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乡边界无序蔓延、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在此情况下,深圳市于2005年首先提出了生态控制线规划编制与管理概念,通过划定生态保护底线,然后根据不同管制目标要求划定相应的规划控制区,作为规划建设、项目管理的依据。从规划类型来看,生态控制线属于生态规划范畴,同时也是为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而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规划类型。从编制情况来看,该规划通过深圳、东莞、广州等城市的实践,基本达到了保护生态用地边界,控制引导城市有序发展的预期效果;同时,在国家倡导“多规融合”新背景之下,生态控制线规划的编制思路、管控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规划管理也逐步转向精细化。这体现了生态控制线规划管理方法在不断变化的发展形势下做出相应的调整,较好地应对了所出现的新问题,使规划合理性大大增强。绿道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物种迁移流动、栖息地保护、自然气候改善、水土植被稳定起重要作用,同时其宜游宜赏的特性有利于营造城乡生态宜居环境,倡导公众追求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如何发挥绿道自有生态保护功能结合到生态控制线规划中、如何通过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的绿道建设,体现其除生态功能之外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生态控制下的绿色发展目标,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阐述主要研究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并对文献进行研究综述。(2)通过分析国内生态控制线规划实例,了解现状编制的情况以及面临的管理实施问题。(3)对项目规划区现状梳理与发展需求进行分析,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番禺区现状概述。二是通过现场踏勘、统计数据资料梳理等方式,对现状番禺区已有绿道,包括建设、管理、使用状况等情况分析。(4)对番禺区生态控制线规划进行实证研究,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在规划目标指导下,提出规划策略,进而确定生态控制线的规划布局与指标控制方案。二是在生态控制线划定的基础上,按照划定的生态要素对象对绿道选线、主题策划等进行研究,提出相应建设实施策略,形成绿道规划线路意向成果。三是在生态控制线规划成果指导下,就生态保育、生态治理、实施保障方面提出建议。(5)在总结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绿道布局与生态控制线划定相关性、生态控制线如何纳入城市控规的问题展开讨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运用多目标导向下的情景分析方法,并结合碳氧平衡理论、广州市生态控制线划定方案,确定了番禺区合适的生态控制线划定比例目标。(2)通过基础生境斑块识别,联合线性廊道要素,构建番禺区生态网络安全格局,落实番禺区生态要素基本控制范围。(3)在多规融合的指引之下,生态控制线在ARCGIS平台下整合各生态要素管控界线,实现“一根线”生态空间一体化管控。(4)结合番禺区现状发展条件以及在规划建设、生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番禺区生态控制线的规划目标、原则、相关规划指标及实施管理措施。此外针对结合生态控制线范围的绿道选线及主题策划、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生态保育和生态治理措施也给出了相关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1)提出了在规划编制阶段利用生态控制线进行多规融合,整合落实各层次、各专项规划管控界线,实现“一根线”的生态空间一体化管控。(2)研究了番禺区绿道与生态控制线相结合的规划建设方式,即整合现有绿道范围作为生部分生态管控区域的界线,同时在生态斑块破碎、不连续的地区运用新规划绿道串联提高其连通性,并提出了具体选线方式、按生态构成要素类型划分绿道主题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