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团簇在金表面上结构、磁性和扩散的理论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j1988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经典分子动力学、蒙特卡落方法和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Ni团簇在Au(110)-(1×2)表面扩散机制、Au/Ni(110)表面合金及其退合金化和一维Ni原子链在Au(110)-(1×2)表面的磁性.本论文一共有六章.第一章为导论解释论文背景及本领域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了本论文所涉及到的主要计算和模拟方法.包括分子动力学,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方法,蒙特卡洛方法和推广模拟退火方法及其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知识及应用.第三章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Ni小团簇在Au(110)-(1×2)表面的扩散.发现小团簇在表面的扩散沿着[110]方向,沿着[110]方向的扩散系数随尺度增加呈现震荡行为.扩散系数出现极大值可以用滚动机制来解释.同时还发现了小团簇在表面扩散的各向异性和其它有趣的扩散机制.沿着方向[001]的扩散系数远小于[110]方向的扩散系数.第四章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表面上单原子链的结构动力学与稳定性.选择(1)Ni/Au(110)-(1×2)和(2)Au/Au(110)-(1×2)作为研究对象.对于第一个系统由于存在晶格失配,模拟结果表明一维原子链上存在周期性排列的位错,随着温度的升高,原子链的失稳总是从位错周围开始,并且原子链断开的温度随原子链长度的增加表现出周期性震荡的行为,震荡的周期与位错的结构周期相同.对于第二个系统由于不存在晶格失配,原子链的失稳总是从两端开始的.第五章用蒙特卡落方法研究了Au/Ni(110)表面合金化与退合金化,我们的模拟证实了实验上观察导的退合金化现象.发生退合金化的临界覆盖度为0.4ML与实验一致.第六章应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投影缀加波(PAW)方法我们计算了3d过渡族金属原子在Au(110)-(1×2)和Au(111)表面的磁性.我们发现3d族中间元素在表面上有比较大的自旋磁矩,该族左端元素V在表面上有比较大的轨道矩.我们又计算了Ni原子链在Au(110)-(1×2)表面的磁性.计算表明Ni原子链沿着垂直于表面的方向最容易磁化,并且具有铁磁序.在经过原子链并垂直于表面的平面内磁化其各向异性能很小.在垂直于原子链的平面内,其各向异性能相对较大.表面效应会改变原子链易磁化方向.我们用类似于郎道抗磁性机制解释了表面上的原子链趋向小的轨道矩.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纳米时代,各种新兴低维纳米材料层出不穷。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在最近十几年来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与发展,它们具有很多优异的光、电、磁等特性,有望在下一代的电子器件、光电器件中大放异彩,但同时纳米尺度材料性质的表征也给仪器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尖增强拉曼光谱(TERS)把扫描探针技术(SPM)和增强拉曼谱学结合起来,既具有SPM的空间分辨本领,又具有有拉曼光谱的指纹识别能力
通往纳米科技革命的道路上离不开具有巨大比表面积的纳米材料,如具有形状各向异性和丰富成分配比的磁性纳米晶体材料。这些磁性纳米材料有望在高密度磁存储介质、交换耦合的磁
在腔光力领域近几年有很大发展。腔光力系统结构从纳米、微米尺度到宏观结构。典型的腔光力系统是一个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将其中一个固定镜替换为振动镜。振动镜与腔场由光辐
本文利用激光感生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碱金属钠、铷和铯的部分碰撞能量转移过程,给出了相应的转移速率系数和碰撞截面值:(1)在360℃,根据辐射衰变率和荧光强度得到Na2(B1∏u)到Na
  本文在总结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几种比较重要的半导体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氧化铝(AAO)模板纳米通道内的自组装、限域电沉积以及电沉积金属和后续氧化相结合
金属亚波长周期性阵列结构因其在超构材料方面的巨大潜在应用价值而被广泛关注,并且作为微波及太赫兹波段的滤波器、超快光开关及光学限制器等光子功能器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纳米材料由于具有体相材料所不具备的新奇的光学、电学以及磁学等性质,所以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和关注。本文对一些半导体材料从制备到物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的结果如下:
针灸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已经被长期的临床实践所证实。然而,到目前为止,经络的本质是什么尚不清楚,通过解剖学研究并没有发现经络存在的形
本文中我们借助于约束路径积分的理论来研究引力场和电磁场中运动带电粒子的量子非破坏测量问题。约束路径积分方法最早是由Feynman为描述连续量子测量而提出的,后来Mensky等
近年来,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性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并且已经被大量运用于光学、光电子学、化学催化、生物传感等方面。因此,研发新技术来制备纳米材料对纳米科学和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