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思想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dx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邕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儒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音乐家,他在儒学、史学、文学、教育、书法、音乐等诸多领域的思想构建与创作实践,不仅促进了东汉末年文化艺术的发展与繁荣,而且还深刻影响了魏晋时期的文化艺术。蔡邕的思想与成就,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上均占据有重要的地位。研究蔡邕的思想,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界对蔡邕其人与其文化成就作更加深入地探讨,另一方面可以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中国东汉末年的历史文化,这对推动中国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中国文化繁荣发展而言,应该是大有裨益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对蔡邕的家世、生平、思想、历史影响等进行了研究和论述。全文共计分为九章,各章要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共计分为三节,第一节主要阐述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探讨了学界在研究蔡邕时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并以此为契入点对蔡邕其人、其思想及其文化成就进行系统地探讨和研究,希望多少能够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第二节主要是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主要是对蔡邕研究作了学术史回顾,以梳理学界在蔡邕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以及在蔡邕专题研究方面亟需改进的地方;第三节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研究蔡邕的家世、生平及著述。本章共计分为三节,第一节探讨了蔡邕的家世,主要围绕蔡邕父系家族与母亲袁氏家族展开分析和论述,分析了蔡邕父系与母系两大家族的家教家风对蔡邕的性格、思想、学识等产生的深刻影响;第二节探讨了蔡邕的生平,主要根据其少年、中年、晚年三个时期的人生历程展开分析和论述,包括“少而博学,生性笃孝”、“中年入仕,校书东观”和“晚年遇害,名浇身毁”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三节探讨了蔡邕的著述,主要根据传世文献资料对蔡邕的著作进行系统地归纳和统计,并阐明这些著作对中国文化史、思想史、学术史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这些著作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学术史上所占据的地位与价值。第三章研究蔡邕的儒学思想。本章共计分为二节,围绕蔡邕“崇尚经学,古今兼收”、“重视礼学,通经致用”的儒学思想展开分析与研究,并且具体地探讨了其“尊崇儒术,推崇经学”、“经今古文,兼收并蓄”以及“重视礼学,服务现实”、“解说经文,教化天下”的儒学思想的特点。第四章研究蔡邕的史学思想。本章共计分为二节,围绕蔡邕“修史为志,立言不朽”、“秉笔直书,承古创新”的史学思想展开分析与研究,并且具体地探讨了其“修史为志,泽被后世”、“立言不朽,名垂青史”以及“秉笔直书,求真尚实”、“重视传统,追求创新”的史学思想的特点。第五章研究蔡邕的文学思想。本章共计分为二节,围绕蔡邕“遵循文律,重视语用”、“文以载道,抒发情感”的文学思想展开分析与研究,并且具体地探讨了其“遵循文律,创作多样”、“重视语用,提升技巧”以及“文以载道,教化天下”、“抒发情感,注重审美”的文学思想的特点。第六章研究蔡邕的教育思想。本章共计分为二节,围绕蔡邕“提倡女教,规范人伦”、“不拘一格,举荐人才”的教育思想展开分析与研究,并且具体地探讨了其“重视女教,和谐家族”、“规范人伦,安定社会”以及“爱惜人才,乐于举荐”、“因材施教,各有所授”的教育思想的特点。第七章研究蔡邕的书法思想。本章共计分为二节,围绕蔡邕“书肇自然,任情恣性”、“翰墨功多,可造妙境”的书法思想展开分析与研究,并且具体地探讨了其“默坐静思,随意所适”、“提倡联想,注重想象”以及“多下苦功,勤于练习”、“神势形俱,妙合古人”的书法思想的特点。第八章研究蔡邕的音乐思想。本章共计分为二节,围绕蔡邕“崇儒尊道,雅俗共赏”、“以悲为美,哀音感人”的音乐思想展开分析与研究,并且具体地探讨了其“以儒为纲,崇尚雅乐”、“以道为领,大音希声”以及“寄情于琴,曲有余哀”、“以悲为美,引人共鸣”的音乐思想的特点。第九章研究蔡邕思想在汉晋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本章共计分为六节,分别论述了蔡邕的儒学思想、史学思想、文学思想、教育思想、书法思想、音乐思想在汉晋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并分别进一步阐明了蔡邕的儒学思想是上承两汉儒学传统、下启魏晋儒学新风的重要思想之一,其儒学思想不仅对东汉末年的儒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魏晋时期儒学的发展与流变;蔡邕的史学思想是上承两汉史学传统、下启魏晋史学新风的重要思想之一,其史学思想是对先秦至东汉前中期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对魏晋时期的史学思想和撰史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蔡邕的文学思想是上承两汉文学传统、下启魏晋文学新风的重要思想之一,其文学思想对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蔡邕的教育思想是上承两汉教育传统、下启魏晋教育新变的重要思想之一,其教育思想是对先秦至东汉前中期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对魏晋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蔡邕的书法思想是上承两汉书法传统、下启魏晋书法新风的重要思想之一,其书法思想对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的书法理论和书法创作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蔡邕的音乐思想是上承两汉音乐传统、下启魏晋音乐新风的重要思想之一,其音乐思想对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的音乐理论和音乐创作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论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蔡邕的家世、生平、思想、历史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尤以蔡邕的儒学、史学、文学、教育、书法、音乐等思想为重点研究对象,并对蔡邕的这些思想展开了分析和论述,以期能够弥补蔡邕专题研究中的某些不足之处,并推动蔡邕专题研究朝着更加深化、更加繁兴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报纸
针对K公司汽车总装生产线中多AGV电量分配不均、路径冲突、AGV利用率低等物流调度问题,为了提高K公司生产线中多AGV物流调度的效率,设计了一种多AGV物流调度仿真系统;利用WebGL 技术建立了整个生产线场景的三维模型;系统能够自动给AGV分配任务,在AGV执行任务时,将AGV的电池电量和AGV路径规划问题考虑到物流调度系统中;该系统实现了对物流调度系统中AGV运输任务的合理分配,提高了物流调度
期刊
针对企业内部物料在不同加工工序运用AGV进行存放、转运、调动直至最终入库的过程中,与生产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接口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提出了设计方案及实现方法。生产管理系统发起请求,AGV通过接口程序接收任务并实现物料的转运,并通过接口又返回给生产管理系统任务的成功与否状态,生产管理系统接收结果后,将数据写入生产管理数据库进行保存。
期刊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社区、群体、甚至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观念表述、社会实践、知识、表现形式、技能以及有关的实物、工具、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或者在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创造出来,为这些群体和社区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更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它是人类在过去岁月中的产物,是历史的见证物和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缩影。随着
学位
毒品危害巨大,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巨大隐患。吸毒人员未成年子女是吸毒行为最直接的受害者,该群体面临着种种困境,由于缺少监护、家庭和学校教育匮乏,社会生存能力较弱,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往的研究中,针对吸毒人员未成年子女群体的非常少,学术界针对该群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活保障、监护问题、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等方面,吸毒人员未成年子女缺乏足够的家庭教育,以情绪调节能力为代表的社会化技能匮乏,该问题
学位
荀学复兴与乾嘉新义理学的建构是清代前期学术思想转型的凸显现象,不同于宋代以《孟子》为思想资源,乾嘉新义理学以《荀子》为思想资源,并借以推拓出“达情遂欲”的人性论、尊经复古的为学取向以及“以礼代理”说等颇有建树的内容。明清易代后学人对学术人心的反思引发学风由玄虚向质实的嬗变,宋明理学的形上之思难掩渐衰之势。学人对理学的反动倾向以及对经典的推崇日甚一日,以此为契机,荀子及其思想逐渐为学人所重视。乾嘉时
学位
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也产生了数量庞大的独生子女家庭。当独生子女因意外离世后,他们的父母不能再生育孩子,便成为失独家庭。随着失独家庭数量的逐年增多,失独家庭问题已成为一种严峻的社会问题。孩子离世的失独父母,在绝望痛苦的情绪下,会将自己封闭起来,无法进行良好的社会再融入。如何帮助失独家庭摆脱失独阴影,提升社会再融入能力,是社会各界的责任。本文以武汉市Z街道失独家庭
学位
作为明代的一大军事制度,卫所具有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色彩,其实施对地方社会尤其民族地区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明代卫所制度在贵州民族地区的推广,这些地区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本文以普安地区卫所为切入点,运用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将明清时期普安地区卫所的设置、运行、变革与区域社会发展相结合,梳理卫所制度在当地全面运行过程,探讨普安地区卫所设置对与当地社会的影响。普安地区位于今贵州西部
学位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间流动人口急剧增加,受传统的家庭观念和两性分工影响,产生了基数庞大的留守妇女群体。丈夫的外出务工,让留守妇女被迫独自面对沉重的经济困境、劳务压力、子女教育和婆媳关系等诸多难题,心理问题和情绪压力加剧。相关研究指出,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均值,焦虑、抑郁、悲伤、人际关系敏感等不良情绪突出。基于此,本文聚焦于留守妇女不良情绪的改善,通过运用理性情绪疗法介入一个案留守
学位
当前我国已迈入互联网信息横向传播的社会,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迅速崛起及其对民众生活的持续影响,网络政治参与呈现普遍化趋势,并持续不断地渗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之中。而青年具有政治参与的天然本能,是网络政治参与的核心群体。在网络政治参与中有效引领政治网络化、社会化的同时,青年群体由于思想尚未成熟及易盲目冲动和从众跟风等心理弱点,也暴露出诸多社会失范现象,这是党和政府面临的巨大时代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