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hu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国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九附属医院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以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患者,根据日本Hanafusa等提出的暴发性1型糖尿病诊断标准[1],有7例F1D患者,分析我院7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同时利用知网、万方、维普三大中文数据库,通过输入“暴发性1型糖尿病”关键词查阅2005年至2014年我国关于F1D的文献报道。去除重复、综述、会议及仅有摘要的文章,剩余111篇文献。采用日本Hanafusa等[1]提出的暴发性1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从111篇病例报道中纳入45例F1D患者,联合我院7例F1D患者,分析该52例F1D患者的临床特征,并与日本、韩国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1、本院收治的7例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2例。均以酮症酸中毒起病,病程仅1-3天,起病时血糖均大于16.Ommol/L。胰岛功能极差,空腹血浆C肽<0.1 nmol/L(<0.3 ng/ml),且刺激后(餐后或胰高血糖素注射后)血浆C肽<0.17 nmol/L(<0.5 ng/ml)。起病时均出现了电解质代谢紊乱及肾功能衰竭,一些患者还出现了肝酶、肌酶、淀粉酶等酶学异常。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出院后均需胰岛素控制血糖,胰岛素用量为16-49U/d。2、①中国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32.2±12.6岁,18岁以上患者约占总数的96%,而且18-30岁的病例数最多,约占总数的52%。②男、女患者临床特点比较,结果显示男性患者起病时血钾水平高于女性患者,两组患者发病年龄、病程、起病时血糖、动脉血PH、血钠及HbAl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③妊娠相关性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与非妊娠相关性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比较,两组患者起病时的血糖、病程、HbAlc水平、动脉血pH、血钠、血钾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④和日本患者相比,我国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更低、病程更短、发病时血糖较低;电解质代谢紊乱更严重,表现为高血钾、低血钠。⑤与韩国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相比,我国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更低,起病时血钾更高。结论:①暴发性1型糖尿病在我国并非罕见,且患者多以成年起病。②妊娠相关性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与非妊娠相关性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相似。③中国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较日本、韩国患者小,发病时血钾更高。
其他文献
当前进城农民工受到制度性和社会性的双重歧视,其中社会性歧视造成的身心伤害更加直接、更加深刻。面对歧视,进城农民工的反歧视个体意识比较强烈,但是反歧视群体意识相对较
建立了地道风通风降温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并结合建筑热过程的动态模拟 ,编制了用地道风通风时室内热环境的预测软件 ,预测结果可以用来指导设计、决策与运行管理。
本文介绍几种用两路肌电信号控制的多自由度上臂假肢,并叙述了皮肤振动感觉的一些实验结果和在这些假肢中的应用,以及三自由度肌电控制上臂假肢的临床试用效果。
在总结表面接枝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各自特性及其在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基础上,着重阐述了MWCNT接枝MIP技术及其在兽药残留分析前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并
英语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因此,课堂教学应更多注重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会其本质,并学以致用。然而,面对学生基础不同、词汇量有限的状况,教
物化理论是卢卡奇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探索过程中讨论的核心概念,更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的主要思想武器。物化理论认为,由于大规模机器生产的普及,生产环节的模块化
目的:检测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1, HO-1)基因的单核甘酸多态性(SNP)位点rs2071746及rs2071749的分布并探索该两SNP位点与HBV背景下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易感性关系,
本文对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路线设计中应注意的要点,指出了实际设计中容易忽视的地方。
本文能过对内部审计的作用及特点的分析,指出了内部审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血症(Hyperglipemia,HLP)发病率逐年升高。高脂血症能增加动脉壁细胞内自由基释放系统的活性,损伤动脉壁抗氧化机能,导致血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