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与超越:晚清史书翻译与中国史学现代性的发生

来源 :陈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guo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西史东渐是翻译研究和史学研究的交叉领域,晚清史书翻译在传统史学的现代转型中起到关键作用,值得专题研究。本研究认为辩证理性是晚清史书翻译的现代性特征,表现为对传统史学概念、尤其是清以前史学概念的回溯与超越,由此奠定了史学现代性发生的基本模式。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拓展翻译史研究,通过细描西史东渐,运用概念史研究方法论,综合现代性理论视角,以中国史学史、学术史、思想史为背景,考证晚清各个阶段的重要译者和史书译著,对晚清史书翻译中回溯与超越的辩证理性及其对史学核心概念现代性发生的影响展开专题研究,展现翻译的文化解构和建构功能,凸显翻译研究的跨学科意义,在研究对象、方法和结论各方面均有一定的创新。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介绍文献综述、意义、思路、方法与基本内容,重点阐述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主体部分共五章,从史学的基本构成要素,即历史空间、时间、主体概念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二章探讨晚清史书翻译中历史空间概念之认知理性的形成,在回顾与反思“天下”观源头的过程中,形成以中化西的“世界”历史观。主要观点包括:晚清史书翻译通过对“海”和“埠”等空间概念外延的拓展,使“天下”这个侧重地缘意义的文化空间概念逐渐演变为现代权力秩序和地理学视野中的“世界”概念,史书翻译带来的“地理大发现”让兴起于晚明而又被迫中断的域外史学和地学得以复兴,但其间“大同天下”的认知根基未尝中断。第三章和第四章论述晚清史书翻译中历史时间概念之工具理性和本体理性的形成,在发掘古史时间观的基础上,发明新的历史工具认识时间,并使得时间以新的形态存在于历史意识中。主要观点包括:继清初和清中期弱化时间意识的考据史学之后,晚清史书翻译重新将时间作为认识历史的重要工具,重拾清以前“通晓本末”的写史模式,并引入西方史学重“断”的碎片化历史时间,融合传统纪事本末体与西方章节体,生成中国式的卷节体。历史时间本体理性的形成是世俗时间与超时间的辩证融合,古史中的“运会”观包含了译者改写西方进化史观的超时间要素,使得历史时间指向愈演愈新、愈演愈速的近世未来,同时,易学和道学与进化史观合力而成天演史观,巩固历史进化背后的恒常之“理”,为晚清学界提供一种乐观主义的现代时间概念。第五章和第六章聚焦晚清史书翻译中历史主体概念的主体理性和主体间性理性的形成,批判性继承古史中的民学和群学思想,为新史学确立新的主体、并合而“群之”。主要观点包括:借由孟子“民贵君轻”之说,历史主体表现出庸常化的理性转变,由君王这一神性化的主体转移到民众,引发清末的民史论和文明史论;“民”和“群”被赋予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对“民”的想象包括以民为兵、开启民智和强国利民等;荀子学说等先秦思想被用来改造西方社会学概念,为“民”和“群”之间划定了不同的界限标准和意义,“群”的概念经过士大夫译者、传教士译者和清末新型知识分子译者对“制”、“治”、和“社会”等话语的建构,引发了清末民初的民史观和社会史观大讨论。基于主体部分的研究,第七章提出以下结论:晚清史书翻译的辩证理性为史学现代性的萌发和建立提供了第三空间,在接纳西方史学思想的过程中,回溯并修正了传统史学,形成超越古史的现代史学。其中,译者的角色化理性和传统史学文化的独立理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AUV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商业以及科研领域,关于其运动控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研究AUV路径规划及轨迹跟踪控制两个问题。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避障路径规划问题。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躲避水下障碍物;二是优化路径,使其尽可能的短,保证AUV在自身携带有限能源的前提下能够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执行任务,并能安全返航。水下障碍物主要分为两类:静态障碍物和动态障碍物。静态障碍物主要指的
学位
“软物质”是一类处于固体和理想流体之间的物质,软物质体系在自然界、生物体、日常生活和现代工业技术中广泛存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由于软物质的研究课题涉及范围很广以及学科交叉性强,因此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研究对象包括液晶、液滴、泡沫、胶体、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凝胶、颗粒物质、生命物质(比如DNA、RNA、蛋白质和生物膜)和复杂流体等。在许多软物质体系中,系统的结
学位
等离子体金属纳米结构(PMNS)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科学家利用它们在纳米尺度上控制和操纵光,将它们与原子、分子或量子点等发光体相互作用来调控物质的光电性质,设计光子催化剂和光-物质材料等。因此催生了纳米光学、纳米等离子体、(光)电催化、光学谐振腔中的光调控化学反应等方向的发展。但目前这些前沿领域的研究尚由实验主导。想要精准操控光-物质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由此相互作用引起的独特现象,对PMNS-分子系
学位
随着环境中农药和抗生素污染加剧,由此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备受关注,农药和抗生素的分析技术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环境介质中农药和抗生素分析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海水中农药和抗生素残留浓度低,萃取难度大、萃取材料对不同极性药物分析兼容性低;水产品基质复杂,残留分析操作繁琐、净化效率低。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通过磁性功能材料亲水-疏水功能结构设计,研制出稳定、高分散、高吸附容量的功能磁性材料,利用其高效传质效
学位
剪切流是航空航天工程中常见的流场结构。研究表明剪切流会改变气动噪声传播的特性,引起折射、反射和散射等现象,从而对声源测量与识别产生影响。本文以亚声速剪切流为对象,对剪切流中声传播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并重点研究了声波穿过典型剪切流的传播规律。全文工作包括:(1)分析总结剪切流中声波传播的计算方法和影响规律的研究进展,指出存在的问题,为本文研究工作指明方向;(2)针对线化欧拉方程在近场声波模拟中出现的
学位
南通童子戏是古巫傩文化在南通江海大地的珍贵遗存,它承载着南通先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记忆。本论文以南通童子戏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南通童子戏的发展历史、传承流变、戏曲基因、演出仪程、展演空间等方面的内容,重点探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童子戏的起源,找出其关键转折点,并论述转折对其发展带来的正反影响。南通童子戏的巫傩文化基因值得重点解析,童子戏与巫、傩文化的联系是无法割裂的,童子戏在其形成过程
学位
机体在健康状态或疾病状态下,内体微环境中都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机械力。在面对这些机械力作用,巨噬细胞可以通过改变自身性质来调控机体的稳态,然而,这些机械力微环境造成的细胞水平机械性质的改变是如何影响固有免疫应答至今仍没有被揭示。本课题首次在固有免疫系统中揭示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可以重塑巨噬细胞刚度从而在各种生化刺激下促进宿主防御。我们研究发现巨噬细胞在响应各类细菌感染以及各类模式识别受体刺激
学位
<正>手术属于侵入性操作,术后并发症——手术部位感染(SSI)一直是医疗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经历持续的改进,但在医源性感染(HAI)中仍占较高的比例。SSI导致患者住院日延长,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增加患者痛苦,加重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但它是最可预防的医源性感染之一,仅靠医方的努力难以达到理想目标,把患者视为合作者,将其纳入医院SSI防控体系,有着潜在的经济效益和临床意义。本文就SSI防控研究进展、
期刊
随着上海娱乐消费文化的繁荣,“戏园”趋从于上海“商业性”“娱乐性”及“市场性”的介入,“戏园演剧”与“戏园观剧”分别作为伶人谋生行为与市民日常游乐活动,由此“戏园”成为近代上海商业演剧的主要展开场所。本文在梳理近代上海戏园形制与商业措施变迁的前提下,以“戏园”展开的各类演剧活动为考察中心,探讨近代上海商业演剧与演出场所、剧种更迭、演出主体、官方政令、传播媒介、城市景观、曲史进程之间的关系,并延伸讨
学位
一般情况下,当两个Ag+之间的距离短于其范德华半径之和3.44 ?时,两者之间非但没有排斥反而表现出相互吸引的特征,此时认为两个Ag+之间存在Ag+…Ag+相互作用。近二十年来,Ag+-配位聚合物因其独特的光物理性质而备受关注,研究者从理论计算与实验两个层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功能材料的构筑与分子传感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的研究进展。本课题组前期基于Ag+…Ag+相互作用,构筑了系列以硫醇类化合物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