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商务服务对农民消费网络的影响研究

来源 :大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umu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移动商务这一新兴商务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尤其是对于那些处于移动状态的人群而言,移动商务更是显现出了其巨大的优势。而中国最大的群体--农户中采用移动商务服务的队伍已经十分庞大。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发掘移动商务的潜力并为其带来竞争优势,学术界已经非常重视这一问题,并且在技术层面和购买前的营销层面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但是,对于引入移动商务后使得人们的消费网络关系有了如何的改变,这种关系又是如何影响到人们的消费行为的这一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少之又少。因此,加强对消费行为、消费网络结构等社会网络内容的深入研究是实践对理论的重要要求,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将在企业发展移动商务服务,改善营销精准度的目标上具有针对性。论文对移动商务服务采纳后的发展研究借鉴了社会网络分析这样的理论视角,以移动商务服务的特性,消费网络的特征和相关理论为基础,基于消费网络影响因素的传统模型,以消费行为为切入点,分析了移动商务服务对农民消费行为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消费网络产生的间接影响,建立了六个维度交叉影响的新理论模型框架。根据相关文献和经验总结,做出相关假设和调查问卷,最后采用结构方程验证出各因子的相互关系,得出移动商务服务对农民消费网络的影响性。本文为从消费网络角度研究移动商务服务采纳后的发展问题在研究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和途径。研究结果表明:移动商务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技术和服务,其将在人群的关系强度方面做出显著的影响;改善服务和价值取向,可以更好的促进人群的消费关系,获得良性的循环。也就是说,移动商务运营商通过改善技术和服务质量,合理定位价值取向和利润来源,增强人们的信息互动,降低成本增加用户收益,将更好的带动用户的消费行为,从而发挥出移动商务的最优潜力。论文的研究成果具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本文提取社会网络因素进行分析,从社会网络的视角看待移动服务给农民的消费行为带来的改变,研究科技影响下的农民消费网络,展现出了一种新的思路;第二,通过人与人之间关系分析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可以指导移动运营商能掌握较为全面的用户移动商务的消费行为和需求,帮助其有效发现目标客户,提升营销的针对性。
其他文献
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的铁路行业,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则中提出“加快发展铁路”,因此,我国铁路事业今后必然会有更大的发展,但是,铁路建设必然要
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中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制度混乱导致各地的供给方式和供给的效率差异较大。事实上,在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过程中不仅正式制度发挥
目的:通过体内外研究初步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对甲状腺滤泡状癌(follicularthyroid carcinoma, FTC)和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在中国的传统环境下,媒体往往作为政府打开公共舆论大门的钥匙,而这些媒体绝大多数情况下发布的信息都是政府运用政治权利在控制着,非常有限的来发挥监督政府的作用。同时为
徐爱是王阳明最早的弟子之一,黄宗羲称其得王阳明真传。然而徐爱却不幸早夭。由于徐爱早夭,他的思想是不成熟的,体系也不健全,他的思想主要是继承其师王阳明的思想,理解徐爱
多年来,素有“煤都”之称的大同市作为全国重点矿业城市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大同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经济聚集和辐射作用,大大推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
本文在系统分析国内外生态建设动态基础上,根据对祁阳县自然资源条件、生态公益林的区位特征、资源优势、经济发展现状和潜力等现状分析,在众多公益林建设模式中,选择了植被
制度非中性指的是同一种制度对不同的人群具有不同的意义,能够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研究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的背景下,制度非中性可视为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前提下,将具有同等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许多现代化国家曾经面临的一大经济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特定的国情、制度背景和崭新的世界环境。特别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