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道病毒 71 型(Enterovirus 71,EV71)是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体,其感染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与柯萨奇病毒A16(CoxsakieA16)感染所引起的手足口病难以区分,但是EV71的临床指证有其独有的特点,它还能引起多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近年来,手足口病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在我国呈大幅上升趋势,此病的流行对于我国的社会安定形成了一定的威胁,也是对我国医疗防控体系的挑战。目前,手足口病仍然缺乏有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EV71的致病机制不清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所以对于EV71的致病机制,尤其是对宿主的功能影响的基础研究至关重要。细胞感染EV71病毒之后,就会进入病变过程直至死亡。细胞将经历形态学以及细胞学的变化。这种变化通常伴随着细胞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会影响宿主细胞的稳态,并伴随有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功能障碍。其中本课题组以往的研究已经发现EV71感染的细胞中线粒体的形态和功能发生了明显改变。线粒体是一种多任务细胞器,它对于细胞产生ATP、新陈代谢、程序性细胞死亡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维持细胞功能的重要的细胞器。线粒体损伤主要是指在活性氧簇(ROS)、营养缺乏、细胞衰老、病原体感染等刺激下,细胞内的线粒体发生去极化损伤,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线粒体动力学改变,导致线粒体融合和分裂平衡的紊乱。EV71导致的线粒体损伤具有何种特点,通过何种机制引起线粒体损伤并不完全清楚。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EV71感染细胞中线粒体的动力学进行了检测,发现在EV71感染细胞中,线粒体的融合减弱,分裂增强。通过对调控线粒体动力学的相关分子进行检测,发现INF2在EV71感染的细胞中被裂解。INF2是一个特殊的Formin分子,其同时参与actin的聚合和解聚过程,并可以在Drpl上游,通过招募Drpl参与线粒体的分裂过程。进一步的研究发现EV71是通过其2A蛋白酶对INF2产生裂解,裂解的位点位于1050-1054位氨基酸。此外,我们的研究还发现在EV71感染的细胞中,复制复合体周围的INF2信号减弱,提示INF2的裂解有利于复制复合体的形成。本研究初步揭示了 EV71引起线粒体动力学改变的机制,为EV71的致病机制的阐明提供新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