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页岩含气性主控因素与赋存机理——以川东北侏罗系自流井组为例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684207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陆相页岩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大,到目前为止尚未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开发,重要的原因是对陆相页岩的含气性控制因素及其赋存机理认识不清楚。针对上述科学问题,采用地球化学分析、岩石学分析、扫描电镜、气体吸附和甲烷等温吸附实验手段对陆相页岩的储层特征和含气性特征开展研究,明确了陆相页岩的孔隙结构、润湿性、连通性等储层特征和页岩含气性的主控因素;联合水平衡实验和低温氮气吸附分析了含水饱和度对有效孔隙结构及储层含气性的影响;采用超临界的吸附模型对吸附相密度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基于孔径和相对湿度的超临界吸附模型;最后,阐明了吸附气和游离气的赋存比例及转化规律,明确了川东北地区陆相页岩含气性与成藏要素之间的有利匹配关系。研究有助于推动对陆相页岩气赋存机理的认识,指导陆相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川东北地区平均有机质丰度为1.1%,具备良好的物质基础,有机质类型为II2和III型,生气能力较强,镜质体反射率Ro介于1.2%~2.0%之间,属于成熟—高成熟阶段,生湿气为主,有利于页岩气的生成。矿物以石英和黏土为主,平均分别为44.6%和41.2%,脆性不高。有机质孔和有机质-黏土复合孔对陆相页岩储层储集能力贡献大,而惰性显微组分有机质贡献小。陆相页岩微孔、中孔贡献了绝大部分比表面积,中孔和宏孔提供了大部分的孔体积。页岩整体上呈偏亲水—混合润湿的特征,富有机质页岩孔隙连通性最好,黏土页岩孔隙容易被堵塞。川东北地区优势岩相为富有机质硅质页岩和富有机质混合质页岩。页岩不同组分物质的吸附能力由大到小为:干酪根>黏土>石英、长石。有机质丰度、含水饱和度和孔隙结构对页岩含气性的控制作用最显著。富有机质页岩吸附能力最强,平均最大吸附气量为2.12 cm~3/g。干燥条件下最大吸附气量是含水条件下(相对湿度98%)的1.83~3.87倍。含水饱和度通过影响页岩的有效比表面积和有效孔体积削弱储层的储集能力,从而降低储层的吸附气量和游离气量。在湿度为98%时,页岩的有效孔体积和有效比表面积可降至干燥条件的1/2和1/3,其中水对孔径为2.5~20nm的有效比表面积影响显著,对孔径为2.5~80nm的有效孔体积影响显著。从吸附的角度明确了压力与体相密度和体相体积具有正相关性,从热力学的角度明确了温度对体相的体积控制作用较大,而对体相密度影响较小。同时,提出了基于孔径和相对湿度的超临界吸附新模型,阐明了陆相页岩气的赋存为微孔充填和单层吸附并存的机理。计算结果证实了川东北地区陆相页岩在微孔中以1~3层吸附为主,在中孔和宏孔吸附层数为小于1层的单层吸附为主,甲烷在全孔径中的视吸附层数约为1~2层。提出了基于密度和体积的含气量计算公式,克服了部分体积重复计算的问题。川东北实测页岩样品的吸附气比例分别为72.1%、98.9%和51.6%,页岩吸附能力、孔隙度、含水饱和度、温度、压力均对吸附气的比例有影响。吸附气和游离气的赋存转化主要受温度和压力影响,据此提出了页岩气的非饱和吸附模式和饱和吸附两种动态赋存模式。地层埋藏阶段,以游离气向吸附气转化为主,地层抬升阶段,以吸附气向游离气转化为主。综合埋藏史、储集空间演化和含水特征的演化,明确了川东北地区陆相页岩含气性与成藏要素之间具备良好的匹配关系。
其他文献
随着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相关硬件设备数据存储能力的极大提升,数据规模越来越大,人工标注成本也越来越高。但是深度学习的改进与发展为海量数据的处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框架结构。尤其是在实际应用中,很多分类任务能够通过此类框架挖掘出潜藏在数据背后的关联关系来提取特征表示,而有效的特征表示提取能够提高算法的预测性能指标。多标签数据集的关联关系较普通分类数据集的关联关系更加复杂,因而特征提取过程对
学位
受到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新能源技术的加速发展、发电市场份额和利用小时数不断压缩、燃煤价格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我国燃煤发电企业竞争不断加剧,经营利润大幅降低,为企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这就需要燃煤发电企业以深化内部管理工作为抓手,以努力实现增收节支为导向,以有效降低生产经营风险为保障,全面提升生产经营效益。因此,在以以CD热电公司为代表的燃煤发电企业中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
学位
伊拉克南部地区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石油地质储量丰富,是伊拉克最具开发潜力的目标油藏。该地区M油田Mishrif组地质储量巨大,但采出程度仅1.1%,具有大幅度上产的空间。伊拉克南部同类油田普遍面临注水后部分区域过早突破导致开发效果差。针对M油田后续注水开发方案设计,需要明确各类储层的形成与分布规律,为注水开发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因此,本文以M油田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分布规律研究为主
学位
结肠纤维化是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因不明且难以治愈。目前,临床上治疗UC主要使用氨基水杨酸类、类固醇类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但这些药物的治疗目的是缓解UC症状,而不是彻底治愈UC,且易产生耐药性,副作用较大。因此阐明发病机理和开发新药是当前应对UC及其肠纤维化的研究重点。研究发现,藏药湿生扁蕾Gentianopsis paludosa(Hoo
学位
黄平“游方”为苗语“youb fangb”音译,又称作“was dias youb”,是苗族青年男女以情感缔结为主的娱乐与社交活动。游方作为黄平苗族“蒙”支系的重要文化事项,它展现特定的时空、人群分类、认同与聚合。游方的开展嵌入村寨日常居息与岁时祭仪的脉动,成为年轻人形成对自我、伴、群身份认同的重要场域。本文以黄平苗族游方音乐为研究对象,选取三个苗族村寨为田野调查点,将苗族游方音乐置入民族文化背景
学位
随世界各国环保需求的不断加强和相关法规的日趋严格,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及汽油质量升级已是当务之急。为此,我国颁布了最新国VI汽油标准,该标准对汽油产品中烯烃组分含量及汽油的50%馏出温度(T50)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我国汽油池组分构成以催化裂化汽油(FCC汽油)为主,其组成特点为烯烃含量较高,并以C5=-C7=烯烃为主。此外,FCC汽油中C10-C12正构烷烃因沸点较高、辛烷值较低等特点,不利于汽油
学位
C4烷烃是石脑油蒸汽裂解和催化裂化(FCC)的副产物。与蒸汽裂解相比,采用更加高效、节能的催化裂解工艺将C4烷烃转化低碳烯烃(乙烯、丙烯和丁烯)和低碳芳烃(苯、甲苯和二甲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C4烷烃的转化是研究C-C键和C-H键活化的模型反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ZSM-5分子筛由于其独特的十元环孔道结构和可调变的酸性质,广泛应用于催化裂解反应。然而,由于烷烃催化裂解属于平行-顺序反应
学位
页岩气资源量巨大,是常规天然气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接替资源。目前对页岩气的宏观产能做了较多的研究,但模型预测精度相对较低,严重滞后于生产需要。这除了与复杂缝网表征技术、跨尺度耦合渗流理论等研究以外,页岩微纳孔隙多相流体传输机理及模型的研究也非常重要。与常规气藏不同,页岩储层富含纳米级孔隙,常被称为“纳米多孔介质”,流体在其中的运移受到孔隙壁面分子的强烈作用;同时,页岩的孔喉网络、气水赋存方式、润湿性等
学位
裂缝在油气储层中广泛发育,构成油气聚集空间与运移通道,是影响储层储集能力与开发潜力的重要因素,准确的裂缝定量检测能够有效指导井位部署与压裂施工。基于叠前地震资料所记录的裂缝各向异性特征,开展方位各向异性分析或反演能够一定程度识别出裂缝的相对发育强度与优势方位。但是,这些方法基于垂直裂缝假设,无法识别裂缝倾角的变化,而且通常难以直接获得具有物理意义的裂缝密度。相较而言,数据驱动的方法无需对理论问题进
学位
致密砂岩油气作为一类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近年来已成为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的战略重心之一;随之而兴起的致密砂岩储层研究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尚未取得统一认识的砂岩储层成岩致密化机理制仍然是制约致密油气勘探开发效果的瓶颈。本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野外剖面观测、岩心观察、薄片计点观察、阴极发光、扫描电镜、流体包裹体、能谱分析、X-衍射、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