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车致弹性波渡越辐射能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dlle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高速铁路路网规模最大和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不断提升的高速铁路运营速度对轨下基础结构的平顺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路桥过渡段长期以来是铁路路基工程中的薄弱环节,其动力响应及沉降变形往往成为线路平稳安全运营的控制因素。早期在有砟轨道结构过渡段中,由于列车运行速度较低,对平顺性要求也相对较低,往往以低成本的养护维修来解决过渡段中出现的问题,对设计环节未引起足够重视。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升,无砟轨道结构应用越来越普遍,运营中出现的问题难以用养护维修简单解决,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的动力响应及长期变形问题需要在设计阶段得到解决。因此,有必要对路桥过渡段中动力响应突变的物理原理进行探究,为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的设计工作提供依据。本文中试图从波动和能量的角度对过渡段动力性能和服役性能劣化的原因进行阐释,通过对路桥过渡段和普通路基段界面位置产生的渡越辐射现象研究,给出过渡段基础结构刚度变化对系统动力响应和结构中能量流动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介绍了现有的弹性体中的渡越辐射计算模型。将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和普通路基段简化为一个二维平面应力模型,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两个由倾斜界面耦合的弹性层中的渡越辐射本征场和自由场应力应变频域和时域表达式,并给出了界面倾斜角度和频率对自由场表达式中关键参数:水平向波数在复平面上分布的影响,给出了界面倾斜角度对渡越辐射能影响的数学解释。通过连续条件验证和模型退化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2)考虑界面倾斜角度和荷载移动方向的影响,采用推导所得的本征场、自由场应力应变表达式分别计算了四个不同算例情况下界面两侧介质中的自由场垂向位移响应场和总垂向位移响应场,结果表明:渡越辐射现象在介质自由表面上引发了垂向位移的突变点。界面与介质底部夹角为钝角侧介质中自由场动力响应更显著。自由场垂向位移占总场垂向位移的最大比例由3%~17.7%不等,该比例从大到小的模型依次为:界面倾角为钝角模型(对应列车由普通路基段向过渡段行驶),垂直界面模型(对应车辆由过渡段向桥梁行驶),界面倾角为锐角模型(荷载移动方向为从刚度较小介质到刚度较大介质),界面倾角为锐角模型(荷载移动方向为从刚度较大介质到刚度较小介质,对应车辆由过渡段向普通路基段行驶)。对于倾斜界面,渡越辐射现象并不是瞬间发生的。
  (3)计算了荷载移动速度、界面倾斜角度、荷载移动方向和介质刚度差异四个因素对介质中渡越辐射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移动速度的增加,渡越辐射能单调非线性增加,接近临界速度时(约为临界速度74%)甚至超过本征场应变能。界面倾角增加,渡越辐射能单调非线性增加。界面与刚性基础夹角为锐角侧集中了更多的渡越辐射能。荷载移动速度会影响界面两侧介质中的应变能谱密度峰值,但对渡越辐射能的量值影响不大。界面两侧介质刚度差异增加,两侧介质中渡越辐射能量均增加,刚度较小侧增加幅度更大。本文研究参数下,两种介质刚度差异超过3倍时刚度较小侧渡越辐射能超过本征场应变能。
  (4)对界面附近范围内能量流动的方向性随以上四个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做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移动速度增大,界面附近能通量的方向性发生变化,沿界面方向传播的能量逐渐增大。随着界面倾斜角度增大,界面附近能通量并非单调增大,但自由场占比是单调增大的。界面倾斜角度主要影响界面附近能通量角密度分布形式,界面倾角为锐角情况下界面附近能通量峰值较大。随着刚度差异增大,界面附近能通量角密度分布发生变化,刚度较大一侧自由场贡献随刚度差异增大而增大。
  (5)对垂直界面与倾斜界面耦合情况下介质中的渡越辐射能量场给出了一种循环迭代求解方法。根据数值算例结果,迭代10次以内三种介质中的自由场分布就可以达到稳定状态。可以认为该方法有一定可行性。
其他文献
伴随着大城市轨道交通大规模网络化建设,线路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网络客流也随之快速增长,既有的设施规模不能满足客流需求的现象将更为突出,严重影响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因此,秉持“平峰便捷、高峰安全”的理念,在提高车站集散能力、降低运营风险的基础上,开展基于客运组织的换乘站设计优化研究,重新对换乘设施规模特别是换乘站通道长度进行优化,对于优化换乘站设计,使换乘设施与客流需求更加匹配,从而进一步提高轨道交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此背景下,从旅客角度而言,如何满足不同旅客的出行需求,通过掌握不同层次旅客多样化的出行特点,设计不同的客运产品,提升出行体验;从企业角度而言,如何吸引客流,提高席位资源利用率,提高铁路在客运市场的竞争力,増加企业收益,成为了铁路客运营销的重点。  首先,本文为寻求高速铁路票价动态调整的科学方法,借鉴民航、国外铁路对于客运票价管理及票价动态调整
学位
居住区规划中与居民日常非通勤活动关系最密切的两部分内容为生活服务设施配置与交通系统规划。《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针对15分钟、10分钟、5分钟生活圈范围内的各类设施配置提出了详细要求。然而,由于不同居住区之间人口密度、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等方面存在差异,城市内居住区生活圈往往各具特征,居民的非通勤活动也存在出行距离、出行方式、出行空间等方面的差异。《标准》对生活圈居住区
停车需求可以分为基本停车需求和弹性停车需求。本文研究对象为居住区夜间停车需求,属于基本需求,具有刚性,一般通过居住区配建停车位来满足,约占总停车需求的70%~80%。不少政府及规划部门希望通过增加居住区停车供给来解决“夜间停车难”问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增加居住区停车供给在解决居住区停车矛盾方面收效各异。因此需要对居住区停车供需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为居住区停车规划及管控提供依据。本文面向停车规划与
学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非机动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出行方式,在人们的出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所有非机动车类型中,电动自行车因其速度快、骑行省力等优点,成为了其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交通方式之一。而同时,交通事故频发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非机动车,其事故死亡率是总体事故的1.75倍,表明非机动车事故是目前所面临的严峻交通安全问题之一。在非机动车事故中,电动
信号控制交叉口(下文简称“信控交叉口”)作为城市道路网络的关键节点,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整个路网的交通效率。排队长度是信控交叉口运行状况评价与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交叉口排队长度估计与预测对于城市交通运行管理与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交叉口排队长度估计主要依赖于定点检测器(线圈、地磁等)与浮动车数据(装载GPS装置的出租车等)。然而,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地面道路的定点检测器数据普遍存在上传频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对于生鲜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的生鲜农产品物流在此过程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又面临着组织化程度较低,物流成本高的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生鲜农产品物流网络,有利于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的质量、高效地满足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在生鲜农产品物流网络的构建中,对物流节点进行合理的选址是生鲜农产品物流网络构建的关键所在,通过合理规划生鲜农产品物流
伴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港口作为对外贸易的先行官和流通载体,成为区域对外贸易的重要驱动力。集装箱运输凭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经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是反映一个港口在生产经营领域产出成果方面的主要数量指标之一,也是度量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的发展和建设的参照点。因此,为了港口布局的科学合理、建设规模的适宜、运营管理的部署以及综合运输的规划,集装箱
智能汽车是未来交通发展趋势,然而智能汽车在现实世界行驶需要应对各种复杂的交通场景,因此在上路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以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由于事故是极小概率事件,要从统计学上证明智能汽车的安全性,需要经历大规模、长周期的测试,因此如何实现智能汽车的加速测试,提高测试效率是目前智能汽车及交通领域研究的重要挑战。本文的研究聚焦于现实世界中的各类交通驾驶场景,研究实现基于场景的智能汽车加速测试方法及技术。
学位
疲劳破坏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类型之一,温度是影响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道路行业研究者认为路面疲劳破坏只发生在中温范围。因此,各国规范均在中温范围内规定了疲劳试验的标准温度。但目前有研究结果表明,路面在高温条件下也会发生疲劳破坏,而传统上在标准温度下进行疲劳试验无法获得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疲劳性能。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沥青混合料的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和间接拉伸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