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下物流系统的疏港通道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_l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外高桥港大量的集疏运货运车辆使得附近快速路网严重拥堵,直接影响着上海北部的交通、环境及生活。为解决这一港城矛盾,有学者提出了兴建外高桥至嘉定的地下物流系统的工程设想。港区疏港通道及其相关的货运交通对城市的影响,是地下物流通道前期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地下物流能在解决港城矛盾问题中发挥多大的作用,也是建设地下物流系统必要性研究中的核心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数据分析和交通模型构建,研究上海外高桥港区疏港通道的货运交通特征;并通过在模型中引入地下集装箱物流通道,来探究地下物流系统对疏港通道货运交通的影响,以评估地下物流建设的预期效益。
  首先,本研究结合数据对外高桥港区相关疏港通道进行了交通特征的分析。在数据预处理和适当集计的基础上,分别对交通量、货运交通比例、方向分布和变化系数进行定量研究,分别从收费站卡口和路段断面对疏港通道的货运交通特征进行描述。同时,根据数据本身的属性和完整程度,在交通模型的各环节中选择合适的数据源。
  其次,本研究设计并实施了对外高桥港区周边疏港通道的实地交通调查。调查中获取了研究路段现状交通运行数据,进一步对港区货运特征进行描述,有效补充了既有数据在港区核心区域周边的不足。
  再次,本研究利用高速路收费站等数据,建立了城市货运交通系统流量的分布模型。通过运输成本分析,统一运输时间和道路收费等成本,建立运输广义成本作为交通阻抗;依次通过交通分布、OD反推和交通分配建立上海市高速公路网交通模型,得到现状货运交通在路网上的分布情况。同时在现状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地下集装箱物流线路,分析地下物流情景下的交通重分配结果。
  最后,依托模型结果对地下物流的综合效益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路网货运交通量的变化,地下物流系统能分担港区30%左右的集装箱交通量,港区附近的疏港通道集卡数量下降了约20%左右;建立机动车排放模型,结合浮动车路段车速分析,由此测算地下物流带来的各类污染气体减排可达5%左右;定性分析港区周围约4.9km2堆场的土地再利用情况,并分析现状条件下受港区和疏港通道影响的土地价值。
  本文按照“数据分析——实地调查——特征提取——模型构建——结果分析”的思路展开,针对网络型疏港通道的货运交通分布和变化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为分析特定地下物流系统对交通和环境的影响提供了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希望藉此能够在交通、经济和社会方面为地下物流系统的效益分析提供一定的依据,并为解决疏港通道与城市的矛盾提供切实的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共享汽车作为一种新的出行模式正逐渐兴起。众多共享汽车企业迅速开拓市场,大量投放车辆,布设网点。然而,规模的扩大与租借模式的自由并未带来车辆的高周转率,相反,自由的租借模式下车辆的时空分布将随着用户的活动趋于不均衡,唯有通过人为调度干预方可恢复系统供需平衡。事实上,许多共享汽车企业当前皆面临着低周转率、难以盈利的运营困境。提高车辆周转率是在已有资源条件下最大化企业盈利,实现真正盘活闲置资源的
机场复合道面是在机场旧水泥混凝土道面上加铺沥青层形成的复合结构。在旧水泥混凝土道面大中修和改扩建工程中,沥青加铺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复合道面逐渐成为民用机场的主要道面结构。在运营期内,复合道面需要养护维修维持服役性能,而预防性养护是道面养护维修的重要手段,因此复合道面预防性养护辅助决策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复合道面预防性养护分为即时预防性养护和长期预防性养护。既有研究提出的养护决策指标体系多立足于道
随着全球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激增,公众健康、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问题接踵而至,发人深思,稳静宜居的生活环境、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成为了城市发展的新目标。无车城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应运而生,在多个城市有了或多或少的尝试,亟需科学的理论指导。现阶段国内外关于无车城的研究十分匮乏,缺乏系统研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更难以为无车城的不断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系统完备地对无车城交通系统进行研究势在必行。本研究揭
学位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和快递业蓬勃发展,使人们生活更加便利。与此同时,人们对快递配送的服务要求更加专业,快递配送行业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已成为各快递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配送路径优化是落实这些手段的重要途径,随着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快递行业如何利用这些技术动态、实时地优化配送路径,实现降本增效,日益成为业界关注的问题。本
学位
通过我国科研工作者对磁浮交通技术的长期自主攻关研究,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各项核心技术的开发已经沉淀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对于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线路选线设计标准还未形成一套普适的理论。  相比于传统轮轨列车,高速磁浮列车运行速度大大提高,对线路线形标准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传统线路选线设计主要采用准静态法,将列车看成一个质点或刚体,对列车各部件结构和连接关系及车线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考虑较少,无法真实反应线路设计
变形超限是软土地区盾构隧道服役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结构病害之一。严重时导致结构承载能力显著下降,常规的养护维修方法无法保障其设计承载要求,一般需采取特殊的加固措施来提升结构的安全性及承载性能。目前国内外主流的做法是对结构的截面进行补强,通过将内钢圈、复合腔体、芳纶布、碳纤维板等加固构件粘结在原始管片内表面的方法进行加固。实际工程中,对盾构隧道结构进行加固修复时,一般通过类比法或借助工程经验拟定具体加固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和区域开发的日益深入,高速公路的建设范围逐渐向地形地质复杂、路网密集、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地区延伸。新建高速公路走廊带受到的约束条件更多,走廊带的可选范围明显减小,线形设计的难度增大。为在保护环境、减小破坏的基础上布设连续、协调、安全的路线,灵活性设计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缺少可供参考的灵活性设计指标选用标准,设计时随意性较强。不得已采用极限值或超标值时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而
学位
分时租赁车辆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成熟和共享经济兴起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型汽车租赁方式,是有助于解决城市日益增长的交通问题的创新方法,也是不购买和拥有商品所有权,而更愿意支付费用、暂时获得商品使用权的共享经济消费趋势。但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所有用户共同使用的共享商品分时租赁车辆比私人汽车更易遭受疏忽的对待;随着分时租赁市场的扩大,一定比例的不良用户也会进入分时租赁车辆系统,给分时租赁车辆平台和所有
近年兴起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在国内一线城市得到了广泛使用,它在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和短距离便利出行方面有很多优势。然而,无桩租赁自行车在停放中的一些问题,如租赁自行车与停车位的供需动态平衡、租赁自行车的违规停放、受损车辆比例高导致的无效占用等也日益被重视。因此,有必要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停车规划和管理对策进行研究。  论文主要基于上海市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数据进行研究。首先,本文汇总了自行车在停车点
地下停车场是国内商业广场使用最为广泛且接受程度最高的停车场形式。目前大部分地下停车场采用传统停车模式,寻泊效率低下,驾驶员停车体验差。利用智能手机导航的智能停车模式能够引导驾驶员准确找到指定车位,但停车场车位数量无法增加。而采用停车机器人的无人停车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车位数量、提升停车便利性,但依然存在规模、成本及停车场设计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把智能停车模式和无人停车模式相结合,提出了地下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