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载体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现场试验及施工工艺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l98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载体桩复合地基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一项新的地基加固技术,由于其良好的经济性和适用性,在建筑物基础处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铁路方面的应用是近期才开始的。两者存在重大差异,首先,铁路路基传统上被认为是一种柔性基础,而建筑基础则是典型的刚性基础;其次,建筑荷载为静荷载,而铁路地基承受动荷载;第三,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工后沉降要求一般不大于15mm,标准远高于建筑地基。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性状分析已有了一些相对完善的理论和方法,而在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性状分析在理论和方法上都还不成熟。通过整理载体桩复合地基的理论成果,对载体桩扩大头的形成理论、有效直径计算公式、载体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和沉降计算进行了总结,归纳总结并完善载体桩复合地基的理论研究,以更好的指导载体桩复合地基的设计。通过高速铁路柔性基础下载体桩复合地基现场工程试验,对各种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带帽载体桩复合地基桩筏结构和无桩帽载体桩复合地基在铁路路基柔性基础下的加固区和下卧层变形特性,验证并丰富了当前载体桩复合地基理论。通过现场记录并整理载体桩复合地基在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中的施工工艺,对载体桩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要点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更好的指导载体桩复合地基在以后铁路工程中的应用。利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载体桩复合地基性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证实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复合地基沉降规律进行分析,并就桩间土体与桩顶的应力分配及沉降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其作用机理,对比分析其影响效果。
其他文献
本课题以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依托,以上海东海大桥100MW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为工程背景,研究水上高承台桩基础在承台完成前钢管桩所受波流联合作用的动态响应。本文主要工作
伴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速度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城镇人口数目巨幅增加。为满足越来越多的用水量,各大小城市、城镇均新建或扩建了城市
为深入和完善箱形节点域工字形柱弱轴连接的受力性能,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考虑钢-混凝土组合梁效应的标准连接的节点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重点研究了节点的滞
钢管混凝土柱是一种较常见的组合结构,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便于养护、经济适用性良好等优点,在国内外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钢管混凝土柱的施工过程中,会产生由钢管
随着建设工程承包市场不断完善,工程承包将会变得更加市场化和合理化,竞争更加激烈。而建设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运用传统的施工进度管理方式,不能满足市
本文研究的冷弯薄壁型钢双肢闭合截面拼合立柱由两个C形单肢构件组成,连接处由两条75mm宽的钢带通过螺钉进行拼合。通过受压试验、有限元分析以及理论计算等环节,研究其在轴
型钢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因而受到工程界的普遍关注。但型钢混凝土结构存在的开裂现象,严重阻碍了其在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本文通过模型试验,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包括弹性地震反应分析和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弹性地震反应分析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在模型简化合理的前提下,能够可靠的模拟任意复杂结构的弹性反应。经过科
学位
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在具有普通钢管混凝土柱大部分优越性能的同时,还能够避免房间出现棱角,有利于建筑布局,提高房屋使用面积,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
我国村镇地区分布广泛,人口较多,但村镇建筑抗震性能差,村镇地区成为历次地震中受灾严重的区域。砌体结构作为我国村镇的主要结构形式,震灾中大量低矮砌体结构民居的破坏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