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高寿川贝楷杷膏对流感的防治作用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v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甲型流感是一种高传染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给世界造成极大的经济及医疗负担。尽管现在已有一批对流感行之有效的药物,但对流感的药物耐药性问题日益增多。很多中药、方剂对甲流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本文旨在评价潘高寿川贝枇杷膏对流感病毒的防治作用。
  方法:
  1.鸡胚培养法观察药物对甲流病毒的防治作用:以不同浓度的药物对流感病毒感染鸡胚进行药物干预进行预防及治疗实验,以0.5%鸡血红细胞对鸡胚尿囊液进行血凝实验,判断药物对流感病毒感染鸡胚的药效。
  2.细胞培养法观察药物对甲流病毒的防治作用:以狗肾细胞(MDCK细胞)为实验细胞,MTT法测定药物对MDCK细胞的毒性,血凝法判断药物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
  3.采用流感病毒肺损伤模型观察药物对流感感染小鼠的防治作用:以病毒滴鼻感染小鼠,观察药物对模型小鼠的死亡保护率、肺指数及病理,评价药物对甲型流感病毒的防治作用。
  4.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1isa)测定药物对流感感染小鼠鼠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及干扰素γ(IFN-γ)含量的影响。
  5.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药物对流感感染小鼠鼻咽冲洗液、肺泡灌洗液、肠道冲洗液中分泌性抗体(SIgA)及血清IgG含量的影响。
  结果:
  1.毒性试验中,潘高寿川贝枇杷最大受试验浓度430mg/胚对鸡胚有明显毒性;215mg/胚剂量下鸡胚均为活胚,根据该实验结果确定后续抗流感病毒实验中潘高寿川贝枇杷膏的起始实验剂量为172mg/胚。抑制作用中,潘高寿川贝枇杷膏对流感病毒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高、低剂量对甲型流感病毒有50%、16.7%的抑制作用)与较好的治疗作用(高中低剂量对甲型流感病毒分别有100%、83.33%及33%的抑制作用,且存在量效关系。
  2.利用Reed-Muench法计算所得,川贝枇杷膏在MDCK细胞上对半数毒性浓度为57.68mg.mL-1。根据实验结果,选择80%的TC50作为后续实验浓度,即40mg.mL-1作为后续抗流感病毒体外药效实验浓度。对病毒的抑制实验,预防作用中,川贝枇杷膏在有毒剂量40mg.mL-1,及无毒剂量20mg.mL-1、10mg.mL-1、5mg.mL-1、2.5mg.mL-1、1.25mg.mL-1下仍能抑制病毒对红细胞的凝集作用;在治疗作用中,川贝枇杷膏在有毒剂量40rag.ml-1及无毒剂量20mg.mL-1和10mg.mL-1下能抑制流感病毒对红细胞的凝集作用。
  3.川贝枇杷膏能能抑制因病毒性肺炎引起的肺指数增加,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P<0.01,中剂量P<0.05),且表现出量效关系。川贝枇杷膏对流感感染小鼠能起到一定的死亡保护作用,提高存活率,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P<0.05)。贝枇杷膏能减轻流感感染小鼠肉眼及光镜下的病理评分,改善肺损伤。与病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肉眼观评分P<0.01,镜下评分P<0.05)。光镜下,高剂量组小鼠肺组织肺泡壁完整,肺泡腔炎性渗出细胞少,上皮细胞脱落轻微,肺间隔未见塌陷、增厚,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轻微,血管未见明显充血。细气管腔内未见明显炎细胞渗出,未发病区肺泡未见代偿性肺气肿产生,中低剂量介于病毒对照组及高剂量之间。
  4.与病毒对照组(模型组)相比,给药川贝枇杷膏后能改善流感感染小鼠肺内细胞因子浓度(降低肺内TNF-α,高中剂量P<0.01,低剂量P<0.05;降低IL-1β,高剂量P<0.05;提高IFN-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川贝枇杷膏干预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能提高小鼠分泌抗体的量,升高差异与病毒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尤以高剂量组最为显著。肺泡灌洗液SIgA(高剂量、中剂量P<0.01,低剂量P<0.05),肺泡灌洗液SIgA(高剂量P<0.05),肠道冲洗液SIgA(高剂量P<0.05),血清IgG(P<0.05)。
  结论:
  川贝枇杷膏在鸡胚、细胞水平能抑制病毒增殖,在流感模型小鼠体内能刺激黏膜局部免疫反应分泌抗体,起到抗病毒的作用,同时能调节抑制促炎因子的上调,起到对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减轻炎症对肺组织的病理损害,从而对流感起到防治作用。
其他文献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环境问题之一,其中温室气体浓度不断上升是目前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又是大气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我国是农业大国,各类农业活动每年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同时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发展产生大量种养废弃物,这些问题亟待处理。目前国内外相关生物地球化学模型中,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模型,即“反硝化-分解模型”被广泛用于温室
学位
玉米既是重要的口粮也是优质的饲料,研究不同施氮条件下饲用玉米各部位的产量、养分含量与营养品质及土壤氮素的变化,对玉米秸秆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氮肥高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连续7年定位施氮试验基础上,以粮饲玉米和饲草玉米两季玉米为研究对象,设5个氮用量水平,粮饲玉米分别为0、90、180、270和360kg N/hm2(记为N0、N1、N2、N3、N4),饲草玉米分别为:0、22.5、45、67.
学位
生态用地作为保护和稳定区域生态系统安全,维护地区生态平衡,提供生态产品及发挥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空间,对区域地质灾害防护、水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耕地质量严重退化、城市无序扩张、生态用地过度开发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导致耕地保护、建设用地开发与生态用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大。优化以建设开发和农业生产为约束的生态用地空间格局,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对区域社会经济及生态保护的可持续
学位
生物传感器在医药、生物工程、环境保护、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将纳米材料用于生物传感器的制备中可以较大的提高传感器的响应性能。本论文在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的研究方向,制备了一系列的新型纳米材料作为传感器界面,对制各的纳米材料的表面性质、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以纳米复合界面固载的乙酰胆碱酯酶,甲基对硫磷水解
目的: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一种由亲心性病毒感染所致的以心肌炎症病变为主的疾病.急性心肌炎未经有效治疗可能发展为慢性心肌炎,甚至扩张性心肌病.其病理特点为心脏间质纤维化,即胶原网络增生性重建.但目前尚无抗心肌纤维化的有效药物.该课题就心肌康阻逆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心肌胶原增生及其作用机制进行部分探讨,为临床上应用该中药制剂干预VMC慢性期心肌纤维化提供实验与理论
学位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于缺血或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全脑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认知障碍、痴呆综合征,它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在血管性痴呆中,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占多数,该课题制作VD大鼠模型,以尼莫地平为阳性对照药,观察具有补肾益髓增智、化痰活血通络功效的中药制剂健脑复智口服液对血管性痴
学位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发生在脑血管病基础上的记忆、认知功能缺损为主或伴有语言、视空间技能及情感或人格障碍的获得性智能的持续性损害.它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研究防治血管性痴呆具有重要意义.在血管性痴呆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多数,该课题研究具有补肾益髓增智、化痰活血通络功效的中药健脑复智口服液,以血管性痴呆病人为观察对象,通过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心理量
目的: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肿瘤发病率日趋增高.导师在多年研究《内经》基础上,结合临床,认为肿瘤在发病上应有时间划分,病因庆重视情志致病,治疗重视局部郁、整体寒,用药以火郁发之,阴中求阳为指导思想.该课题在《内经》阳化气,阴成形,阳杀阴藏理论指导下,用荷瘤小鼠作为实验对象,观察具有温散郁、温阳、滋阴药物对H22小鼠瘤重、死亡率、bcl-2、细胞凋亡指数(AI)的影响,从中探讨阳化气,阴成形,阳杀阴藏理
学位
缺血性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中医药在防治缺血性中风方面积累了两千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有效的中医临床论治理论,建立了个体化诊疗特色的辨证论治体系,在缺血性中风等重大疾病的诊治环节中体现出明显的治疗优势。但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流行病学大数据仍然匮乏,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优势,有必要基于真实医疗环境开展中医缺血性中风登记研究。“基于中医药疗效评价的华南
目的:  验证复方青蒿素哌喹片全民服药(MDA)是否能快速降低海岛地区疟疾混合感染。验证复方青蒿素哌喹片全民服药是否能快速降低不同区域不同感染程度的村庄的带虫率。探索边远地区村庄疟疾的发病规律。  方法:  对基里维纳岛开展基线调查,包括当地人口数、性别分布、调查当地医疗卫生中心以及医疗点的数量、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数量,门诊疟疾月报病例数。全民服药前开展社会动员、社区宣传、以及队伍建设,培训发药员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