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的玉米植株干旱检测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s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基于图像的应用被开发出来用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目前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影响最大的就是植物干旱胁迫问题,因此,对作物进行干旱检测有利于在其遭受干旱胁迫时及时合理地安排灌溉并保证最终产量。当前在大部分农业生产地区对作物干旱检测主要依赖人工观测,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很多田间数据都可以被实时检测出来,例如叶片温度、土壤湿度、作物叶绿素含量等,一些研究证明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辅助识别作物的干旱程度。但获取这些实时数据需要在田间铺设大量传感器而且检测仪器成本较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盆栽单株玉米和田间群体玉米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计算机视觉的角度出发,为玉米植株的干旱检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全文工作可概括如下:
  (1)实验室盆栽环境下的植物叶片数量自动检测。传统卷积神经网(CNN)使用直接回归玉米叶片数的算法,在实际实验中误差较大,因此本文引入了CNN和Fisher向量编码联合提取多尺度特征的方法。在设计特征提取网络时参考了GoogLeNet中多尺度卷积核结构,使其更适合于提取不同尺寸叶片的特征。然后,利用Fisher向量对部分中间层特征图编码,增强特征的表达能力。最后使用随机森林回归叶片数,并在实验中展示了不同干旱程度对玉米叶片数量的影响。
  (2)研究了基于视觉特征的单株玉米生育中期干旱检测问题。为了更好地模拟农事专家决策方式,本文从纹理、颜色、形态三方面对单株玉米进行描述。针对光照对玉米叶片纹理和颜色的影响提出了叶片平均叶倾角和叶片离散度等形态特征。实验结果说明加入形态特征的模型相比于只使用纹理和颜色的模型有更高的识别正确率。随后,基于以上三类特征和不同生育期叶片数量的变化,尝试了使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对单株玉米做周期干旱预测,最终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通过一定的时间序列可以有效预测出下一时刻植株的干旱程度。
  (3)本文考虑了田间复杂背景下的群体玉米生育中期干旱检测问题。田间环境比实验室环境复杂的多,例如自然光照、姿态受风向和风速干扰、叶片遮挡和重叠等,因此无法使用单株检测的方法。本文提出整体特征提取的思路,使用多角度下多波长的Gabor滤波器初步提取了多植株的纹理和形态特征;随后设计了训练参数较少的轻量级CNN,利用卷积计算对局部特征强大的提取能力进行特征整合和识别,最终在测试集上取得了较高的识别率。
  综上,本文提出的玉米干旱检测方法对复杂环境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解决了单体和群体玉米植株的干旱自动检测问题。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农业生产自动化、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稠环共轭芳烃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在光电器件、储能材料、生物医药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拓展稠环共轭芳烃的种类和应用范围,本文围绕新型荧光稠环共轭芳烃的设计、合成及聚集态结构调控,开展了如下工作:1.将Bischler-Napieralski反应这一高效合成氮杂环类分子的方法应用于多氮杂盘状稠环共轭芳烃的合成中,制备了两个基于苯并菲的盘状稠环分子。对其介晶相结构的系统研究发现,短烷基链修饰的分
学位
柴油车NOx排放控制是我国减排战略的核心内容,是缓解环境污染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关键保障。国六排放法规对柴油车脱硝催化材料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NH3-SCR技术领域,Cu/CHA因其优异的脱硝性能、N2选择性、水热稳定、抗积碳及HCs中毒能力而受到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然而,为更好应对排放法规对催化剂长效稳定性的要求,本论文重点考察了Cu/CHA催化剂硫中毒机理及碱金属中毒机理,以期为Cu/CH
学位
波动率持续性是指波动率时间序列的自相关性,GARCH和HAR等模型用线性自相关模型刻画了该现象。最新研究却发现用时变的误差项校准HAR模型的自相关系数后,波动率的预测更准确,但对时变的误差项缺少经济意义的解释。对波动率持续现象最经典的解释是该现象由与基本面相关的外生信息序贯到达所引起,然而,这个解释并没有阐释时变的波动率持续性的形成机制。基于波动率与状态依赖的投资者关注度的理论研究,本文猜想波动率
学位
污泥处理处置是污水处理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污泥要实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污泥脱水干化处理是其必要处理环节。针对目前污泥干化高能耗的特点,本研究提出了机械脱水后的污泥先经电脱水预处理之后再经生物干化的高干脱水新工艺。其中探究了电脱水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对污泥生物理化特性的影响;通过微生物群落和挥发性固体降解动力学的研究,探索了生物干化过程的影响机制;同时对生物干化过程的水分和热量进行
基于现阶段我国资源储备的特点,开发合成气经费托合成(FTS)工艺生产油品和低碳烯烃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具有现实意义。Fe基和Co基FTS催化体系多物种共存且相变动态复杂,这使得研究特定物相和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变得尤其具有挑战性。本文围绕着活性中心的调控与构效关系解析,系统地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研究:(1)调控反应气氛获得Fe基FTS催化剂样本研究物相演变并建立催化性能描述符;(2)开发了简单的甲醇
学位
随着石化资源的日益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亟需寻找一种可再生资源来替换石化资源。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有机碳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裂解方法可将生物质资源转化成由小分子物质组成的生物油,再经过进一步转化可形成我们所需要的各种燃料和化学品。生物油中含有17wt%以上的羧酸,羧酸本身的酸性和易聚合性造成了生物油的不稳定性,因此将羧酸进一步转化是生物油转化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酮基化反应可以将两分
学位
加工炮制是中药药性和药效形成的关键环节,是中医药的精华所在,也是目前中药领域研究相对薄弱的环节。为了提高中药标准化水平,本文在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的支持下,对菊花、当归和黄芪三种大宗中药的加工炮制及等级进行标准化研究,并深入研究了加工炮制机制。  本文考察了微波-热风等六种干燥方法对菊花质量的影响,发现45℃热风干燥时菊花质量较好,微波30s联合75℃热风干燥的菊花中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木犀草苷
学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因其功率密度高、动态响应快、运行温度低、环境友好等优点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传统动力源的极具潜力替代品之一。从运行时间和成本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PCV)已表现出极大的市场化潜力。但低温启动和流场优化两项技术依然是目前商业化进程的技术难点,也是近些年来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主要对象。如何在不利用辅助热源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电池结构和匹配有效启动策略,提升自启动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是公认的可用于多种发酵食品的有益微生物,一些产生的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增稠剂、乳化剂添加入食品配方中,同时还具有抗肿瘤、抗溃疡、作为益生元、降低胆固醇以及免疫激活等生理功能。尽管LABEPS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对它的认识和研究仍十分有限,本论文从发酵食品中分离到两株高产EPS的LA
学位
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选择合适的方法制备太阳能电池吸光层,在器件性能的优化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硫化物量子点和钙钛矿材料,具有合适的带宽和良好的光电性能,成为了目前极具潜力的太阳能电池吸光层材料。常用于合成硫化物量子点的化学浴沉积法(CBD)和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SILAR)具有反应速率慢、沉积不均匀等缺点,制备钙钛矿薄膜最主要的反向溶剂法表现出重复性差、不宜大面积生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