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磁性能冷轧无取向硅钢薄带的研制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hm0056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添加有利元素、热轧板常化、调整冷轧和退火工艺等方法成功研制出高磁性能的0.2mm厚冷轧无取向硅钢薄带产品,产品性能(B50≥1.66T、P1.0/400≤11W/kg)达到了新日铁同类牌号(20HTH1200)的标准,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满足了国内部分用户对该类产品的需求。论文分析和探讨了热轧板常化、冷轧和退火工艺、元素晶界偏聚等因素对无取向硅钢薄带磁性能、晶粒尺寸、织构、析出物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常化使得热轧板组织更均匀,能够明显降低无取向硅钢薄带的铁损,但对磁感应强度无明显影响。随着常化温度的升高成品晶粒尺寸增大且更加均匀,但过高温度的常化会使成品晶粒尺寸偏大同时均匀性变差,常化温度选择在900~950℃比较适宜。随着常化温度的升高,成品钢带中{100}面织构和(110)[001]织构等有利织构比例逐渐增高,同时{111}面不利织构组分的比例在逐渐的降低。在对冷轧工艺的研究中发现,采用一次冷轧工艺由于压下率过大,成品钢带中{111}面不利织构组分的比例较高,铁损偏高,磁性能不理想。采用二次冷轧工艺时,较低和较高的第二次冷轧压下率生产出的成品钢带中{111}面不利织构组分的比例都比较高,第二次冷轧压下率控制在55-70%比较适宜,能够获得铁损较低同时磁感应强度较高的无取向硅钢薄带产品。Sn元素的添加对于降低无取向硅钢薄带的铁损有明显的效果,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磁感应强度,对二者的影响与Sn的添加量有关。添加0.05%Sn对铁损和磁感应强度无明显影响;当Sn的添加量为0.1%时,铁损明显下降,同时磁感应强度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当Sn的添加量为0.15%时,磁感应强度与添加量为0.1%时相比变化不大,但铁损有所增高。随着Sn含量的增高,成品钢带中{111}面织构的比例逐渐降低,晶粒尺寸也明显减小。Sn沿晶界偏聚降低了晶界能,使得{111}面织构在原始晶界处的形核和晶粒长大过程受到了抑制,从而降低了成品钢带中{111}面织构的比例。在对Sn元素晶界偏聚的研究过程中发现,Sn在晶界上的偏聚量并不均匀,不同样品晶界处Sn的平均偏聚量也不同。经过统计,700℃保温后的常化板中Sn的平均偏聚量最高,成品板中平均偏聚量其次,常化板中的平均偏聚量最低。随着Sn添加量的增加,晶界处Sn的平均偏聚量逐渐增加。实验在常化板中观察到了在晶界处钉扎的TiN析出物,TiN等析出物很难在最终退火过程中去除,会对成品钢带的磁畴移动产生不利影响,在钢的冶炼过程中,应尽量降低Ti的含量。在热轧板和常化板中都观察到了MnS析出物,热轧板中的MnS尺寸较小、数量较多,常化板中的MnS析出物尺寸较大、数量较少。高温常化使得热轧板中原本细小弥散分布的MnS粗化,发生Ostwald长大。MnS析出物数量减少且尺寸增大,这对于最终退火时再结晶晶粒长大过程有利,同时也减小了成品钢带中畴壁移动时的阻碍,对提高成品钢带磁性能有利。
其他文献
本文依托导师承担的国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对计入缺陷病害影响的石拱桥分析方法开展了探索研究,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分析了石砌体缺陷病害的力学特征,提出将其划分为石砌体局部
建筑节能设计已成为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大量建筑的快速建设,建筑照明用电不容忽视,因此提高电能利用效率,无疑将较大幅度地降低能源消耗,有效缓解目前我国电力供应紧张
作者针对DX型中波发射机整流机柜中电路板维修、备件上机试验以及现场教学等存在的问题,基于整流机柜工作原理,成功地设计组装了整流机柜试验与教学平台,文章对该平台的制作
近年来,随着能源紧缺,国际油价的不断升高,以及环境的恶化,生物柴油作为一种极有发展前景的生物能源,其规模化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与此同时,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的产量也日益增多
介绍了测定煤焦油萘含量的毛细管色谱测定方法,采用DB-5毛细管柱(30m×0.32mm×0.25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程序升温。以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正十二烷为
河道整治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河道整治目的包括:防洪;保证引水;防止坍岸以保护城镇及农田;维持航道水深;保护跨河建筑物(如桥梁);以及控制泥沙淤积等。河道整治方法
<正>坐在对面的麻竹高速公路宜城至保康段(MZTJ-3合同段)中铁十一局项目部项目经理李明不紧不慢地对我说:"在我这里,建筑两个字,更多时候是一个动词。"我愣了一下。"任何一个
在人类不断发展变革的历史进程中,作为维护国家利益舆论工具的意识形态无疑对社会的变迁带来深刻影响。当下,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各种反华势力对
科技一日千里的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学校教育已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人的各种能力的要求。在学习化社会的日渐形成中,“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