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白腐真菌生物强化处理技术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09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取自染料生产废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驯化、培养,获得了具有高效脱色性能的厌氧菌,并研究其对活性染料废水的脱色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当pH值为7.5,温度为35℃,不另外投加氮源、磷源的工艺条件下,高效厌氧脱色菌对由难以脱色的活性艳红X-3B配制而成的模拟废水处理48h后,脱色率最高可达70.8%。在相同条件下,对活性黄X-R与活性艳蓝X-BR的脱色率最高分别可达75%与88.8%。研究了培养、驯化的高效厌氧脱色菌对活性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等水溶性染料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在pH值为7.5,温度为35℃,不另外投加氮源、磷源的工艺条件下,水溶性染料的结构对脱色菌的脱色性能有影响,厌氧脱色菌对多种类别的水溶性染料均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具有脱色广谱性。对取自自然界的野生真菌进行筛选及分离,获得了6株具有脱色能力的菌株(T1,T2、T3、T4、T5、T6),以活性艳红K-2BP为处理对象进行脱色试验,结果表明Tl菌株具有优势脱色效果。经初步鉴定,T1为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微生物。通过进一步的脱色试验表明,在采用可溶性淀粉作为碳源,尿素作为氮源,培养基中可溶性淀粉与尿素质量比为2:1(g/L)的试验条件下,T1菌株对活性艳红K-2BP的脱色率最高可达85.7%,并且Tl菌株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水溶性染料也表现出了良好的脱色效果。依据T1菌株的生长曲线与脱色曲线,得出了T1菌株增长速率与染料降解速率的方程。研究了筛选、分离的白腐真菌与取自印染企业废水处理厂好氧污泥的竞争与协同关系。结果表明,白腐真菌比好氧污泥具有更好的污染物处理效果,利用白腐真菌对好氧菌进行生物强化,出水COD、脱色率等指标均要优于单独接种白腐真菌或好氧污泥。在试验周期内,白腐真菌与好氧污泥中的菌种之间存在对营养物质吸收和应用的竞争关系以及对污染底物降解的协同关系,白腐真菌的加入改变了好氧污泥中原有的微生物种类与微生物数量,最终系统中包括白腐真菌在内的3株菌株成为优势菌株,形成了新的微生物系统。将筛选、驯化、分离的厌氧脱色菌与白腐真菌应用于生物反应器,使用某针织印染厂的污水作为处理对象,进行了生物反应器的启动与运行工艺的研究。反应器进水采用印染厂一沉池出水,经过60天的运行,以“厌氧→真菌/细菌”的反应器组合工艺成功启动反应器,反应器出水COD达到200mg/L以下,色度达到20倍以下。反应器的运行条件为HRT=9h, DO=1mg/L时,出水COD去除率达到60%以上,色度可达10倍以下,废水处理效果进一步提高。采用印染厂调节池出水作为反应器进水,反应器出水COD去除率仍能达到60%,出水色度可达50倍以下,反应器表现出较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和污染物去除能力。
其他文献
伺服系统及控制技术是研制开发各种先进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关键性技术,其性能的改善可以大大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本文阐述了伺服驱动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关键技术的发
目的:探讨微小RNA-197(miR-197)抑制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以及阻断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的机制。方法:构建miR-197过表达载体
以某水库工程为例,对该水库出现渗漏的原因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高压灌浆防渗法、高压摆喷灌浆法和帷幕灌浆法三种方法,对其方案进行比选,最终确定采用帷幕灌浆技术对其进行防渗
目的:研究非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脏病(non-diabetes chronic kidney diseases,ND-CKD)3-5期患者合并糖尿病的相关因素,并用体内维生素D3水平来预测其风险。方法:对ND-CKD3-5期患者的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围术期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乙肝病毒感染患者14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3例
<正> 党史既是一门历史课,又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课。它要使学生不仅学到历史知识、懂得革命的发展规律和基本经验,而且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目的:观察姜黄素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继发性肺损伤大鼠TNF-α与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 0只清洁级大鼠随机分为3组(n=1 0):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模型组(I/R组),姜黄素
奢侈品为啥都在年轻化?因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有近一半未满30岁,千禧一代和z一代将成为中国未来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
目的探究PDA技术在静脉用药的调配、监管,降低输液调配误差方面是否具有显著优势。方法将PDA先进技术应用于输液调配安全管理并与传统输液流程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移动信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计算机的基础元件——集成电路已由超大规模(VLSI)向甚大规模(ULSI)发展。图形日益微细化,电路尺寸不断缩小,这一方面要求芯片材料的直径不断增大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