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保护中华民族文化和教育之精华免遭灭顶之灾,华北和东南沿海的大批高等学府和一些科研院所纷纷西迁.一时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文教大迁徙运动.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大迁徙中,有70多所高等院校迁到西南大后方,其中包括有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内的13所高校迁往云南,并大多集中在昆明.加上抗战前夕由省立改为国立的云南大学,于是,抗战大后方的昆明成了当时中国的文化和教育中心之一.我国最负盛名的清华、北大、南开三校联合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在昆时间最长,达八年之久,三校联合办学最成功,因此,它是迁滇高校中对云南乃至对整个西南地区影响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一所最著名的高校.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对云南和大凉山的实地调查研究.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一批学贯中西、博通古今的著名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在调查经费短缺、资料匮乏和物质生活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开展了对云南和大凉山民族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民风民俗、社会结构、农村经济、人口、地理等多方面的实地调查研究.这些调查研究人员不辞辛劳地在山高林密、人烟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走访和开展实地调查.他们风餐露宿,沐风栉雨,跋山涉水,实地调查工作开展得十分艰苦,饥饿劳累自不待言,还经常要提防各种热带病的侵袭.就是在这样极端艰苦的客观条件下,这批专家学者们坚持不懈,取得了丰硕的调查研究成果,为人们认识和研究云南和大凉山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和文化风貌展现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从而为民族学中国化和社会学中国化作出了辉煌的成就和极为重要的贡献.抗战时期的云南是民族学中国化和社会学中国化的重要试验基地.笔者的毕业论文将展现中国民族学和中国社会学在抗战大后方云南的发展历程与辉煌成就.这些成就不仅向人们描绘抗战时期中国云南边疆地区的社会风貌,而且笔者认为这批专家学者通过实地调查得山的许多精辟的观点和深邃的思想,即使在今天,对于如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如何搞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启迪意义与现实指导意义.当代名流、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颇有感情地说过:"云南,是中国社会学的摇篮!"(见费孝通的《云南三村》)抗战时期的云南大后方是民族学中国化和社会学中国化的重要试验基地.本文的目的是不仅要概述评论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的民族学家和社会学家的艰苦工作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周详的调查计划和得出的精辟结论,还要探讨他们在这段时期把外来的民族学、社会学初步中国化的重要尝试和实践,即探讨抗战时期在云南边疆地区民族学中国化和社会学中国化的重要理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