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开放对居民慢行可达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0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推广街区制住宅小区,不在建设建封闭住宅小区”的政策。同年,上海市政府于2016年8月发布了《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其中提出“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概念。然而,目前对这两个文件的讨论还是集中在宏观理论分析层面,已有的发表文献中,并没有通过量化计算来探讨街区开放后,会对居民出行产生的具体影响。围绕这两个文件,本文研究了街区开放对居民慢行可达性的影响,构建评价街区开放度的指标体系,同时分析街区开放后,由于路网结构改变对居民出行至15分钟生活圈内的公共区域可达性的影响,并结合开放度评价指标,探讨影响街区开放后影响可达性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包含“研究背景”、“特征研究”、“计算模型”和“案例分析”四个部分。在进行研究背景说明后,从开放街区特征入手,对街区发展相关形态进行概述,涵盖了封闭/开放街区的发展背景及影响,以及在各国的发展历程。同时对开放街区的全开放和半开放两种模式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街区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指标包含七个,分别是:街区长度、街区大小、交叉口密度、道路密度、连通节点比(CNR)、道路节点比(LNR)和行人最短路径(PRD)。接着构建了计算街区慢行可达性的模型:在已有的计算方法中,考虑到易于理解性和重复计算性,选择了重力模型法作为优化慢行可达性计算的基础方法。慢行可达性的优化算法考虑了不同类型公共设施的权重和慢行的出行阻抗参数的计算。其中权重通过时效性、接受度、数量和等级性四个维度进行评价计算;慢行的出行阻抗依靠问卷调查,进行建模标定β参数。“案例分析”方面的研究以上海市作为研究城市,在内环、中环与内环之间、外环与中环之间的三个区域分别选取了一个代表性街区进行慢行可达性的计算研究,对比了步行和骑行的可达性在街区开放前后的变化,以及不同类型的公共设施在街区开放前后的可达性变化。
  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与封闭街区相比,开放街区的慢行可达性得到了显著性的改善提升。同时不同区域的街区在封闭和开放状态的慢行可达性分布呈现了相同的规律:均是街区中心区域较高,但街区边缘可达性值较低。但可达性的改变值却呈现“边际效应”:街区中心区域较低,但街区边缘可达性值较高。该现象说明比起内环区域,中环-外环区域更适宜街区开放政策。另外,封闭街区状态下,骑行和步行可达性差距较大,在街区开放状态下,骑行和步行可达性差异较小,步行对较短的行程长度比骑行更为敏感。不同公共设施的可达性对比研究中,三个研究区域均显示了的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设的施可达性值严重失衡:可达性情况最好的是商业、交通及教育设施,相比最差的则是医疗和市政设施。影响开放街区的慢行可达性主要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影响慢行可达性的街区开放度指标有道路密度、行人最短路径(PRD)和连通节点比(CNR)。另外,只有在高密度道路网中,即在开放社区中,小区的形态才会对慢行可达性产生显著性影响。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对于生鲜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的生鲜农产品物流在此过程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又面临着组织化程度较低,物流成本高的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生鲜农产品物流网络,有利于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的质量、高效地满足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在生鲜农产品物流网络的构建中,对物流节点进行合理的选址是生鲜农产品物流网络构建的关键所在,通过合理规划生鲜农产品物流
伴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港口作为对外贸易的先行官和流通载体,成为区域对外贸易的重要驱动力。集装箱运输凭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经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是反映一个港口在生产经营领域产出成果方面的主要数量指标之一,也是度量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的发展和建设的参照点。因此,为了港口布局的科学合理、建设规模的适宜、运营管理的部署以及综合运输的规划,集装箱
智能汽车是未来交通发展趋势,然而智能汽车在现实世界行驶需要应对各种复杂的交通场景,因此在上路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以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由于事故是极小概率事件,要从统计学上证明智能汽车的安全性,需要经历大规模、长周期的测试,因此如何实现智能汽车的加速测试,提高测试效率是目前智能汽车及交通领域研究的重要挑战。本文的研究聚焦于现实世界中的各类交通驾驶场景,研究实现基于场景的智能汽车加速测试方法及技术。
学位
疲劳破坏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类型之一,温度是影响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道路行业研究者认为路面疲劳破坏只发生在中温范围。因此,各国规范均在中温范围内规定了疲劳试验的标准温度。但目前有研究结果表明,路面在高温条件下也会发生疲劳破坏,而传统上在标准温度下进行疲劳试验无法获得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疲劳性能。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沥青混合料的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和间接拉伸疲劳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高速铁路路网规模最大和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不断提升的高速铁路运营速度对轨下基础结构的平顺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路桥过渡段长期以来是铁路路基工程中的薄弱环节,其动力响应及沉降变形往往成为线路平稳安全运营的控制因素。早期在有砟轨道结构过渡段中,由于列车运行速度较低,对平顺性要求也相对较低,往往以低成本的养护维修来解决过渡段中出现的问题,对设计环节未引起足够重视。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
学位
21世纪以来,城市化发展迅速,人口激增,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尤为重要,中速磁浮列车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形式,具有安全性能好、爬坡能力强、振动噪声小、转弯半径小、运维成本低等诸多优势,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人文地理环境,未来将成为城市与市域轨道交通的选择之一。虽然磁浮交通系统具备先进性、特殊性和前瞻性特点,但作为一种新型轨道交通系统,磁浮交通系统的工程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磁浮列车运行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热点。换道行为是车辆的核心驾驶任务之一,也是智能汽车规划决策模型需要攻克的难题。但目前大部分的换道轨迹规划模型都是静态规划,无法适用于动态的交通环境,更难于应用于高等级(如L3级以上)的自动驾驶。因此,本文以智能汽车换道过程的轨迹规划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轨迹数据,并可以响应交通环境变化的换道轨迹动态规划模型。本文
学位
科学有效的信号配时方案是提高交叉口的通行效率的关键手段。传统的信号配时方案优化方法多依赖于人工调查、线圈、视频等断面检测数据,一方面,断面检测数据能够覆盖的时空范围有限,大多情况下仅能获得有限流向有限时间内的数据,若进行人工全面调查则会带来非常巨大的成本。另一方面,这类数据大多仅能反应流量信息,而缺少个体车辆的延误、停车等信息。这就会影响交通控制方案优化的精准度。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轨迹数据为信号
学位
随着城市道路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路网规模的逐渐增大,干线协调控制对道路交通运行效率的提升越来越重要。目前,城市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主要基于线圈、地磁等固定检测数据,这类检测器布置范围有限,且只能提供某一断面的交通信息,难以获取车辆通过干线若干路口的整体情况。随着GPS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广泛应用,高质量的车辆轨迹数据资源日益丰富,其在交通控制与优化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在此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体系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减振降噪成为了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中的热点问题。钢弹簧浮置板是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中应用最为广泛,效果最受认可的减振结构,其减振机理是由浮置板提供质量,由底部隔振器内的钢弹簧提供刚度,钢弹簧在隔振器阻尼液内来回振动消耗能量产生阻尼,从而达到减振隔振的目的。  目前国内外关于减振降噪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轮轨接触和浮置板整体振动理论方面,关于钢弹簧浮置板减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