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农民工子女身份建构的研究——以南京两所打工子弟学校学生为例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在中国社会已经持续二十多年,随着城市化发展这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过程中出现了新趋势:即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这使得大量农民工子女随父母一起进城,成为城市中规模庞大的流动群体,被称作进城农民工子女,由于他们自身具备与父辈不同的特质及庞大规模使之成为城市中一个特殊群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长期存在,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平等享受教育资源及就业等各方面上处于劣势,除此之外,从农村社会流向城市社会的居住空间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也给这一群体带来了身份危机,即在城市社会中读书和生活却仍具有农村人的户籍身份。   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进入到进城农民工子女群体的微观生活世界,以探究其社会交往和互动群体包括进城农民工子女老家亲戚、父母、学校老师以及城市居民等是如何影响这一群体的身份建构过程的,而进城农民工子女又是如何认识“自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身份的自我建构的,以及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制度性因素是如何影响这一过程的。   本研究历时三个月对南京市河南村打工子弟小学和红山民工子弟学校中的16名进城农民工子女及5名研究对象家长进行了共计22次无结构式深入访谈,获得有关进城农民工子女身份建构过程的原始资料。通过对资料进行反复挖掘和分析,得出了进城农民工子女老家亲戚、父母、学校的老师以及城市居民等对其身份建构过程的影响如下:1、进城农民工子女老家亲戚对这一群体“城市人”身份的肯定使得他们“农村人”身份逐渐模糊,开始了由“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身份转变的趋势,形成一种“非农村人”的身份认同;2、进城农民工子女家长对户籍制度所区隔下的自我身份和子女身份的看法,以及在农村社会生活背景下形成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以及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交往活动给进城农民工子女带来了“边缘化”的心理感受,从而了修正了他们“城市人”自我身份认知;3、打工子弟学校构建独特的学校文化,这不仅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争取了宝贵的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也利用了大众传媒等工具及教师的灌输,塑造了进城农民工子女整个群体身份观念,即“城市边缘人”身份;4、城市居民对进城农民工子女某种程度上的群体性偏见和歧视,使得进城农民工子女自卑感向群体身份归因转化,消解了进城农民工子女在与城市人沟通过程中的紧张感。   社会结构事实上是在人际互动的关系上的一种体现,与进城农民工子女交往互动群体对其身份建构过程又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紧密相连。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决定了人际互动交往二元性,即“城市人”身份和“农村人”身份在城乡人符号互动中被明显地区分开。以此分析为基础,本研究认为进城农民工子女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下被其交往互动群体建构了“城市边缘人”身份。
其他文献
国家教育部及各省区相继出台“由迁入地政府负责,以公立学校为主”的方针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要进入流入地公立学校学习,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以公立学校为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但是因为我国农村人口庞大,农村经济又不发达,农村人口素质又不高
期刊
政治信任和社会信任属于政治文化范畴,相关研究表明,除了现实的各种社会、政治因素会影响人们的政治信任和社会信任之外,媒体的拟态环境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的目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基于中国都市化进程和体制转型的背景,对一个都市边缘区的社会阶层变迁过程进行描述和分析。论文属于典型的个案研究,选取了迈皋桥——位于南京城市边缘区作
在A股市场投融资矛盾激化、强制分红机制深入推进之时,优先股——这一着重现金股利的股权形式,再次被人们寄予厚望。中国的优先股制度起步较晚。尽管1992年出台的《股份有限
作为现代消费信贷的主要工具,信用卡在个人消费领域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伴随信用卡市场的扩大与目标群体的细分,身居校园的大学生逐渐成为银行和发卡机构的一个重要
培养创新型教师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创新型教师应该具备创新人格、创新的教学能力、开阔的知识视野、创新性的思维以及幽默的语言应用能力.本文就创新型教师应该具
数码产品作为一类具有特殊性的消费品,其短暂的历史经历了一个从生产性商品到奢侈品到大众消费品的历程。如今,数码产品消费已经在大众消费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日益
电离辐射是有足够能量使原子发生电离的辐射形式,也是临床上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技术支持的重要方式。人体接受电离辐射后会因剂量的高低和辐照部位的不同产生明显或潜在
宗教旅游是宗教型旅游活动和旅游型宗教活动的综合,是涵括宗教朝圣旅游、宗教观光旅游、宗教体验旅游、宗教文化旅游等多种形式的复杂体系。长期以来,宗教旅游研究一直遵循“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