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压榨吻合技术应用于肠造口还纳(肠吻合术)的动物实验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g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本研究应用新西兰兔动物实验模型,进行结肠磁压榨吻合实验,验证磁压榨吻合方式在动物结肠-结肠吻合重建中的可行性。2、建立新西兰兔结肠袢式造瘘口模型,应用磁压榨技术实现结肠造瘘口还纳术,对照组选用手工缝合方法,以此探讨磁压榨吻合技术在该手术中实施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1、选取8只家新西兰兔(以下简称“兔”),自兔肛门依次置入两个钕铁硼环状磁体实现结肠的侧-侧磁压榨吻合术,术后行X线平片检查观察兔腹腔内磁环位置变化,待磁环脱落排出消化道后,通过X线消化道造影观察吻合口通畅及完整情况,丝线结扎吻合口之间的肠管,验证该吻合口转流通畅情况。深麻醉处死兔后进行解剖观察结肠吻合重建情况,测量吻合口处最长径,并将肠吻合口处组织制作病理学切片,显微镜下观察吻合口处组织愈合情况。2、选30只兔手术操作建立结肠双腔造口模型,适应性喂养后选20只新西兰兔取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磁吻合结肠造瘘口还纳术,选用一对环状磁铁作为磁压榨肠吻合的装置,完成肠造瘘口还纳手术;对照组行手工缝合肠造瘘口还纳术。记录两组肠管吻合手术操作时间,观察动物存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第28天解剖所有家兔,获取吻合口肠段,测得爆破压力,观察吻合口外观和组织病理学形态。结果:1、兔经历手术后均有食欲减弱,进食明显减少,活动减少,随时间推移食量逐渐增加,活动情况逐渐正常,只有1只兔体重减轻较多,状态较差。手术后兔实现长期存活。X线平片透视发现,体内磁环在每日发生一定范围位置变化,术后5~8天期间均能自肛门顺利排出体外,磁环在兔体内平均滞留时间为(5.88±1.54)天,X线透视可显示碘海醇造影剂可顺利通过磁吻合口肠管,未出现造影剂外漏等情况,结扎吻合口间的肠管后,兔进食排便正常。解剖后测得吻合口最长径平均(11.98±0.66)mm。吻合口形态良好、通畅,可见粘膜走向之间的愈合痕迹,组织病理切片提示吻合口处有炎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生,粘膜层、肌层、浆膜层完全愈合。2、兔实施结肠造瘘口还纳手术中吻合操作时间实验组平均(17.24±3.21)min明显低于对照组(30.13±2.88)min;实验组存活80%,有2只兔发生肠穿孔及肠瘘而死亡,对照组为70%,2只死因为吻合口瘘,1只死因为吻合口狭窄;平均爆破压力实验组(140.83±8.61)mm Hg,对照组(135.75±18.28)mm Hg,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磁吻合的肠吻合口外观相对光滑平整,无缝线残留;组织学形态显示两组吻合口处均有完全愈合,组织排列完整连续。结论:1、磁压榨吻合技术可以完成兔结肠的吻合,该吻合方式操作简易,安全有效完成兔结肠的重建。2、磁压榨吻合技术实施兔的结肠造瘘口还纳术操作简单,吻合操作所用时间短,吻合口强度与手工缝合方式未见明显差异,具有一定可行性,具备微创技术临床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 本研究拟探索蛋白激酶C-δ(PKC-δ)在大鼠机械通气肺损伤中的作用:与NOD样受体包含CARD结构域蛋白4(NLRC4)的关系,为机械通气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提供部分理论依据。方法 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共36只,体重平均200~250 g。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n=12):自主呼吸对照组(C组)、机械通气肺损伤模型组(V组)和机械通气肺损伤联合PKC-δ特异性抑制剂KAI 9803干预
目的:探讨在劈离式肝移植术中供肝IV段门脉重建技术对术后早期肝功能恢复的意义,为进一步完善手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19例劈离式肝移植右三叶受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中是否进行IV段肝门脉重建分为两组,其中未进行门脉重建组(对照组)6例,进行门脉重建组(重建组)13例。观察两组受者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
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肌量减少的危险因素,并着重分析肌量减少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两者之间的潜在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年龄≥60岁的T2DM患者322例,根据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分为肌量减少组(152例)与非肌量减少组(170例)。入组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进行体格检查、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检查、颈部及下肢动脉超声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检
目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对接受肝移植手术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旨在评估供体/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移植后早期新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相关性,进而建立有效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肝移植手术的166例病人。对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从肝移植术前评估,术中记录和术后各项指标及随访进行汇总和分析,并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
目的:分析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患者、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和正常人群血清肿瘤分子标记物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Malignant 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血清表
目的:探讨血清代谢产物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S0-2期(轻中度)和S3-4期(晚期肝纤维化)的区分能力,以及其关键代谢物α-酮戊二酸(α-KG)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相关机制。方法:收集接受肝活检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157例和80名健康对照(HC),其中测试组160例,验证组77例。乙型病毒性肝纤维化诊断标准均参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采集受试者血清,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
目的:外泌体是一种膜性小囊泡,研究表明外泌体内含物中的微小RNA(Micro RNAs,mi RNAs)可能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起到一定作用。mi RNAs是一种小的非编码RNA,为转录后水平调节因子,mi RNAs的差异表达可以帮助我们诊断帕金森病。本研究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出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外泌体中有表达差异的mi RNAs,对有表达差异的mi RNAs进行功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IIDDs)中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阳性和MOG抗体阴性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区别。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分泌儿科收治的42例IIDDs患儿,根据是否存在MOG抗体分为MOG+组(18例)和MOG-组(24例)两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比、症状、体征、临床表型、磁共振(MRI)和脑电图表现
目的研究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组织中micro RNA的差异性表达及目标靶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KEGG信号通路分析,为后期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与靶点。方法1、研究对象:严格遵循入组标准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住院治疗的肝组织正常的患者和患有胆管阻塞性疾病的患者纳入研究。2、标本处理:将3例正常肝组织及3例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组织标本分为两份,一份
目的总结分析castor单分支支架与单烟囱支架技术在治疗胸主动脉疾病中重建左锁骨下动脉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院因胸主动脉瘤、胸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溃疡、胸主动脉壁间血肿等胸主动脉疾病就诊的42例患者临床数据资料。42例患者中,应用castor单分支支架的患者19例,其中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3例,胸主动脉瘤患者5例,胸主动脉溃疡患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