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izarov骨搬运架中半钉数量及布局对胫骨骨搬运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有限元分析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_7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使用有限元分析测量骨搬运术中截骨后搬运骨块与原截骨端的相互位移来评估Ilizarov骨搬运架中半钉的数量和布局对胫骨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1.采用CT扫描1名男性志愿者的小腿,得出的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中并建立正常的胫骨三维模型。2.胫骨骨缺损的建立和半钉在骨搬运块的置入遵循长骨的外固定统一命名方法(method for the unified designation of external fixation,MUDEF)。在该命名方法中,对于四肢层面的划分,四肢的每一节段被垂直划分为8个等距的基本层面(Ⅰ~Ⅷ);对于四肢通道划分,每个层面的横断面被分为大小一致的12个扇形区,类似于钟表盘,各个扇形区分别以通道1到通道12表示。本实验研究胫骨下段骨缺损,因此在Solidworks软件中选择胫骨的第Ⅵ层面和第Ⅶ层面作为胫骨的截骨线,从而构建5cm缺损的胫骨骨缺损模型。在此基础上,距离胫骨结节下方0.5cm处做一厚度为1mm的截骨线以形成骨搬运段,最终形成完整的胫骨骨缺损骨搬运模型。按照设计的骨搬运骨块上半钉置入的11种方式建立11个Ilizarov骨搬运架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模型,其中半钉在置入骨搬运段时根据参考通道选择第Ⅳ层面的第1、2、11、12通道。3.在Ansys2017软件中对11个Ilizarov骨搬运架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测量各个模型模拟站立位下胫骨骨搬运段截骨线上各节点的位移。平均位移越大,固定效果越差。4.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使用t检验比较固定效果是否存在差异,P<0.05表示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一枚半钉在第Ⅳ层面的第1通道置入(2.005±0.008)mm、一枚半钉在第2通道(2.165±0.007)mm、一枚半钉在第11通道(1.802±0.009)mm和一枚半钉在第12通道(1.673±0.009)mm的位移均小于不含半钉(5.9708±0.014)mm的位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含有一枚半钉的4个模型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其中一枚半钉在第2通道的位移最大,一枚半钉在第12通道的位移最小。两枚半钉在第Ⅳ层面的12、1通道(1.126±0.009)mm、两枚半钉在第12、2通道(1.147±0.008)mm、两枚半钉在第12、11通道(1.041±0.009)mm的位移、两枚半钉在第Ⅳ层面的11、1通道(1.111±0.008)mm、两枚半钉在第11、2通道(1.160±0.006)mm和两枚半钉在第1、2通道(1.307±0.007)mm的位移均小于一枚半钉在第12通道(1.672±0.00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含有两个半钉的6个模型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其中两枚半钉在第1、2通道的位移最大、两枚半钉在第12、11通道的位移最小。结论应用Ilizarov骨搬运架修复胫骨缺损时,半钉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半钉的布局即置入方位对骨搬运块的稳定性存在影响。而在半钉数量的选择上,根据参考通道和其他客观因素,建议用较多半钉来提高骨搬运块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和目的牙本质是牙齿的主体结构,它的形成是构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和组织工程牙齿的关键。成牙本质细胞作为形成牙本质的唯一来源细胞,是人体一种比较特殊的终末分化细胞,在正常的牙齿发育过程中是由神经嵴来源的牙乳头细胞分化而来的,牙齿发育完成后,当受到深龋、磨损等刺激时,可由牙髓中的牙髓干细胞分化而来。无论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成牙本质细胞均需通过分泌矿化基质、继而矿化形成牙本质。这一过程受到多种信号分
[目的]通过设计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了肩关节镜手术(ASS)后局部麻醉药肌间沟阻滞和关节腔内阻滞以及口服镇痛药物的疗效,探讨肩关节镜术后各个模式镇痛方案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的肩关节镜手术患者15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总共151名受试者分为4组:A组(n=47)在全麻诱导后进行了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P组(n=33)在伤口缝合后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L组(n=28)
普鲁士蓝类纳米粒子是由过渡金属离子或镧系元素离子通过氰基桥联配体连接形成的一类无机纳米材料。它具有可调的化学组成、多孔性结构和良好的光热、磁学等物理或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磁共振成像、光声成像、超声成像、光热治疗及药物输送纳米载体等多种医学成像或治疗领域,近年来对普鲁士蓝类纳米粒子的研究逐渐成为纳米材料领域的热点。本文主要采用微乳液法制备了锰离子掺杂的普鲁士蓝纳米粒子,并研究了其在磁共振成像,光热治
[研究背景]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onoclonal Gammopathy,MG)是以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克隆性增殖并且可在血液或尿液中检测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Ig)或其片段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B淋巴细胞/浆细胞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以及非恶性的克隆性增殖(如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轻链和/或重链)分泌到血液中并通过肾小球滤过,而肾脏常常在这个过程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我们先后发现心肌肥厚预适应及运动性心肌肥厚预适应两个现象,后者是指在运动诱导的生理性心肌肥厚消退后仍保存有对抗病理性心肌肥厚的分子记忆。文献报导与普通人相比,前运动员的寿命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明显降低,这表明前运动员在停止运动后,运动产生的心脏保护依然具有保护作用。虽然运动已经被推荐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但不清楚运动性心肌肥厚预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也有保护作用
目的:最近几年以来,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扮演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erns,DAMPs)在多种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其在重症病人中具有诊断和预测价值。然而,这些研究没有考虑到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技术(continuousvenovenoushemofiltration,CVVH)的影响。若能了解CV
目前,术后疼痛的治疗不足,仍然是一个普遍的、尚未完全解决的临床问题。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术后急性期,手术创伤可导致患者明显的术后疼痛,同时严重的术后急性疼痛也使得患者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发生的风险升高。糖尿病可加重患者术后
1.研究背景及目的1.1研究背景医源性失血是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I)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住院期间,其输血率最高可达70%。尽管输血能有效纠正贫血,但可能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疾病有关。目前,有研究表明脐血可用于入院时全血细胞计数、血培养、血气分析等检查,是一种可以减少医源性失血的方法,但对VLBWI的影响尚未明确。1.2研究目的本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分化抗原表达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临床特征的关系,分析抗原表达对ALL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确诊并行CCCG-ALL-2015方案治疗的ALL患儿271例,分析患儿主要临床资料及主要抗原谱、各抗原表达率,比较不同免疫分化抗原表达和初诊时临床特征、融合基因表达、
背景:肛管直肠瘘,是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尽管肛瘘并不危及生命,但由于病程反复、迁延不愈、难以根治,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发病于身体的隐私部位,甚至引起部分青年患者的心理问题。手术是肛瘘的主要治疗方法,但许多病例含有分支、隐匿的次级瘘管或较小的脓肿,这些肉眼辨析度较低的病变往往容易被忽略,导致肛瘘术后有较高的复发率。肛瘘术前的精准诊断是其能否彻底治愈的关键,磁共振技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