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手法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以傣族女子独舞《畅游在宁静世界里的鱼》为例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作为一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艺术门类,舞蹈也在经历着巨大变化,移情是舞蹈作品二次创作的一种方式,是舞蹈演员对舞蹈作品本身的塑造与呈现的完善,以舞蹈演员为主体,作品中的形象为客体,作品为媒介,丰富作品的情感,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传递思想,激发观众的共鸣,使舞蹈作品编创的延续和更好的发展,在表演创作的过程中探索“移情”赋予作品的感染力以及作品形象塑造的重要性。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关于“移情手法”的相关理论研究较少,而关于“移情”的研究较多出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与笔者研究的“移情”是不同的领域。以舞蹈表演为范畴的移情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就此现状,笔者以舞蹈演员的“二度”创作下进行的移情为出发点,结合文献收集法、实践法、经验总结法以及访谈研究法等表演研究方法,尝试性地提出将移情手法融人舞蹈演员的表演实践中,通过自身的实践结果,探究移情手法在舞蹈表演中运用的效果。本文分为三个章节,系统的分析、阐述了移情手法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及其分析。第一章节笔者对移情进行了概述,并围绕着移情定义、移情类型、移情要素三个方面进行理论阐述;第二部分笔者对舞蹈作品《畅游在宁静世界里的鱼》做了详细的概述;介绍了《畅游在宁静世界里的鱼》的编导移情创作背景,阐述了该作品的灵感与选材来源,结合傣族传统民间舞蹈动作语汇和鱼儿的典型性造型,进行两者相融合,表达该作品的主题形象,再现与传述傣族德宏地区的魅力所在,阐明了该作品的主题立意,并从作品结构和创作手法出发,阐释了作品属于情感较为单一的意象性舞蹈,音乐与舞蹈结构之间的关系,以传统素材为基础,尝试探求如何来表现现代人的情感认知与精神寻求,为后文对舞蹈作品《畅游在宁静世界里的鱼》中的移情做了细致的解读与铺垫;第三部分笔者究生毕业作品傣族女子独舞《畅游在宁静世界里的鱼》为例,阐述了移情在作品中的运用,在舞蹈演员的“二度”创作下进行的移情范围的研究,并以舞蹈移情三要素进行展开,通过思考、理解、分析、实践,达到对作品含义、对塑造形象、对动作处理、对舞段丰富可以准确地二度创作,使作品与观众之间产生共鸣,让形象真正的活在了作品中、活在了舞台上,并最终得出结论。本研究是对移情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充分的学习与借鉴,目的是为了移情手法能够更好地在舞蹈表演中运用,同时也是对各种尝试创新的一种鼓励和支持,期望对舞蹈表演等层面起到经验总结与借鉴作用,并在今后的表演实践过程中对舞蹈演员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中国传统纹样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纹样图像起源多样,分布广泛,样式风格迥异,与此相对应地也存在缺少传承人,缺乏保护意识等因素所导致的数据稀缺,图形结构缺失与管理混乱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中国传统纹样的体系结构混乱甚至失传,不利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如何将图像修复应用范围拓展到修复中国
学位
翻译实践报告源文本来自保罗·米尔格罗姆(Paul Milgrom)(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2021年《美国经济评论》(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杂志第5期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拍卖研究演进:定理与市场设计》(“Auction Research Evolving:Theorems and Market Designs”)。该文本的长难句和专业术语较多,内容理解
学位
目的1.运用量性研究方法,纵向调查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灾难化的变化水平,采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拟合患者不同类别的疼痛灾难化变化轨迹,并探索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疼痛灾难化轨迹的影响因素;2.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疼痛灾难化体验,进一步分析加重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疼痛灾难化其他因素。方法本研究共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疼痛灾难化的纵向轨迹及影响因素
学位
近年来我国正处于城市化与商业化高速并行的阶段,城市公共空间盲目的大规模营造,造就了其空间形式、空间活动趋于单一的形象特点,空间的冷漠感与疏离感将公众距之千里,难以使公众在感受与体验中获得场所认同感与归属感。这来源于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开发致使的设计师盲从于固有创作模式,以及设计师个人创作意志的强势,忽视了接受主体——公众的不同行为模式与需求。放眼于整个项目实施流程,仅仅关注设计师的创作环节无疑是有的
学位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模型平均因其良好的预测性质备受关注和喜爱。尽管使用单一的模型更为简单易懂,然而面对丢失信息、研究片面、预测风险大等质疑时,单一模型无能为力。模型平均充分考虑了上述的缺陷,通过为不同的候选模型分配合适的权重,建立加权统计模型。众多研究证实,模型平均预测结果远远优于单一模型。因此,通过借鉴前人经验,本文提出改进的MAACM模型平均方法。从权重选择、渐近最优性质等方面进行理论推导和阐述
学位
舞蹈是动态化、视觉化、象征性的艺术形式。它以人的肢体动为媒介,塑造艺术形象。不拘泥于形似,追求神似,讲求内在精神的传递。舞蹈动作语汇是一种瞬时化的印象。他是联结舞蹈演员与观众的纽带,为观众留下综合性的审美意象。笔者基于民族学、舞蹈创作心理学等理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实践研究法,就笔者的毕业作品《水会告诉你》从民族舞蹈创作的视角探究舞蹈意象的营造,从情感、品格、动觉和视觉四个维度作出较为详
学位
苏辙《老子解》是宋代著名的《老子》注本,受到后世学者高度重视,对后世老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探讨了苏辙《老子解》的思想内容以及诠释特点,考察了后世学者对《老子解》的评价和引用等情况。在思想内容方面,《老子解》对于《老子》原文中“道”、“有无”和“无为”等概念进行了改造性的诠释。其对“道”的诠释与早期《老子》注本最大的不同,在于不仅注重“常道”,同时对“可道”也有一定的认可,并认为道不再是凌驾
学位
作为我国新疆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萨玛舞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与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但至今尚未在全国舞蹈专业院校的课堂中广泛流传。因此,本文以维吾尔族的萨玛舞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参与观察、访谈、课堂实践等方法,在探讨萨玛舞的文化起源、风格特征以及提取典型性动作的基础上,分析在维吾尔族舞蹈教学实践中萨玛舞所具有的价值,进而探索其在课堂教学
学位
《史话集(Jāmi’al-Tawārī(?))》(以下简称“史话集”)是17世纪哈萨克书面语文献。它在研究中世纪哈萨克历史和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此文献有两个抄本,内容均不完整,但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史话集》语言同时拥有克普恰克语、察合台语及哈萨克语的形态特点,因此对该文献语言的研究对我们了解16-17世纪突厥民族语言的特点、发展及演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同时有助于我们认识和了解哈萨克族当时
学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社会对民族舞蹈教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民族舞蹈人才,众多教育研究者开始不断探索与建构新的教学方法。就高校民族舞蹈教学的发展而言,民族舞蹈技术技巧课程的教学价值在逐步提高着,它不仅是体现民族文化与舞蹈审美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更是对民族舞蹈艺术表现的一种升华。因此,笔者围绕民族舞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