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豳地周文化与社会生活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ts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泾水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商周时期诞生了诸多古族古国政权。豳国是周人先祖公刘于商朝初期在豳地(今陕西彬州和旬邑一带)建立的古国,其活动范围远至淳化一带,是早期周人开创政治制度的首次尝试。古公亶父时期,举国上下进行迁徙,至岐山脚下生活,之前的豳地则为戎狄所占有,直到商王武乙时期,季历率兵讨伐戎狄,才从戎狄手中收复了豳地,并由周人统治。因此,研究豳地周人建国经历及其社会生活状况,对探索先周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先是考证了周人建立豳国的过程,并探讨周人建立的豳国在历史上的存在时间及地理位置等问题。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碾子坡文化和断泾、园子坪等遗址恰好位于“公刘居豳”所在地彬州、旬邑和淳化附近,这对于研究豳地周人的文化及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另外,通过考古遗存和古籍资料,研究豳地周人文化与社会生活状况,是本文的主体内容。我们可以发现豳地周人在陶器制作及青铜器制作等方面已经有了较高水平,包括纺织业、冶铸业等手工业。《诗经·豳风》中记载了豳地周人农村的阶级状况和社会生产生活状况,对豳地周人建国后的社会生活有了新的认知,其中关于生产生活状况的描写,则恰好与考古文化相互印证,证明了碾子坡等文化遗址应为先周文化遗存。除此之外,周人在豳地发展自身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同时,还与周边族群有密切的交流,涉及文化、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总体来说,豳地周人与周边古国古族的交流,就是中国早期族群交流与融合的历史,也是中国早期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初级阶段,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自2019年秋季,全国各省市先后开始使用部编新教材。新教材在内容的设置和编排上和旧教材既有继承也有创新。项目式学习旨在通过达成项目目标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期在复杂真实的情境中更好更自主的运用知识分析和探究,从教师角色上能够促进教师成长,实现教学相长,从学生角色上培育核心素养,引领深度学习。通过教学方式的革新、教学理念的精进实现教师学生
学位
檄书以其独特的文体形式,对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思想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两汉时期更是檄书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由于两汉时期的檄书多书写在简牍上,传世文献记载颇少。自20世纪以来,西北地区出土大量的汉代简牍,其中有汉代檄书简。本文选取了140多枚相对而言较完整的、最具代表性的檄书简进行研究。西北汉简檄书,不仅是研究汉代西北地区檄书形制、内容、递送过程以及檄书本身所涉及的其它文
学位
地铁车站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能耗是地铁车站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采用风冷多联系统作为主要空调系统,并设置机械通风系统的项目逐渐增多。针对该类型空调方案的全年运行方案尚缺乏相关研究。本文选取某地铁标准车站,建立了全年逐时能耗分析模型,分析对比了不同气候区多种运行方案下的全年运行能耗。研究表明,对于大部分地区的典型车站(单位体积发热量≤0.023 kW/m~3),能效优先运行方案与风冷多联系统优
期刊
自胡适倡导“白话诗”以来,中国新诗已逾百年,然而其形式建设却成了争论不休的话题——自由还是格律,若是格律则是什么样的“格律”?本文主张从“行”入手,讨论新诗的形式问题。本文分四章。第一章谈的是“行”在汉语诗歌中的出现。旧诗词的听觉特性使其书面呈现时无需顾及字词的排列,上下连书是通常采用的做法。早期的新诗实践者引入“行”这一西方才有的诗歌排列方式,使得汉语诗歌有了“行”这一样貌。从胡适的“弱分行”到
学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加快,对事物的认识有许多不同观点,要从中进行分析、评价、辨别,从而形成严谨、全面、客观的认知离不开逻辑思维。历史学科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历史逻辑思维是历史学科重要的思维形式,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学会思考、辨析、判断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逻辑思维,使学生学会寻求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探究事物发展的根源和规律,通过对已知事物的整合,对新事物展开分析并开展
学位
为了适应日益图像化的社会,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插图的数量显著增加,各地高考历史科目试卷中的图片题分值比例也在增加。事实证明,插图作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教材中的插图与文字叙述相配合,是打通冰冷的历史知识与学生感官经验的完美桥梁,有利于帮助学生能够较为直观地获取历史知识。在历史教学中,教师研究好教材中的插图,运用好教材中的插图,有利于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
学位
生祠是地方社会独特的祠祀现象,指的是为当地有贡献的在世之人修建的祠庙,是圣贤信仰物化的产物,其目的为了奉祀、表达敬意。明代生祠介于正祀与淫祀之间的灰色地带,不仅继承了前代生祠的“循吏”文化内涵,而且被国家、士绅、百姓所默认。明王朝在强化中央集权的同时,通过对地方祠祀信仰的控制,加强了对地方社会思想的控制。从而对与生祠相关的呈请程序、祭祀方式、祠祀对象等做出了具体规定。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祠作为一种地
学位
乾隆癸亥八年(1743),乾隆帝弘历邀集翰林臣工举君臣联句活动于重华宫,此为清代宫廷茶宴之滥觞。重华宫茶宴在有清一朝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每岁正月由皇帝亲自主持,绵延87年之久,共举办66次之多,参与人数总计达到2000余人次,仅乾隆帝弘历在位期间,重华宫茶宴举办次数便有42次。宴会内容以君臣联句活动为核心,与宴者均为身具大学士或内廷翰林大臣头衔的高层官员。此宴表面是以饮茶与联句赋诗为目的文人
学位
紧缩句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常见而特殊的句类,常见于口语和书面语中,留学生在习得时常常会产生一些偏误。目前学界关于紧缩句习得偏误的研究多是宏观阐述,只有少数学者明确从留学生的国别、汉语级别进行研究。笔者在爬梳现有的紧缩句本体研究以及中介语理论、对比分析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成功之路》系列教材中的中高级课本中出现的紧缩句为研究对象,对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归纳总结其汉语紧缩句的掌握情况,
学位
心理动词是汉语动词中特殊的小类。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本体研究成果相当丰富,但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心理动词的研究仍然处在不断发展、完善的阶段。本文以进阶式对外汉语系列教材《成功之路》中的心理动词为研究对象,同时依据心理动词在教材中的分布位置和呈现频次,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留学生习得心理动词的偏误情况,并依据对比分析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归纳总结出偏误类型,进行偏误成因分析。最后,针对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