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贝的年轻人》的创伤研究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i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兰贝的年轻人》是爱尔兰青年作家科林·巴雷特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主要描写虚拟的格兰贝小镇在爱尔兰经济危机之后的生存现状。该作品自出版以来在英语文坛一鸣惊人,一年内斩获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爱尔兰文学鲁尼奖和英国《卫报》首作奖等多种国际奖项。目前国内外针对《格兰贝的年轻人》的研究成果较少,且鲜有从“创伤”视角解读这部作品。
  本文借助朱迪斯·赫尔曼的创伤理论,从创伤症状、创伤原因以及创伤恢复三个角度分析《格兰贝的年轻人》作品中受创伤的爱尔兰乡村青年,进而探究他们在经济危机对爱尔兰经济的巨大打击下陷入的生存困境。本研究梳理从经济奇迹到经济危机巨大转变的“后遗症”,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首先,爱尔兰经济危机和冷漠的社区环境是导致爱尔兰乡村青年受到严重的创伤的原因。其次,创伤恢复的有效途径包括家庭的关爱,创伤患者对创伤记忆的回忆与讲述以及与社会建立并保持联系。本研究在创伤理论的指导下发掘《格兰贝的年轻人》的深层含义,不但体现出经济危机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同时唤醒人们对创伤群体的关注意识,也为在社会层面解决创伤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总体来看,当代文学期刊史上共有三次影响较大的创刊热潮,这三次期刊创刊潮流基本上奠定了当代文学期刊发展的总体格局。其中第三次创刊(复刊)潮从八十年代初期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中期,一方面经历了“文革”的文化沙漠,人们对待精神世界的充实有着极强的渴望;另一方面,文学与政治进入了一个新的蜜月期,文艺的繁荣也促进了政治的“拨乱反正”。值得关注的是此时出现的许多大型文学期刊如《钟山》《十月》《收获》《当代》等,
学位
以林白笔下的“文学女青年”形象切入林白女性主义创作的研究,是林白研究中最具阐释空间的角度之一。在对林白小说女性人物形象的研究中,往往是将其看作是静止的、脱离了具体历史语境而存在的自足个体,并将其概念化男权社会的叛逆者,使得林白的女性主义创作在文学史中的地位过于单一、扁平。因此,本论文将“文学女青年”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还原其身上蕴含着的历史感与时代性,考察“文学女青年”在社会化的过程的角色冲突与
学位
1970年代末,由北岛、芒克等人创办的《今天》以民间刊物的身份亮相,展现出与主流文学不同的特征,它的“异质性”给新时期文学带去新的创作指向,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话题。在“文革”后出现的《今天》,由于受到时代的巨大影响,对抗从创刊开始就与之相伴而生。他们力求从语言革命完成政治对抗,对审美平庸和体制话语进行有力的反拨,站在与主流相对立的民间边缘立场,形成具备独立品格的知识分子群体。《今天》的“异质”
学位
“新穷人”是齐格蒙特·鲍曼在《工作、消费、新穷人》中提出的概念。这一概念改变了以收入水平来划分底层群体的传统标准,代之以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来考察和衡量。鲍曼用这个概念来提醒人们注意消费社会物质充盈外表下隐藏的压抑和不平等。  九十年代以来,消费主义在中国的蔓延,“新穷人”已然成为东部大城市中无法回避的底层新人,差不多同时,中国当代文学明确提出底层文学的概念。然而,应该意识到,对农民和工人等底层群体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杰克·凯鲁亚克是美国“垮掉的一代”中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作品中,《在路上》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而另一部作品《达摩流浪者》却并未得到过多的关注,然而在这部小说里,却存有不可忽视的价值。这本小说不仅记录了东方佛禅文化被解读和践行的过程,也见证了垮掉的一代如何在特定的文化历史背景下追寻和实现自己垮掉派禅徒的身份。目前对于这本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佛禅文化解读,佛禅文化误读,亦或忏悔,反叛和青春等主题,但是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