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启动对中学生发散思维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温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yk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散思维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清晰明确的界定以及测量的便捷性,研究者常常通过测量发散思维来测量创造力。本文首先介绍发散思维的概念界定及测量方法,并阐述了影响发散思维的情境(状态)因素。基于前人研究,发现通过人为干预,如启动(priming)多重社会身份,在短时间内可以激发个体的创造力。本研究采用观念启动范式,设计三个实验,以验证启动效应在提升发散思维上是否有积极影响。研究一中以81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社会身份启动组和无启动组(控制组),启动组要求阅读公园儿童图片意识到自身所拥有的多重社会身份,以此完成相应的启动。两组随后完成发散思维测验。结果发现,社会身份启动组在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总分方面得分要高于控制组;启动组在多用途类和图形解释类题目中得分均高于控制组。这一结果证明了启动的有效性,即通过启动操作可以临时提高个体的发散思维表现。在研究一的基础上,研究二分别设计实验2a和实验2b来试图探究启动类型对个体发散思维的影响。实验2a中以77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身体部位启动组和社会身份启动组,要求他们阅读公园儿童图片意识到自身所拥有的多种身体部位或多重社会身份,以此完成相应的启动,随后完成发散思维测验。结果发现,身体部位启动组在流畅性方面得分要显著高于社会身份启动组,而两组在变通性、独特性方面得分没有显著区别。这一结果并不能验证前人研究中“社会身份启动组在创造力测验得分上显著高于身体部位启动组”的结论。在实验2a的基础上,实验2b改变了自变量的操纵方式以期加强启动效应,并且采用主观评定法对独特性进行评分以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尝试进一步验证启动效应是否能够促进发散思维。实验2b中以84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身体部位组和社会身份组在创造力得分上仍然没有显著差异。用主观评分法代替传统评分法对独特性维度进行评分后,两组之间在独特性得分上没有显著差异。我们尝试的启动效应发挥了作用,为社会启动的有效性提供了证据。但是不同启动类型之间的差别不明显,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这次研究加深了我们对心理学研究中的可重复性问题的认识。这也再次警示我们,应用某些心理学研究成果时,多一些质疑,多一些验证。
其他文献
近年来,以“创设情境”为依托的教学方式崭露头角,并逐渐风靡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模式,试图通过情境的创设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高效地开展教学。童话以其特有的幻想性以及审美功能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对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想象以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童话与情境教学相辅相成,基于情境教学的小学语文童话课堂对小学语文教学意义重大。但在当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
本文以“明代笔记小说音乐史料研究”为研究对象,从“文献学”与“历史学”两个层面进行整体研究,既研究音乐史料本身,又运用音乐史料研究了音乐历史。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论文选题背景、评述研究现状、提出论文研究意义,并对研究对象进行界定。第一章考察明代笔记小说的撰述体例与撰述者身份,分析笔记小说的创作特征,对明代笔记小说进行整体认知。第二章“文献研究”以笔记小说中的明代音乐史料为考察对象,
本文以温州中学“英奇管弦乐团”为研究对象,笔者通过实习运用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该乐团进行调查研究。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该篇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综述。第一章是对温州中学“英奇管弦乐团”的乐团成果、硬件设施、师资力量、乐团训练以及乐队管理等各方面进行调查介绍。第二章则是运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乐团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调查。第三章是在比较充分了解
左权小花戏是山西省左权县一枚独特而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珍宝,一直深受当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2014年11月11日,山西左权小花戏被列入了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些年,随着对非遗文化保护的重视,非遗小花戏舞蹈在山西省艺术教育的比重逐渐增大。但当地小学艺术教育却缺乏对小花戏舞蹈的重视。小学作为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承担起对非遗左权小花戏的传承与保护的责任。本论文以非遗左权小花戏舞蹈
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核心素养提出新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多的是需要具有综合素养的科技创新人才。STEAM教育跨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及理念,成为了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关键能力的有效新路径。STEAM教育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为导向,在科学探究中掌握基础知识点,在动手实践中强化知识的运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工程思维等21世纪所需人才具备的综合素养。尤其在项目式的STEAM
语文教材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和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载体。课后练习是语文教材重要的构成部分。课后练习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目前全国统一使用的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基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方面,探索教材中课后练习的使用策略。本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关于课题的相关阐释,包括对思
近年来学界对于研学旅行的讨论十分热烈,随着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出台和《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9年修订版的发布,研学旅行成为初中历史教学当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初中历史教学出发,从对现有研学旅行资源进行分类,并设计课程研学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式。综合国内外研学旅行发展现状和经验分析,本文明确课程目标,包括价值认同、实践内化、身心健康、责任担当四个方面;从安全保
自主游戏分享环节是指在自主游戏结束后,教师与幼儿共同交流、分享游戏经验与体会的集体活动环节。在此环节中,教师运用回应语言引导幼儿整理零散的游戏经验、主动思考问题解决办法、大胆想象游戏发展新方向、深切感受游戏活动乐趣等,从而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学习品质、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因此,自主游戏分享环节在自主游戏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回应语言是推进自主游戏分享环节价值实现的关键因素。本研
歌剧《呦呦鹿鸣》是宁波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在2016年初创作的一部歌剧作品。该剧是由孟卫东作曲,廖向红导演的,浙江首部讲述真人真事的现实主义题材的民族歌剧作品,这也是首部以女科学家为典型人物形象进行创作的民族歌剧作品,意义非凡。剧中的主人公是中国中医药科学家、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歌剧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屠呦呦是如何发现青蒿素的故事,用表演和歌唱的形式向观众展现了屠呦呦以及家人的