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血缘脐血移植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移植后早期血流感染的回顾性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yjmhcaihiong_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血流感染(BSI)是导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移植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BSI的发生率、致病微生物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因不同移植物来源、移植方案、移植时期、移植中心等不同而有所差异。近几十年来,allo-HSCT发展迅速,特别是非血缘供体、单倍型供体和非血缘脐血等替代供体移植的开展,彻底改变了allo-HSCT供体缺乏的局面。目前,几乎所有需要allo-HSCT的患者均可找到相应的供体,但移植后感染是allo-HSCT特别是替代供体移植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对于无HLA相合亲缘供体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非血缘脐血是其有价值的替代供体之一,而国内外有关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后严重感染(如BSI)的发生却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利用本中心脐血移植病源丰富、临床资料全面等优势,分析单中心接受单份清髓性UCB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移植后早期BSI的发生率、高危因素、临床特征、致病微生物类型及其耐药性等,并阐明UCBT后早期BSI对病人临床结果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分析,共纳入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接受清髓性UCB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336名。依据患者是否发生移植后早期BSI将其初步分为两组,统计BSI的发生率、具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分别比较两组患者间的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数据和临床结果,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B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后根据是否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将BSI细分为三组,记录其生存数据,并使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间的总体生存率,使用含竞争风险的生存分析比较其无病生存率。结果:在336名接受UCB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中,92名患者(27.4%)发生早期BSI,其中有5人发生两次BSI,4人发生多重BSI(同一标本中培养出两种致病菌),初次BSI发生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4.5天,并且G+菌BSI发生的中位时间为+6天(范围,-3至+36天)明显晚于G-菌BSI发生的中位时间+4天(范围,0至+30天,p=0.039)。共分离出101株致病菌,其中G-菌60株(59.4%),G+菌40株(39.6%),真菌1株(白色假丝酵母菌)。G-菌中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菌(39株)、肺炎克雷伯菌(9株)和铜绿假单胞菌(6株);G+菌中常见的为草绿色链球菌(10株)、表皮葡萄球菌(9株)、屎肠球菌(7株)和缓症链球菌(7株)。此外,发现的37株多重耐药菌均为G-菌(5株为肺炎克雷伯菌,32株为大肠埃希菌)。多因素分析发现,髓系疾病、包含全身照射(TBI)的预处理方案和延长的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被确定为UCBT患者发生移植后早期BSI的独立风险因素。发生BSI组和未发生BSI组3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59.9%(95%CI,0.489-0.692)和69.2%(95%CI,0.622-0.752),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74);而发生多重耐药菌BSI组的3年总生存率为51.1%(95%CI,0.341-0.658),明显低于未发生BSI组的69.2%(95%CI,0.622-0.752,p=0.013)。三组患者接受UCBT后100天内的生存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1)恶性血液病患者接受UCBT后早期BSI的发生率较高;(2)在接受UCB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中,髓系疾病、含TBI的预处理方案和移植后长时间的粒缺期是其发生移植后早期BSI的独立风险因素;(3)在接受UCB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发生早期多重耐药菌BSI者的长期预后相对较差。
其他文献
目的:借助《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探讨黄连在消渴及其相关病症治疗中的应用规律,为现代应用黄连治疗该病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运用《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全面检索黄连
目的研究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elapsed/refractory Philadelphia chro
目的:探索发生肝外转移与未发生肝外转移的泡型包虫病的肝内病灶的一般情况和CT影像形态学的差异性,分析泡型包虫病发生肝外转移的肝内病灶的CT影像学特征。资料和方法:收集2
近年来,因密集部署无线接入设备造成的能耗和干扰问题越来越严重。多数研究单方面地考虑系统节能或干扰抑制,很少将两者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考虑到优化目标中,导致系统节能和性
目的探讨抗骨质疏松联合用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骨质疏松老年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骨质疏松门诊2012年12月至2019年6月期间诊治的骨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日两国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其中文化交流作为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推进中日共同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日本青年作家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得
传染病的动力学主要用于在理论上的传染病的传播和发展的研究,以此来寻找导致传染病流行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近年来,在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对传染病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目前频谱资源日趋紧张化,频谱使用率低,为了改善这类状况,研究者们提出了认知无线电技术。该技术是对频谱资源进行二次利用,通过共享频谱来增加认知用户对频谱的使用机会,进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银屑病中,FGF-7通过诱导角质形成细胞中IL-1β的表达,促进银屑病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1)免疫组化IHC检测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皮肤中FGF-7,p-FGFR2的差异;
MIMO技术虽然有着高频谱效率和高可靠性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信道间干扰(ICI)、多天线同步(IAS)难、接收机检测复杂度高和多射频(RF)链路带来高成本开销等问题。空间调制(SM)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