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盘式制动器设计及散热性能分析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623159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螺杆钻具试验台是一种用于检测螺杆钻具实际工作特性的试验系统,承担着对螺杆钻具工作可靠性及使用寿命进行评估的重要任务。随着螺杆钻具输出扭矩、输出功率需求的逐渐增大,对其性能检测系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回转扭矩加载装置作为螺杆钻具性能检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输出特性及工作稳定性直接决定了螺杆钻具性能检测的可行性及准确性;目前,常用的扭矩加载装置在钻具检测过程中,常因部件温升过高而导致扭矩加载失准甚至装置损坏,难以保证钻具性能检测的准确性。本文基于螺杆钻具工作特性及其性能检测的扭矩加载需求,设计一种水冷盘式制动器作为回转加载装置为螺杆钻具提供负载扭矩;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制动器散热性能进行分析,并基于强化传热一般措施对其散热性能进行改善与优化。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螺杆钻具工作特点及其性能检测需求,对水冷盘式制动器结构方案进行设计与分析;以20 k N·m作为扭矩加载需求,对水冷盘式制动器关键部件进行设计计算,并对其整体结构进行建模;最后对制动器输入输出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水冷盘式制动器拥有较优的控制特性。(2)基于水冷盘式制动器传热原理,对其物理模型进行了简化,基于CFD方法建立了制动器的流固耦合传热模型;对制动盘热载荷、热流分配系数以及冷却液入口流量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到仿真边界参数;使用Fluent软件对制动器流固耦合传热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对冷却液流动特性与制动盘散热特性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原始散热结构下,冷却液在冷却通道内的流动分布十分不均匀,制动盘温度较高且存在较大温度梯度,水冷散热效果不佳。(3)基于原始散热结构的仿真结果,结合强化传热原理提出了通过添加档板结构、扰流柱结构与调整进出口管道过渡结构的措施,对制动器散热结构进行了改进,仿真结果表明:在改进后的散热结构下,冷却液流动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制动盘温度得到有效控制,制动器散热性能有显著提升。随后引入强化传热综合评价因子作为制动器综合散热性能评价指标,在改进后散热结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扰流柱形状对制动器综合散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三角形扰流柱散热结构下,制动盘综合散热性能较优,相较于圆形、椭圆形与水滴形扰流柱结构分别高出3.4%、2.4%和4.4%。(4)在正三角形扰流柱散热结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扰流柱散热结构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随后以优化后的散热结构为基础,分析了冷却液流量及冷却介质对制动器散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三角形扰流柱散热结构基础上,扰流柱径向排列间隙比例对制动器综合散热性能的影响不显著,其它参数对强化传热综合因子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扰流柱顶部与制动盘间距、扰流柱边长、扰流柱径向分布数量、水槽深度、扰流柱周向分布数量;最优结构参数组合为:水槽深度13mm,正三角形扰流柱边长10mm,扰流柱顶部与制动盘间距1mm,扰流柱周向交叉分布66个,径向等距分布4个,优化后散热结构下的综合散热性能较优化前提高了21.4%,较原始散热结构提高了27.6%;在优化后的散热结构基础上,冷却液入口流量为0.6 L/s时,制动器综合散热性能较优;常温状态下,相较于50%乙二醇溶液,纯水作为冷却介质可以为制动器提供较优的散热性能。
其他文献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盾构刀具常发生严重磨损的情况,需要及时更换,但频繁的开舱检修和停机换刀不仅对操作人员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同时还对施工进度和成本造成影响,因此探究刀具的磨损规律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研究意义。在查阅大量研究盾构刀具磨损问题的文献后,本文以滚刀为研究对象,搭建盾构模型试验台进行试验,研究掘进参数对滚刀磨损量的影响,建立滚刀磨损预测模型,并优化试验掘进参数以减少滚刀磨损和提高掘进效率,主要
交错并联三态Boost变换器(Interleaved Tri-state Boost Converter,ITBC)被广泛应用于低压大电流输入、高电压输出,且要求低输入电流纹波和快速动态响应的新能源发电系统等场合,其综合了交错并联形式和伪连续导电模式(Pseudo 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PCCM)的优点,不仅减小了输入电流纹波,有利于延长光伏电池、燃料电池等的寿命,
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引发了人工智能的浪潮。许多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高科技公司纷纷把目光聚焦到了无人驾驶汽车上。作为关键技术之一的驾驶环境感知任务,车道线和道路目标的检测在其中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车道线检测是实现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如:车道保持辅助,车道偏离预警,车道居中辅助等功能的先决条件,也是实现完全无人驾驶路径规划与决策、车辆运动控制的必要前提。无人驾驶汽车如何实时准确的识别道路中
风洞试验是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和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制的关键技术手段。与其他风洞相比,脉冲燃烧风洞具有能量利用率高,能同时保证高超声速推进试验高焓、高动压和发动机工作时间的优点,是我国开展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关键地面实验设备。由于,脉冲燃烧风洞启动过程中的高速来流会对实验模型产生巨大的瞬态冲击,加之风洞有效实验时间短暂,仅有300ms,在这样短暂的一段时间内,测量一个飞行器模型所受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不断提升,各种军工产品、大飞机、精密仪器的研发制造也如火如荼的展开,对于高强度不锈钢的应用需求也随之大幅度的提高。作为目前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高强度不锈钢,15-5PH不锈钢凭借着其优异的硬度、强韧性和耐蚀性,被广泛的应用于飞机部件、阀门部件、齿轮、传动轴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在装置运行过程中,这些“近似紧固”配合的零部件间会产生微动磨损,造成
路面低温开裂的产生是由于沥青路面在服役过程中长期处于较低温度下,沥青的抗裂性能损失较为严重,当外界温度产生变化时,沥青胶结料并不能表现出良好的粘弹性性能导致沥青路面出现收缩裂缝。沥青路面的低温抗裂性能主要取决于沥青胶结料的低温拉伸变形性能,但传统的BBR试验对沥青胶结料低温性能的评价过于笼统,1h的低温恒温养护时间并不足以充分考察物理硬化对于其抗裂性能的影响,得到的实验结果会严重高估沥青材料的低温
随着重载铁路运输的发展及复杂服役环境的影响,轮轨损伤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与维修养护成本。激光熔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表面处理技术,可对局部损伤钢轨进行修复与再制造,以达到修复轮轨损伤、降低磨损与损伤,延长轮轨服役寿命等目的。因此,开展钢轨试样激光局部修复涂层微观组织与损伤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利用TR-3000多模横流CO2激光器对模拟损伤后的钢轨试样表面进行激光局部修复
目前制备银纳米粒子/聚合物纳米纤维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纳米纤维进行表面后处理,让纳米粒子吸附在纤维表面,另一种是把银纳米粒子或前驱体银盐与聚合物基体混合后进行纺丝。纤维上纳米粒子的尺寸、形状、组成、结构和排列决定了复合材料的内在特性,但以上方法制备得到的纳米复合纤维使粒子在纤维中的均匀分布很难实现其功能化,而目前对于在纳米纤维上原位生长具有特定排列结构的纳米银的研究还很少,大多都是通过物理模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并且还在迅速发展,建设体量日益庞大,相关技术渐趋成熟。针对国内地铁线路实际盈利率低和系统能耗较高的问题,地铁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利用已经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利用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电阻式、逆变回馈式和储能式三种,储能装置将列车制动过程的电能储存于储能介质中,并在列车牵引时释放储存的能量,对中压电网影响较小,同时储能装置响应时间较快,可以降低牵
单晶硅因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被广泛用作微机电系统(MEMS)、集成电路(IC)和光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功能材料。本文借助原子力显微镜(AFM)首先研究了不同温度对疏水单晶硅表面微观摩擦化学材料去除的影响规律,发现温度升高会同时改变界面吸附水膜体积和摩擦化学反应速率,进而影响微观磨损。在此基础上,通过控制环境相对湿度解析了温度单一因素对疏水硅表面摩擦化学材料去除的影响机理,证实了单晶硅摩擦化学磨损随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