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中风格的可译性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ang_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遍认为,作家都有其自身的写作风格并反映在作品中,风格包括所选用的语言及语言组织方式。所以,风格与语言不可分,段落,句子,词语是风格呈现的基本元素,是风格形成的基础(刘重德:1998:68)。风格是作品不可分割的部分,在作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刘重德提出翻译三原则:信,达,切。其中,“信”原则就包括对风格的忠实。风格翻译问题在文学翻译中极为重要和必要,同时,风格可不可译的问题,风格翻译的可译性存在越来越激烈的争议。本文研究对象是文本风格的可译性问题。由于人类经验的相似性以及文化的相通性,风格的翻译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翻译实践中证明的事实。风格并非不可捉摸,本文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出发,对风格标记进行分类从而使风格具体化。从Ogden-Richards的语义三角形及同构原理的理论角度看以及通过对不同体裁的文本分析可知,文学翻译中风格是可译的,只是由于一些语言和文化层面的因素限制使得风格的可译性也存在着限度。本文的第一章分析了国内外的风格定义,并对本文的“风格”进行了范围界定,指出风格特征标记可分为语言标记和非语言标记。第二章从语言同构原则和语义三角形角度理论分析并论证了风格的可译性。同时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找出可译性的限度,即不可译的原因所在,指出语言文化层面的因素和译者主体因素起很大限制作用。第三章从翻译例证角度,以不同体裁,主要以诗歌,小说和散文为主,分析了文学风格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是如何体现的。根据不同体裁的不同特点,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在分析了不同体裁的风格翻译之后,第四章对风格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并指出风格的可译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有限度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之间是动态变化的辨证关系,不可译随着时间和人文因素也会变成可译。最后一章,基于以上的分析,提出了对应,重构和淡化的方法以帮助弥补不可译的限度,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可译因素造成的风格损失。总之,风格是可译的,而且这种可译是相对的,是动态发展变化的。在一篇文章中风格信息传递得越多,翻译越能达到文化沟通和交流的目的。另外,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求对源文本进行细致地研究,也要防止译者风格对文本风格的负面影响。
其他文献
董仲舒与王充,中国哲学发展史上两位声明卓著又颇有争议的哲学家。有关他们哲学思想的研究在过去相当一段时期内主要集中于其对立方面,二者一度被分别冠以“彻头彻尾的唯心主
阅读与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存在密切联系,两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把两者结合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积极实施读写结合
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改变传统教法和学法。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
什么是真语文,即真教、真学、真评。也就是说语文课要实实在在地教,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作为教师,怎样践行“真语文”的理念呢?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期刊
高校图书馆肩负着为师生的学习与教科研工作提供文献资源的重要使命,本文从社会、高校、图书馆与读者四个视角,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的重要性,为提高服
挥发性香气成分对葡萄酒的感官特征有重要影响,是葡萄酒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葡萄酒中挥发性香气成分的研究一直是科研人员和酿酒工作者的研究重点。找出葡萄酒中香气强度较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的。然而,目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站在足够高的位置把握信息技术课程,还存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参保人员基本用药需求,提升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使用效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给整个教学过程一个良好的开端,导入环节犹如整台戏的“序幕”。导入新课是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堂课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