长的
学位
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在全球的日益严重,延长人类平均寿命,预防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是我国乃至世界目前必须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含有许多的活性分子,其中一部分与抗衰老有关,如能延长健康寿命的双胍类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白藜芦醇均来自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寻找新的可以延缓衰老进程以及延长健康寿命的活性分子具有重要的意义。野菊花(Chrysanthemum indicum L.)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