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桥主减速器轴承预紧可压缩隔套的研究与开发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13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驱动桥主减速器轴承的适当预紧对主减速器的传动效率和疲劳寿命具有重要影响,在主减速器的装配中需要严格控制。在目前中重型驱动桥主减速器的装配中,大多通过刚性隔套和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来对主减速器轴承的预紧量进行控制。这种装配方法需要重复拆装,装配效率低,主减速器的轴向力波动也较大。随着驱动桥轻量化程度的提高,更多的主减速轴承间距仅为20~30mm,现有波形套等可压缩隔套难以适用。本文设计了一种可压缩隔套——S形短套,利用其轴向可压缩的特性,对轴承间距较短的主减速器轴承进行预紧。首先,考虑到主减速器轴承预紧隔套的设计要求,设计了S形短套的截面形状。对S形短套的轴向压缩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仿真和试验结果均表明,S形短套的轴向力-轴向位移曲线具有显著的平台段,具有“可压缩”的特性。其次,对S形短套的成形工艺进行研究。采用内压成形法将管坯胀形制成S形短套,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对S形短套的成形全过程进行了有限元仿真,研究了管坯厚度等因素对S形短套轴向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内压成形法生产的S形短套进行轴向压缩试验,对数值模型进行检验。然后,基于成形过程的数值模型,对S形短套进行多目标优化。以管坯厚度等参数为设计变量,以S形短套的轴向性能和应力水平为优化目标,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求出了优化问题的Pareto前端,得到了S形短套完整的设计方法。最后,采用S形短套对驱动桥进行实际装配,通过进行极限载荷试验、疲劳试验和实车验证对S形短套的性能进行研究。装配和试验结果表明,用S形短套装配主减速器的装配效率比原方法提高50%左右,且疲劳寿命等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本文设计了S形短套对主减速轴承进行预紧,对其设计、成形、优化和试验方法开展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得到了完整的分析设计方法。用S形短套装配的主减速器装配效率提高显著,性能满足要求,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和科学价值。
其他文献
在拼音文字阅读的眼动研究中,对副中央凹能否提取到语义信息还存在争议。相对于拼音文字,中文文本的特性导致中文阅读者可能从副中央凹中提取到更多信息。以往研究探讨副中央凹语义信息加工时使用的语义相关预视条件混入了正字法、语音信息的作用。而本实验创新性地采用颜色Stroop边界范式严格控制无关信息的作用来探讨中文阅读中的语义预视效应和副中央凹-中央凹效应。研究中的两个实验采用相同的实验设计:2(预视字类型
蚕丝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在纺织和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为了进一步赋予和提高蚕丝织物的性能,需要对其进行改性。随着人们对生态染整理念的重视,作为天然染料等同
织物表面的润湿性能是织物材料的重要性能之一。目前研究以对织物进行超疏水改性居多,但超疏水改性往往影响到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在实际生活中,织物所沾染的水性污渍极易被
昆北油田基岩油藏储量十分丰富,岩性主要为花岗岩和板岩,属于典型的裂缝型低渗透油藏。开展天然裂缝和地应力的系统研究,对于高效开发该基岩油藏十分关键。综合应用岩心、薄
符号学,顾名思义,是有关符号的科学。根据莫里斯的符号学观点,符号是由符号载体,符号所指和符号解释者组成,这三者的关系构成了符号学的三个意义:存在意义,形式意义和语用意
移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今,随着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制造业水平的持续提升,移动机器人技术的开发也越来越朝着自主化与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在移动机器人技术这个热门的研究领域里,从事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技术研究的专业人员已经越来越多,因为它是移动机器人在陌生环境
基于双桥河小流域的污染问题,对小流域内的污染负荷状况进行调查和估算,并对农村生活污染的具体处理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针对已引进一体化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农村,以LABs为分
目的:探讨PI3激酶在KIT二次突变介导的胃肠间质瘤靶向治疗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点突变在逆转录病毒载体上构建胃肠间质瘤中常见的KIT一次突变和二次突变的表达质粒,转染包装细胞,然后用包装细胞分泌的病毒感染BaF3细胞建立稳定表达KIT的细胞系。用PI3激酶抑制剂以及KIT抑制剂干预KIT表达细胞,检测KIT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活化。活细胞计数法和凋亡细胞检测试剂盒检测KIT表达细胞在抑制剂干预下
基于以往各位学者在中国传统平均主义文化和教师绩效评价的研究,根据农村小学教师绩效评价的特点及表现,同时结合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M小学教师绩效评价管理的现状调查,对中国
随着对于碳排放的日渐严格及航空燃油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单一来源的化石燃料基航空燃油未来将难以满足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要求。因此,对于可替代来源的航空燃油制备技术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