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恶性肿瘤超级增强子相关基因的鉴定及相关靶向干预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yua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是胆囊上皮原发的恶性肿瘤,起病隐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疾病晚期,失去手术根治机会。胆囊癌恶性程度非常高,对常规化疗较不敏感,目前临床上可用治疗手段有限,预后很差。因此,通过对胆囊癌分子机制进行研究,以期发现高效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超级增强子(super-enhancer,SE)是基因组上有很强转录活性的增强子簇,通过富集大量的转录因子、辅因子,主要负责调控决定细胞身份的基因的表达,包括细胞分化相关的关键基因及肿瘤细胞的癌基因。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对超级增强子机器的靶向抑制异常敏感,而其原因可能归结为肿瘤细胞对超级增强子调控的关键癌基因的依赖性。超级增强子在胆囊癌中的研究尚属空白,针对超级增强子驱动胆囊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有利于发现潜在的治疗靶点,为胆囊癌患者预后的提升带来希望。本研究首先利用 H3K27ac(histone 3 lysine 27 acetylation)抗体进行 CHIP-seq(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nd sequencing)实验,描绘了两株胆囊癌细胞系和两个正常胆囊组织的超级增强子图谱。通过比较胆囊癌细胞和正常胆囊组织的超级增强子图谱,我们鉴定出了 1521个胆囊癌特异的超级增强子相关基因(GBC-SE genes)。GO(gene ontology)基因功能富集及 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GBC-SE genes在细胞黏附等肿瘤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及AMPK信号通路等肿瘤相关信号通路中明显富集,提示GBC-SE genes在胆囊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超级增强子机器,以 CDK7(cyclin-dependent kinase 7)和 BRD4(bromo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4)为代表的转录调控蛋白在构建和维系超级增强子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我们的研究进一步发现,胆囊癌细胞对CDK7抑制剂THZ1异常敏感。THZ1在NOZ和GBC-SD 细胞中的半抑制浓度(the 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26.8nM和277.9nM。克隆形成实验及裸鼠皮下成瘤药效学实验提示,THZ1在体内体外水平均能显著抑制胆囊癌的进展。进一步的实验证实,THZ1确实可以抑制胆囊癌细胞中RNA聚合酶Ⅱ羧基端结构域中多个丝氨酸位点(RNA pol Ⅱ CTD-ser 2,5,7)的磷酸化,而敲低CDK7表达也能抑制胆囊癌细胞的生长,提示THZ1在胆囊癌细胞中通过CDK7发挥抑癌作用。最后,我们整合CHIP-seq数据(胆囊癌特异的超级增强子相关基因)和RNA-seq数据(对THZ1敏感的基因),分析了胆囊癌中超级增强子相关的关键癌基因。结果显示,在NOZ和GBC-SD细胞中,我们分别鉴定出了 220和26个超级增强子相关的关键癌基因。对于两个细胞系共有的候选癌基因 MTFP1(mitochondrial fission process 1),我们进行了 qPCR 实验验证,证实THZ1确实可以抑制其表达,而且敲低其表达可以抑制胆囊癌细胞增殖。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首次描绘了胆囊癌的超级增强子图谱,揭示了超级增强子相关基因在胆囊癌中的重要作用。从临床需求出发,我们发现靶向抑制超级增强子机器CDK7的药物THZ1可以显著抑制胆囊癌的生长,为其后续可能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临床前证据。针对超级增强子相关的关键癌基因的分析,有望为胆囊癌新治疗靶点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肝细胞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早期患者多无明显症状,早期诊断率较低,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机会。而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手段有限,整体预后很差。因此,解析肝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并基于分子机制开发新型靶向治疗药物,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肝癌细胞的CHIP-seq数据,并结合TCGA数据库的肝癌转录组数据,鉴定出了一批肝癌中超级增强子相关的候选癌基因。基因功能富集分析提示,上皮-间质转化、细胞分化、细胞迁移等肿瘤生物过程在超级增强子相关的候选癌基因中显著富集,说明其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接着,我们利用TCGA数据库中的患者预后数据进行预后分析,发现42个候选癌基因与肝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符合其作为癌基因的角色。通过层次聚类,我们发现上述42个预后相关的超级增强子相关候选癌基因可以将肝癌患者分为两个亚组(cluster 1和cluster 2),其中cluster 2亚组患者的预后较cluster 1亚组患者更差。最后,我们聚焦在SLC(solute carrier)家族基因 SLC7A6(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6)中,进一步探讨其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后相关性。结果显示,SLC7A6癌肝癌中表达明显升高,且其高表达与更高的临床分期(TNM Ⅲ-Ⅳ期)、更差的病理分级(Grade 3-4级)和更高的AFP水平(AFP≥100ng/ml)明显相关。预后分析方面,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提示,SLC7A6的高表达与肝癌患者更短的总生存期显著相关。而且,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SLC7A6高表达是肝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背景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能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既往研究报道在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血浆TMAO水平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程度。然而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人群,两者的关系尚不明确。方法本研究纳入2组队列人群,包括335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目的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emifacial microsomia,HFM)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颅颌面畸形。患侧下颌骨和颞下颌关节结构和功能异常是其最为显著的临床表现之一,是Pruzansky-Kaban分型的依据,始终是HFM研究和治疗的重点。但是,对于不同分型HFM的上颌骨发育异常的畸形特点、上颌骨与下颌骨畸形间的相互关系,目前尚不明确,同时缺乏专门针对HFM上颌骨形态学的测量体系。此外,儿童严重
背景与目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体重指数(BMI)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与老年人死亡率独立相关,但这三个因子与老老年(≥80岁)高危心血管病(CVD)患者预后不良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目的是探究hsCRP、BMI及LVEF与老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及此三种因素的联合预测价值,旨在为老老年高危CVD人群的风险预测提供新的临床信息。方法:自2012年1月
目的:通过对小耳畸形下颌发育不良综合征双胞胎小家系行二代测序,采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寻找其可能的致病基因,为进一步探索其致病机制及开展遗传诊断、遗传咨询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临床上收集了6个小耳畸形下颌发育不良综合征双胞胎小家系,分别采集家庭成员的静脉血2ml,应用核酸提取试剂盒提取全基因组DNA,并利用Agilent 51M、Agilent SureSelect对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质量检
背景及目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原发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少见类型,预后较差,发病率逐渐升高。原发眼内淋巴瘤(PIOL)是PCNSL的一种特殊类型,很容易出现中枢进展,是大多患者的死因。PCNSL及PIOL的共同点是容易复发,预后差,早期诊断困难。因此寻找高效而敏感的诊断及疾病监测指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前期研究发现脑脊液IL-10对于PCNSL有着重要的诊断及监测价值,但在PI
第一部分:无严重并发症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生物标志物、血管内皮功能、动脉硬度研究研究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异质性的疾病,目前仅用多导睡眠图难以全面评估OSA。本研究拟在无严重并发症的中青年男性中综合应用生物标记物、血管内皮功能和动脉硬度综合评估OSA,并确定这些标记物的价值。方法:连续纳入75例北京协和医院睡眠呼吸中心就诊的不伴严重并发症的男性受试者,所有参加者均完成临床评估、
目的:目前在超声检查中发现可疑腋窝淋巴结(ALN),但临床体检阴性的患者,常规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但目前很少有模型通过腋窝淋巴结超声及肿物病理来预测前哨淋巴结(SLN)及非前哨腋窝淋巴结的状况。本研究通过比较患者的ALN超声、病理特征及前哨阳性率等,旨在构建一个方便实用的前哨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PUMCH-SLN)。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PUMC
研究目的有关耳甲腔型小耳畸形治疗方法的探索、创新研究已有许多相关文献报道,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进行部分耳再造术依然是耳甲腔型小耳畸形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但是耳甲腔型小耳畸形由于其自身复杂的结构特点、残耳软骨量及皮肤量的差异,治疗方法上可有多种选择。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根据耳甲腔型小耳畸形严重程度不同,其相应的治疗方法、治疗时机有着明显的差异。本课题拟对临床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得到一个相对详细、个
研究背景:Claudin-7是细胞间紧密连接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显示其在肝癌、乳腺癌、胃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异常,并促进了这些恶性肿瘤的发生及发展,然而claudin-7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尚不明确。目的:明确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claudin-7的表达情况,评估claudin-7在结直肠癌中的预后意义及其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转移的影响,并对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1、分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激酶底物8样蛋白3(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kinase substrate 8-like protein 3,EPS8L3)在肝细胞肝癌中的作用机制,寻找晚期肝癌系统性治疗的新靶点。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关于HCC的RNA-seq数据,得到与正常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表达上调的基因。使用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