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屋》的新哥特叙事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vin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雪莉·杰克逊的《邪屋》向来被认为是美国当代哥特的开端,但其新哥特叙事特征却很少有人研究。本文以文本细读为基础,深入分析探讨《邪屋》的新哥特叙事及其美学特征,以期在“重评杰克逊”的时代风潮中提供点滴自己的思考。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论文的先导部分,包括绪论和第一章,分别介绍了《邪屋》的研究现状、美国的哥特传统以及雪莉·杰克逊本人与哥特表达的契合。笔者通过研究比对杰克逊笔下的哥特主题及其个人成长经历,认为从小对奇异事物的兴趣与对人性阴暗面的敏感,让杰克逊对美国的哥特传统产生了深深的认同,而不安、封闭的生活状态,紧张的母女关系与精神疾病的困扰,也让杰克逊看待生活的目光带有了哥特色彩。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要论述部分,包括第二、三、四章。第二章从《邪屋》对传统哥特叙事因子的吸收入手,发现杰克逊虽然借助了传统的哥特元素,比如哥特人物的塑造、恐怖氛围的创设和囚禁主题的延续,但却构建了完全不同的新哥特世界。她有意识地弱化了脸谱性的人物塑造,更多地将矛盾冲突内化,集中展现人物的精神力量。在杰克逊笔下,以往强力暴虐的“恶魔式人物”,变成了主人公内心欲望的引诱者,以往美丽柔弱的女性受害者,变成了难辨善恶,游走于象征界与想象界之间的精神病患者;以往直接铺陈的超自然场景,变成了主人公的幻觉与创伤记忆的萦绕;以往对身体物理意义上的限制监禁,变成了对思想受制于各色文本之间的反思。可以说,杰克逊的新哥特叙事,在继承传统哥特元素的基础上,不仅增添了哥特创作的审美内涵,也拓展了其思想深度。第三章着重分析了《邪屋》的新哥特叙事手法。《邪屋》的哥特特性不言自明,但在其哥特叙事表层之下,还悄然隐匿着创伤叙事,由此体现出典型的双文本特征;而哥特小说与童话故事的互文,叙述者视角从第三人称全知叙述到主人公的内视角之间的滑动,更是体现出明显的后现代特征。本论文从双文本的并行、互文性和叙述者视角的滑动出发,认为《邪屋》的新哥特叙事非但完全不同于传统哥特的常规线性叙事,更是进行了大胆的文本实验与创新实践,从而带有了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第四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挖掘《邪屋》新哥特叙事的美学意义以及由此产生的深远影响。杰克逊纵深挖掘恐惧源头及展露精神世界的创作尝试,完成了从崇高走向诡异的哥特美学转变,在展现时代心理图景的同时,也对无数后哥特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三部分为结论。通过研究《邪屋》的新哥特叙事,不难发现杰克逊对文本试验与写作技巧的主动追求,而这远远超出了作者被定义为通俗哥特作家的身份。事实上,杰克逊的文学地位一直以来都被极大地低估,而日前不断涌现的西方学界对杰克逊价值的“重新评估”,便是这一事实最好的证明。
其他文献
“汉语热”已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人被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吸引,开始对学习汉语感兴趣。每年都有大量的汉语教师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后,前往世界各地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我们发现,外派教师中有很多人并没有熟练掌握赴任国家的本土语言。为方便教学的开展,教师会在教学中使用媒介语来辅助教学。但媒介语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的使用问题一直争议不断,同时学者们对媒介语使用的频率、时机等也各有看法。本文以肯尼亚华文学院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国际汉语教师课堂中的教学行为,笔者通过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结合有效教学和汉语国际教育的相关理论,讨论了国际汉语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总结了各个有效教学行为的特征。并在课例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汉语国际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对影响国际汉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因素展开分析,提出应对的策略。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绪论部分论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思路
近几年,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为中国文化的输出提供了便捷又广大的平台。以李子柒为代表,千千万万的中国新媒体人将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推向新的高度。饮食词汇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载体,在对外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本论文以《新实用汉语课本》和《发展汉语》两套教材中的饮食词汇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对比法、定性和定量分析法,研究词汇背后的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及饮食词汇的教学。论文共分五
语气副词一直是语言学界关注的焦点,学者们常将语义上有共性的语气副词放在一起讨论。“不妨”“最好”“何不”“还是”“干脆”都具有[+建议]义,表示说话人对听话人进行建议,本文将这组词称为建议类语气副词。本文以建议类语气副词为研究对象,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替换、对比等研究方法,探讨建议类语气副词的情态问题、同现问题、焦点结构、主位结构等,旨在寻求建议类语气副词的语义及功能差异,并探究导致其差异的深
邵长蘅的散文,清人评价褒贬不一,或以其散文可与侯方域、魏禧等并称,或以其散文学唐宋文而蹊径未化。学界现有关于邵长蘅的研究多集中在其诗歌,对其散文成就的专门研究较少。本文试图对邵长蘅的散文进行系统的个案研究,通过对其生平著述、文学交游、散文理论以及散文创作的考察,从文学散文的角度重估邵长蘅散文的成就。文章一共分四章。首章对邵长蘅生平进行分期,主要论及其心态变化以及影响其创作心态的重要事件,并且对其相
本研究以李佩甫乡土小说的伦理书写为研究对象。作为深具地域色彩的河南本土作家,李佩甫延续了新文学以降的乡土小说传统,尤其在伦理书写方面独具特色,通过细腻深刻的伦理书写,展现了现实主义文学在当代的旺盛生命力。因而伦理书写是值得重视的关键词。所以,探究李佩甫乡土小说伦理书写的来源、样态、内涵与价值,对于指出其独特性,评价当代乡土小说的意义,乃至助力乡村人伦文明建设,均有裨益。研究运用文本细读法,以作品为
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剧,各类话语思潮席卷并置。在这一纷繁复杂的文化语境下,新世纪东北作家自觉坚守民间文化立场,接受民间文学滋养,在承继文学传统中锐意求新,对土地意象的书写在题材、体裁、叙事、审美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开放的艺术流向,展现出浓郁地域特色的历史现实叙事,又以全球视阈的文化审视深度表达人类普适性价值关怀。然而,与创作的繁荣相比,学界未能对新世纪东北小说土地意象书写所呈现的审美向度的
非字面语言是人类语言复杂性的集中表现。反讽是非字面语言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指说话人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以此来表达批评或嘲弄等态度。口语反讽理解(下文简称“反讽理解”)是实验语用学研究的热点。目前的研究多关注语境和音韵在反讽理解中的作用;但研究结论存在诸多分歧。主要的分歧可分为三个方面:一、语境和音韵在反讽理解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的分歧。一类研究(Pexman,2008;Woodland e
《盛明雜劇》是明代沈泰編訂的一部明代雜劇重要總集,包括60篇雜劇劇作,全書共三十八萬余字。其中賓白語言口語性強,反映出整個明代語言發展的實際情況。本文以《盛明雜劇》賓白助詞為研究對象,對書中部分助詞進行窮盡式統計,描寫其分佈和使用情況,著重梳理助詞由實到虛語法化的路徑,並就某些語法現象聯繫其背景劇目現代方言用法,對不同方言區助詞語用情況作以比較,在漢語史和方言之間相互印證。全文共分為四章,主要內容
疫情期间,教师在面对"教学空间"和"教学行为"完全物理隔离的情况下,利用翻转课堂教学使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又一次成为热点问题。高校教师面对着"多种变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借助"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以此来设计、实施和评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促进传统"内容为本"向"成果为本"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目标"来把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