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S2细胞对肠炎沙门氏杆菌侵染的免疫应答机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oo00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天免疫是动物应对微生物侵染的重要防御机制之一。昆虫因没有特异性免疫的存在,先天免疫在昆虫抵御外来微生物等入侵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鸡肠炎血清型沙门氏杆菌(Salmonella enterica)具有较广的宿主谱,除了侵染鸡形目外,还可以在高等哺乳动物中传播。然而,它在易感宿主中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容易造成宿主的病变甚至死亡,不利研究宿主的防御机制。因此需要引入一个中介模型以克服其中的弊端,而果蝇已被证实是研究此类病原的理想模型。本文利用鸡肠炎血清型沙门氏杆菌侵染果蝇S2细胞后,进行转录组测序,发现果蝇先天免疫等信号通过大规模上调;在此基础上,我们深入解析了该病原菌与宿主S2细胞的免疫互作机制,已经取得研究结果如下:1.肠炎沙门氏杆菌侵染果蝇S2细胞3 h和6 h后,q PCR和荧光观察的结果显示:肠炎沙门氏杆菌可以成功地侵染果蝇S2细胞,并在细胞内发生增殖;细胞形态观察结果显示:果蝇S2细胞被肠炎沙门氏杆菌侵染24小时内并未发现明显的病变现象。2.肠炎沙门氏杆菌侵染果蝇S2细胞3 h和6 h后,对果蝇S2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果蝇S2细胞的大部分免疫相关基因发生显著性上调;与此同时,涉及其他功能的基因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并且随着侵染时间的延长,差异基因数目逐渐增多。q PCR验证上调的抗菌肽基因显示变化趋势与转录组数据基本一致。3.在肠炎沙门氏杆菌侵染果蝇S2细胞1 h、2 h、3 h、4 h、5 h和6 h后,进行自噬标记性蛋白Dm Atg8和自噬特异性底物Dm Ref(2)P/Dmp62的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在肠炎沙门氏杆菌侵染后,果蝇S2细胞的Dm Atg8a–PE水平在1 h~5 h内逐渐增加;在6 h后,Dm Atg8a–PE水平与5 h相比虽有回落,但是与0 h比较仍显著增加;Dm Ref(2)P/Dmp62的变化趋势则恰好与Dm Atg8a–PE相反。此外,肠炎沙门氏杆菌侵染果蝇S2细胞3 h后,Lyso Tracker染色显示果蝇S2细胞溶酶体的酸化增强。4.在肠炎沙门氏杆菌侵染果蝇S2细胞3 h后,检测了肽聚糖识别蛋白PGRP-L型家族成员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PGRP-L型家族中的Dm PGRP-LB、Dm PGRP-LC以及Dm PGRP-LD显著上调。三者分别过表达后,只有Dm PGRP-LC、Dm PGRP-LD在抵御肠炎沙门氏杆菌侵染的过程中发挥作用。5.检测Dm PGRP-LC、Dm PGRP-LD与宿主细胞自噬和抗菌肽的关系发现,Dm PGRP-LC和Dm PGRP-LD在果蝇S2细胞抵御肠炎沙门氏杆菌侵染的过程中调控Imd信号通路下游抗菌肽的表达;此外,Dm PGRP-LD还促进了细胞自噬的发生。6.蛋白质谱鉴定了Dm PGRP-LD的结合蛋白,结果显示:Dm PGRP-LD在肠炎沙门氏杆菌与果蝇S2细胞互作的过程中与多条细胞信号通路有潜在结合,主要包括自噬、泛素化、内吞、吞噬等。7.分离和纯化了肠炎沙门氏杆菌的胞外多糖,处理果蝇S2细胞3 h后发现PGRP-L家族成员的变化趋势与肠炎沙门氏杆菌侵染后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进一步利用纯化的主要成分EPS5(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s)处理后,Dm PGRP-LB、LC和LD受到显著诱导。通过分子量测定和单糖组成分析发现EPS5是由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以7:2.7:1的比例复而成。综上所述,致病性肠炎沙门杆菌虽然能够成功地侵染果蝇S2细胞并在细胞内增殖,但是其分泌的胞外多糖在病原与宿主接触前就会被宿主识别,诱导宿主Dm PGRP-LC和Dm PGRP-LD等的表达,进而促进宿主抗菌肽、细胞自噬等免疫通路。通过对这些通路关键节点的解析可以为今后靶向免疫和自噬相关疾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肝脏和脂肪组织作为动物机体中主要的糖脂代谢场所,彼此间的信息传递以及相互调节作用不仅维持了动物机体能量代谢的稳态,而且保障了动物健康的生长发育。目前,关于肝脏对脂肪的远端调节作用主要集中在激素或是肝脏因子的研究上,而外泌体作为组织间信息通讯的高效载体,在肝脏和脂肪串扰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探究肝脏外泌体对脂肪组织糖脂代谢调控对于人类健康和动物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有研究表明miR-130a具有
学位
乳腺是哺乳动物特有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分泌乳汁,不仅能为动物子代生长发育提供充足营养,而且能为人类提供各种奶制品原料。乳腺的良好发育是其发挥泌乳功能的前提,因此,调控动物乳腺发育对动物生产及人类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哺乳动物出生后乳腺发育包括初情期、妊娠期、泌乳期和退化期等不同阶段,初情期乳腺发育主要表现为乳腺导管生长和终末乳芽(TEB)的形成,其发育好坏直接影响着其后乳腺功能的发育。乳腺除了上皮细
学位
凉茶是由凉粉草、鸡蛋花、金银花、菊花、夏枯草、布渣叶和甘草等7种中草药煎制而成,具有清热、降火、解毒的功效,深受我国南方地区群众的喜爱,但近年来凉茶渣固废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本研究以育肥猪和后备奶牛为研究对象,探讨凉茶渣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屠宰性状与肉品质的影响;研究发酵凉茶渣对后备奶牛健康状态、生长性能以及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试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探究凉茶渣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屠宰性状与肉
学位
痛风是我国集约化鹅养殖中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给鹅的养殖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鹅养殖中有迫切解决和改善痛风的需求。本研究以马冈鹅为试验动物,从高钙高蛋白饲粮影响马冈鹅体内尿酸水平入手,构建马冈鹅高尿酸血症模型,并以别嘌呤醇药物作为阳性对照,研究添加鼠李糖乳杆菌(LGG)、低聚木糖(XOS)和低聚果糖(FOS)对鹅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嘌呤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尿酸转运载体相关基因
学位
甜菜碱又名三甲基甘氨酸,为甘氨酸的衍生物,从甜菜中提取糖蜜的副产品。本研究旨在比较甜菜碱和甘氨酸对环江香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及脂质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148头平均体重在10.55±0.15 kg的环江香猪(阉公猪),随机分配到3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0.16%甘氨酸组及0.25%甜菜碱组,每组48头,每组8栏(重复),每栏6头猪,饲养周期为60天,预饲3天。饲养结束后,进行屠宰测定和样品
学位
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是一种新发现的肠道冠状病毒,是一种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α冠状病毒属。该冠状病毒于2017年1月在中国广东首次被发现,并在仔猪中大规模爆发,造成严重的腹泻,脱水,呕吐,刚出生仔猪死亡率高达90%。自2017年华南猪场爆发母猪和仔猪腹泻病以来,SADS-CoV导致接近25000头仔猪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鉴于SADS-Co
学位
桑树作为家蚕的主要饲料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的种植,对蚕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有研究表明桑树在盐碱地、旱地,甚至洪涝地区都有很好的适应性,但是在生态价值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对其抗逆相关基因和分子机制的研究尤其重要。为了适应环境,桑树自身形成了一套抵御机制,此过程涉及胁迫信号传导,第二信使的传递,以及相关蛋白激酶的参与。钙依赖性蛋白激酶(CDPKs)作为植物中的重要钙传感器,广泛参与调控植
学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是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的病原,PED主要引起高度传染性肠道疾病,受感染猪的肠上皮绒毛萎缩、腹泻、脱水和食欲下降,哺乳仔猪有极高死亡率,一直影响并困扰着全世界养猪业的发展,而且造成养猪业的巨大经济损失。冠状病毒的受体相互作用是由形成冠状病毒包膜上特有的大尖
学位
自噬是生物体细胞内发生的一种自我调节机制,细胞通过自噬降解胞内的大分子物质或者损坏的细胞器,使细胞内的物质发生有序的降解、回收再利用。溶酶体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细胞的回收中心,近年来的研究还确立了溶酶体在营养依赖性信号转导中的核心作用。溶酶体功能的发挥主要是依赖其内部环境的酸化以及溶酶体内大量的蛋白水解酶的激活。液泡型H+-腺苷三磷酸酶(V-ATPase)对于溶酶体的酸化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参与自噬过
学位
细胞自噬(Autophagy)能够捕获并降解细菌、病毒等多种病原体,被认为是先天免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很多病毒在长期进化中,演变出多种机制来逃避宿主的免疫或者利用细胞自噬进行自我复制。我们研究发现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感染鳞翅目昆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