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银行股东权法律规制研究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kxr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次金融危机的经验表明,股东与董事、高级经理人等主体的利益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加剧了银行风险与危机的生成和演变。股东借助有限责任庇护,不当行使权利引发了巨大的负外部性,已成为问题银行的重要诱因之一。对股东权利的有效规制不足,已成为制约各国银行公司治理和监管的“阿喀琉斯之踵”。自从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如何完善SIFIs等金融机构的处置机制,促使股东规范地行使权利,已成为国际社会所共同面临的重要议题。国际准则、各国法律进一步规范银行股东行为。FSB、BCBS等发布了SIFIs等金融机构处置的国际准则,建议银行股东优先分担损失、强化股东救助银行的义务和责任。OECD等提出了强化银行股东实体权利、程序权利的政策建议。在国际社会的共识下,欧美国家不断改革问题银行处置制度,加强对银行股东权利的规制。在金融创新不断加速、银行股权结构日趋复杂、各方利益冲突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有必要反思和重构问题银行处置制度,探索规制股东权的最优方式。对股东权的规制需要思考并厘清这三方面问题:其一,什么是股东权规制和股东加重责任?亦即如何界定两种规制措施的概念和法律属性,论证股东加重责任在股东权规制体系中的正当性和可行性。其二,如何适用一般股东权规制和股东加重责任?需要明确不同处置程序中权责机关的权力分配,并结合问题银行公司治理的不同状态,明确股东在银行救助和市场退出中的法律地位、权利配置状态,分别探讨不同股东权规制措施的具体适用情形。其三,如何对股东权规制实施问责和权利救济?亦即如何划分股东权规制的边界,明确对股东权规制的问责和权利救济机制,厘清股东权规制的法律责任。在问题银行处置中,权责机关享有较宽泛的自由裁量权,限制股东权利,使股东承担额外的义务与责任。股东权规制源于国家干预权,是权责机关代表国家依法规范和调整股东行为的安全性措施。结合银行机构的特殊性来看,股东权规制既是问题银行的外部治理机制,也是问题银行的监管与处置机制。作为外部治理机制,权责机关有序介入问题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调整股东与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及时处置契约自治和银行监管失灵引发的问题银行。作为监管与处置机制,权责机关行使审慎监管职责,充分发挥资本监管铁律对股东的约束力,督促股东分担损失、救助银行,使问题银行恢复常态或正常退出市场。权责机关在问题银行处置中综合运用公私法规制方式,发挥权利、义务与责任规范的作用,调整股东的“可为”“应为”“禁为”等行为,处理股东与各相关方的利益冲突,实现法律制度的秩序、正义与效率等价值。近年来,我国借鉴美国法经验制定了零散的股东加重责任规则。这种规则重新分配大股东的权利、义务与责任,是适用于问题银行处置的特殊规制,与一般股东权规制共同发挥防控与处置风险的作用。鉴于股东权规制涉及股东等不同主体间的利益调整,应当审慎行使处置权力和规制权力,采取最小成本、最少侵害的规制方式,优先适用私法规制手段,以市场化方式处置银行风险与危机。股东加重责任对大股东的强制力度更大,更应厘清其适用条件与时间。股东加重责任规则的引入将形成股东权规制的双重体系。这种体系的形成有其深厚的现实背景。受经济社会、金融混业、公司治理及监管缺陷等因素影响,问题银行表现出股权乱象、股东错位的“病症”。不仅引发了巨大的负外部性,也凸显了以一般规制和加重责任的体系强化股东权规制的必要性。在一些国家,为强化对问题银行处置中股东权利的规制,一般规制与加重责任的规则组合由此应运而生。但加重责任在我国入“法”后存在制度构建与适用问题,呈现规则、要求并存的格局,不仅效力层级较低,与现行法律协调性不强;该规则的规制对象和方式也较为宽泛,亦不可忽略其对股东的负向激励。股东加重责任可以弥补现行股东权规制体系,可将其定位为公司法和处置法规则,可采取法定与约定相结合的适用方式,将加重责任严格限定在问题银行处置阶段。从微观方面看,国内外法律设定了股东权规范、义务与责任规范,分别从准入、持续经营和关联交易等方面规制股东行为,运用强制适用规范、许可使用规范与推定适用规范,重新调整股东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公司法中以许可适用规范居多,监管法中主要是强制适用规范,限制了股东的权利范围与边界。加重责任规则都属于强制适用规范,可以按照规制关系进行设计。如何实现双重规制的体系自恰,还需结合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与实践进行考察。国际最佳实践表明,在处理银行危机时优先采取市场化处置、适度行政干预的措施,需要合理安排与适用一般规制与加重责任规则,应当慎重运用加重责任规则。我国偏好以行政干预手段处理银行危机,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完善双重规制体系。权责机关根据银行风险状况采取规制手段,可分别从规制主体、受制主体和规制行为考察股东权规制的具体适用。从规制主体看,问题银行处置中的股东权规制实质上是监管权、处置权与规制权的不同分配。相关权责机关有央行、监管机构、存保机构、政府或法院等,各机关的规制权都有法律授权或委托授权,在不同处置程序中享有相应的规制权力,依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规制股东权。随着处置程序的深入,多个权责机关分别涉入其中。合理的权力分配可依法有效规制股东权,形成问题银行处置合力。从受制主体来看,股东在救助和市场退出阶段享有不同的法律地位,其权利受规制情况不同;股东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的配置状况亦存在差异。在商业银行持续经营的正常状态下,股东享有财产权、治理权和诉讼权,根据银行的公司治理、经营管理及交易情况,股东权在法定条件下发生分化与重组。当银行初现风险苗头时,监管机构对股东权只产生轻微影响。当银行风险较重或严重时,股东将分别丧失财产权、治理权及诉讼权。一般规制将会限制股东的财产权和治理权,加重责任虽仅限制股东的财产权,却会对股东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在银行被强制清算后,股东丧失了资格和所有的权利。从规制行为来看,一般规制与加重责任的适用取决于处置的目标、方式和具体流程。问题银行处置可被分为救助和市场退出两大阶段,都以保持关键金融服务、维护金融稳定等公共利益为共同目标。但两大处置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救助阶段侧重使问题银行恢复常态。在早期纠正中,监管机构根据监管资本状况实施不同规制,影响股东的权利与义务,股东在必要时承担补充资本或限制财产权的加重责任。在市场救助中以减记、转股、资产剥离等手段稀释财产权、限制治理权。当减记、转股等方式均不能救助银行脱离困境时,各类股东需承担以注资义务为主的加重责任。在市场救助无效时,权责机关才能实施行政干预援助问题银行,以临时管理、受控制的管理、全面控制等方式对股东权实施较强规制。作为最后救济手段的公共救助将会调整股东权。各类股东承担以救助义务为主的加重责任。市场退出阶段侧重于减少问题银行退出的负外部性,更强调股东承担较多义务与责任。对问题银行应尽可能实行自愿并购;仅在必要时实施强制并购、撤销或清算退出。在并购重组中,股东的身份、财产权、治理权等均发生相应变动。在撤销关闭和破产清算中,股东不仅要分担损失,权利也受到了最大强度的规制。在破产清算阶段,特定股东承担剩余风险的加重责任。纵观整个问题银行处置的过程,随着各项处置措施和规制手段的实施,权力与股东权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权力逐步深度介入问题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股东权逐渐分离、衰减和丧失,股东的义务与责任逐渐加重。问题银行处置对大股东产生较大影响,对权责机关规制的问责及股东的救济保障尤为重要。规制行为问责需要厘清问责主体、对象和内容,涉及对经济价值、程序价值与安全价值的比较与分析。问责与权利救济以各国宪法及相关法律为渊源。问责的正当性在于行政控权、委托代理与监管治理等理论,发挥维护公共利益、防止监管俘获、避免过度规制和优化监管治理等功能。股东权利救济的基础在于宪法的基本权利、股东权及其衍生的异议权和赔偿请求权,股东可依照法定程序采取行政复议、诉讼等救济措施。问责与权利救济只维护形式正义,一般不会影响问题银行处置,仅在必要时使权责机关承担违法规制责任。解释了在问题银行处置中如何规制股东权,关键要通过完善制度与规则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厘清银行业发展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重构问题银行处置与股东权规制的理念、制度与规则。我国银行业既遵循由大一统体制、专业银行向现代银行转型的历史逻辑,也遵循行政强势干预、引入市场机制渗透到行政与市场有机结合的现实逻辑。问题银行处置逐步实现由行政处置向有序处置的嬗变,对股东权的规制也由强制处置转为多元化手段并用。我国要实现问题银行处置制度的后现代转型,必须中国立场和国际视野的统一。优化处置制度必须革新处置理念,摒弃行政强势干预的惯性思维,树立有序处置、有效处置与及时处置的理念。在制度建构中,分别完善处置、问责与权利救济的具体安排。问题银行处置的制度与规则需围绕救助和退出展开,完善权力分配、具体流程和规制举措。其中,救助制度围绕“救”,以激励与约束股东积极救助问题为导向,督促股东及时纠正、积极救助,对股东权依法实施行政干预。退出制度旨在使问题银行稳健地“退”,需以银行市场退出机制建设为契机,建构自愿与强制结合的股东权并购规则,合理安排撤销中的股东权处置,针对股东制定特殊清算规则。问责与权利救济制度是处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结合国外经验和我国国情,完善立法、行政与司法问责机制;健全股东的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制度,解决规制行为可诉性问题。还可依据市场规制的经济法责任理论,完善规制责任的构成要件,规定善意或自由裁量行为的免责事由。
其他文献
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发展经济学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中共十八大以来,经过8年持续奋斗,到2020年底,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202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已经提出,要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扶贫攻坚工作的重心将从解决绝对贫困转向瞄准相对贫困。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学位
<正> 在国内央企首个规范化董事会——宝钢董事会建立之后,作为央企监管部门的国资委加快了对下属企业董事会试点的创建速度,多家企业的类似董事会陆续设立,形成了一个以外部董事制度为基础的央企董事会制度雏形。那么,国资委为何要在两年内在所有央企推行董事会制度并确立外部董事制度呢?本文试结合目前的试点情况谈谈个人的看法。
期刊
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包括数学的思想、精神、语言、方法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还包括数学在人类生活、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和意义,以及与数学相关的人文活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对数学文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数学文化应融入课程内容.那么在高中数学中,可以挖掘出哪些数学文化元素?数学文化元素融入数学教学该如何进行?为解决上述
学位
会计-税收差异研究的爆发式增长要追溯到21世纪初期的安然事件和世通财务造假案。当时美国监管层对公司是否需要披露更多的会计-税收差异相关信息提出质疑,甚至有提议取消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之间的差别。因此,对会计-税收差异的成因、结构及其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相应的理论证据能够为未来政策制定提供依据。虽然企业所得税的发展离不开会计收益核算的支持(Chatfield,1977),但是由于会计准则和税
学位
2007年金融海啸冲击香港金融机构治理结构的稳健性,亦是金融机构生死存亡的关键。2014年3月,证监会颁布《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持牌人或注册人操守准则》,加强公司治理执法,这十年金融风暴高低起落令香港多间金融机构面临管治危机,金融机构才开始意识到在金融行业迅速发展过程中公司治理的重要性。证监会为了避免日后金融危机再次令金融机构面临管治危机,其后证监会每年检讨和修订《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持牌
学位
中国日渐严重的储能和环境污染问题增强了国家推进低碳经济的决心。新能源汽车作为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承载着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任。随着国家各类减碳政策的密集发布,地方政府将迎来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制定工作;然而,财政补贴将在2023年完全退出,前期依靠补贴获取市场的路径已不可复制,地方政府需要探索新的推广方案。为避免“衔接断档”、“硬推广”、“盲目投资”等乱象,本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
学位
“价格之谜”指的是货币政策冲击对经济的影响没有像传统宏观经济学所预期的那样,造成通货膨胀水平上升。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在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前提下,西方主要经济体经历了一段产出波动小、通胀整体温和的“大稳健”时代(The Great Moderation Era)。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多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胀形势也没有引发担忧,全球进入了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与高债务的“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既要重视发展速度,更要重视发展效率和发展质量。一方面要着力形成优势和产业互补的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同时也要求更加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经济体系。要实现高质量的新发展,核心是要激发经济的活力、提升社会创新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归根到底是要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在此大背景下,研究环境质量与区域经
学位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创新,互联网金融行业得以快速发展。根据业务类型不同,我国互联网金融可以分为:互联网信贷、互联网理财、第三方支付和众筹四种模式。其中,互联网信贷是将传统的金融活动和民间借贷转移到互联网上的一种模式,与传统信贷不同,其对象通常是小微企业或个人,参与门槛较低,单笔贷款额度小,信贷审查更灵活。互联网信贷在普惠金融政策指引下得以飞速发展,互联网信贷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增长
学位
连续创业能够极大地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并对社会福利有益,是国家现代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然而,若没有高质量制度的支持,连续创业可能会变得无效,甚至具有破坏性。政策制度的稳定性、可预测性和有效性可以减少经济交易的成本,使得经济体内部的交易结构从基于关系的个人化规则向基于非关系型的交易机制转化。连续创业者的行为和连续创业活动的发展都受到国家正式制度适宜性和可操作性的影响,例如,法律能够对潜在连续创业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