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市T区乡镇政府信息公开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ue3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及时准确的政府信息公开能够让群众获得最真实的信息,遏制网络谣言的蔓延,有效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群众对政府的信心。乡镇政府的信息公开是组成政府信息公开金字塔的底座,是信息公开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部分。然而乡镇政府由于信息化技术水平低、人才紧缺、公开意识淡薄等问题,导致政府信息公开流于形式。所以在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中,现阶段的信息公开现状并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诉求。本文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基于知情权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半结构访谈法,以N市T区10个乡镇为研究范围,通过对各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的运行主体、制度建设、公开内容和渠道建设的现状调查,探讨N市T区乡镇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和原因。研究表明,N市T区乡镇政府的信息公开执行体系日益完善、公开程度不断加深、部门联动优势明显、政民互动有所进步,但由于信息公开能力不足、信息公开环境条件滞后、信息公开监督考核机制缺失这三个原因,各乡镇存在信息公开难以满足社会公众需求、公开效果不强、信息公开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规范性这些问题。笔者建议从增强信息公开能力、改善信息公开环境条件、完善信息公开监督考核机制这三个方面发力,找到乡镇政府信息公开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提升N市T区乡镇政府的信息公开工作的水平,继而提升本地政府形象,鼓励本地行政参与,实现本地信息共享,维护本地社会稳定,也为周边乡镇信息公开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在日常经济生活中,虚假广告宣传、出售假货、“旧车新卖”等经营者欺诈行为屡见不鲜,备受老百姓关注,容易形成舆论热点,与诚信社会的建设目标背道而驰。因而对经营者欺诈行为的司法认定研究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是一个社会关注度高的法律问题,也是法治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以司法裁判实践反馈法学理论研究为切入点,厘清经营者欺诈行为问题有着现实必要性;同时经营者欺诈行为司法认定的常用法律依据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
学位
通过诉讼的方式实现人格权请求权,存在时间长、成本高、损害进一步扩大的风险。在网络信息化以及民众对人格权保护有更高要求的时代背景下,需要一种更加高效便捷的制度来保护民事主体的人格权。《民法典》第997条为人格权提供了一种更便捷、更高效的保护措施。人格权禁令具有及时救济与预防损害发生的双重功能,有利于实现公平与效益的双重价值,是立法层面对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回应。但是该禁令制度目前还
学位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情感传播成为重要的传播样态。近年来主流媒体在媒体转型过程中开始对此次传播理念进行探索,开始对情感传播的模式进行研究。在“云南亚洲象群北迁”事件中,@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报道对公众成功实现了情感传播,产生了不错的传播效果。本文以@人民日报对“云南亚洲象群北迁”事件的微博报道为例,以传播学、社会心理学为视角,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相关微博报道内容和相对应微博评论进行分析讨论。
学位
增值税作为一种流转税,是在货物、服务、劳务流通环节中普遍征收的税。2016年营改增后,增值税在各类税收中的占比逐年提高,目前已超过企业所得税,正式成为我国的第一大税种。在“以票控税”的增值税征管模式下,增值税专用发票兼具了记载交易事项与抵扣税款的功能,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于是在现实的经营活动中,便不断出现各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牟利的行为。当前部分不法分子通过变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方式大肆地骗取增
学位
“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是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的生动实践,是创新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有力抓手,是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社会育人的有效途径。文章以研究“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对促进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为目的,探索加强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途径,力求不断提升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使青年学生深切感受到党和祖国大家
期刊
商标反向混淆理论起源于美国司法实践,在反向混淆案件中,商标在后使用人通过广泛使用在先商标,使消费者误认为在先商标使用人的商品来源于在后商标使用人或与其存在特定的关联。作为与商标正向混淆相对而言的概念,反向混淆在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中并未明确予以规定。商标反向混淆与正向混淆在特征、混淆目的、损害后果等方面均与正向混淆有较大的区别,随着司法实践中愈来愈多反向混淆案件的出现,立法层面应当对现实问题适时积极回
学位
PPP已成为我国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实践的最前沿模式,相关立法也在稳步推进中。积极回应PPP不断发展的态势,深入研究PPP法律监管体系,创设合理的PPP监管规则及法律适用体系日益成为实务界和理论界的强烈需求,完善的监管规则及适用体系也有利于行政以及司法机构高效裁决,及时化解社会经济矛盾,最大限度地实现政府、社会资本方以及社会公众的多方共赢。文章的绪论章节,重点是对研究问题的剖析,并对文献进行
学位
2011年以来,中国的雾霾问题不断加剧,影响着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这一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开展了相关新闻生产工作。基于此,本研究将《人民日报》2011-2021年雾霾议题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在传播学研究的基础上,汲取环境社会学的理论资源,基于框架理论和环境话语,开展内容建构、话语实践和社会根源三个层面的历时分析。结果发现:在媒介内容层面,《人民日报》的雾霾议
学位
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给环境资源司法实践带来的压力与日俱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对环境资源司法保障的需求标准也在不断提高。由此更加深入开展的环境资源审判机制改革,其初衷即是努力解决环境资源司法实践过程中暴露的系统性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环境资源审判机制运行的质效。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是江苏环境资源审判“9+1”机制的改革尝试。根据机制运行的情况来看,“9+1”机制在贯
学位
为了保障民众生命健康安全,实现群体免疫,我国于2021年3月以来开始有序开展新冠疫苗全面接种工作。基于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和当前我国的科学传播生态,短视频成为此次推广新冠疫苗接种最突出的传播方式,短时间内新冠疫苗接种类短视频的发布量骤增,而短视频跟帖中众声喧哗,对于接种新冠疫苗,公民态度不一。社会情感扎根网络世界激发出新的生命力和丰富的表现形态,在当下众多社会领域里,短视频评论空间中的情感走向已经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